古建筑修缮原则之原真性原则解读
——以重庆地区传统祠庙建筑为例
2018-02-15邱小玲
邱小玲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00)
1 重庆地区祠庙建筑保护现状
祠庙建筑分布范围广,沿长江及其水系流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酉水河等流域都有祠庙分布,另外重庆西北地区如铜梁璧山渝北地区、重庆东南地区如江津与綦江地区等主要移民路线也分布有祠庙建筑。且种类丰富,含祭祀神灵类祠庙、先贤祠庙、家族祠堂。例如秦汉时期就有对远古帝王、圣人,如江州禹王庙;杰出官员与学者,如巴郡太守王堂、孝子烈女贞妇等。根据最新的文物普查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进行核查,统计了重庆地区祠庙建筑,共计200多个。
2 原真性原则解读及其解读——以重庆地区传统祠庙建筑为例
建筑不仅是满足使用者使用要求的容器,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传递出历史文化等信息。“原真性原则”是文物古建筑保护原则的核心内容,但是对于保护的不同方面,原真性的具体内容有不同。
以下将从祠庙建筑的选址、基本形制与特征、建筑技术、油饰彩画等表面装饰等解读原真性原则在古建筑修缮中的体现。
2.1 祠庙建筑选址保护
重庆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起伏较大,地势从南北两面向长江河谷倾斜,呈现出山多、河多、峡谷多、石林多、瀑布多的特殊地形环境,因此重庆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建筑选址影响极大,祠庙建筑也不例外。总的说来祠庙建筑较常选址在地势高处。传统祠庙建筑选址类型丰富,不同类型的祠庙建筑各有其自身特征。这种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历史原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性上面,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建筑修建在什么地方,与周边的环境什么关系都是有其深厚意义的。因此,对于要保护的祠庙建筑,首先应尊重其原有位置,确实需要搬迁的,也应选择地势特征吻合的新地址。如国家级文物建筑保护单位,云阳张飞庙,因为三峡水库水位上涨而需要搬迁,在对其进行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地形地势因素,选择了基本吻合于原址的位置,也使得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下来。
2.2 祠庙建筑基本形制与特征
对于传统祠庙建筑而言,祭祀功能是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点。在这一层面,家族祠堂、先贤祠庙以及其他祠庙的建筑形制中都表现出对祭祀功能的强调,尤其是家族祠堂以及文庙、武庙等。
祠庙建筑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传递出历史文化等信息。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功能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有一部分诸如戏剧表演、祭祀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并没有随历史的变迁而消亡,因此可保留。在对其进行修缮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对其基本形制的复原设计,以及到最后修缮施工,都应尊重古建筑修缮的原真性原则。比如家族祠堂中宗祠的规制十分严格,沿中轴线布置有“大门、拜殿和寝堂”三部分,不可或缺,形成前后两进院落,其中拜殿又叫享堂或祀厅,为祭祀仪式提供场地,寝堂专为供奉祖先神位。
2.3 祠庙建筑技术
重庆地区祠庙建筑吸取了民居的建造手法,以穿斗的构架方式建造殿堂,同时为了适应内部的空间需求和外部的环境特征,又在部分屋架上使用抬梁的做法。穿斗抬梁的结合,既经济又适应了山地环境,具有典型的重庆地方特色。同时,建筑的营造上又受到湖广地区等移民社会的影响,而在构架上有所体现。
2.4 油饰彩画等表面装饰
油饰彩画等表面装饰是中国古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木骨,美化建筑,同时还有彰显建筑等级、昭示建筑功能的作用。重庆地区祠庙建筑的油饰彩画装饰有其独特的特点:丰富多彩的神灵祭祀、经久不衰的先贤崇拜、明清大移民注入的神灵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发展都为祠庙装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在众多的装饰题材中,自然图案花鸟虫鱼、民间传说与神仙故事、三国题材精彩万分。取材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场面或花、草、鱼、鸟等自然景物。根据实际情况又可分为为镏金、涂漆的木构件、无装饰的结构构件、一般构件、有涂饰的石构件、有雕刻的石构件等部分,通过对每个部分表面进行的不同处理,使原物上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得到保留,并使新旧部分较容易辨认。总之,重庆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和其他类型古建筑的装饰题材,在对其修缮设计中应对其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在对其修缮的过程中将其更好地体现原真性。
[1]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以明清山西为中心[D].天津大学,2011.
[2]杜永亮.巴蜀地区名人祠庙_张飞庙建筑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
[3]朱宇华.重庆市张飞庙搬迁工程保护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
[4]李秋香.宗祠[M].
[5]赵万民,李泽新.《安居古镇》山地人居环境研究丛书[M].
[6]张兴国,冷婕.文物古建筑保护原则中“原真性”的认识与实践——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