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小学教育对比分析
2018-02-15肖梓萱谭颖
肖梓萱,谭颖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美国作为如今世界上科技与经济的领头羊,所有人都无法忽视其对教育的重视。虽然我们国家美国在社会体制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可是两国对于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程度认可,却是相同的。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人才打基础的重要阶段。通过在不同的文化视角下来对两个国家的小学教育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更好的从思想与背景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两个国家之间小学教育的差别所在。
1 不同权力距离下小学教育的差异
谈论教育,权力距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将权力距离定义为“组织中的个体对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1]而他也利用权力距离指数作为工具来分析一个地区存在的权力距离。在他得出的结论之中,两个国家的权力距离指数也有着极大的差距,美国仅有40,我国却高达80。由此可见,美国与中国相比,是更低权利距离的国家。权力距离对小学教育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师生地位
在中国的教学思维中,教师在学校的师生关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学习还是休闲时间,学生都被要求对老师充满敬意。对于老师所说的话,都要做到“令行禁止”,在某些方面,小学生甚至更加尊重自己的老师。如此程度的尊敬导致了小学生更加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的观念和命令。学生不需要亲自去思索,只需要听从老师的命令。
但是在美国的教学思维中,教师与学生拥有平等的地位,学生可以在上课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不用只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对老师教学的内容存在不同的看法,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可以反驳老师的观念。
完全不同的师生关系也演化出了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知识的积累和灌注似乎更为重要,学生从小便树立起对权威的尊重观念,以掌握课本知识以及构建知识体系为核心任务。以活跃式课堂为基础的美国式小学教育则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提升自主思维模式,从而让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开发,对教学活动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充分的照顾。
与此同时,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及考试制度的关联,教师和学校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经常是参照考试数据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把能否“考出一个好的分数”作为分析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状况。这对于学生们的成长是有害的,最终结果将会导致学生们要承担更多的作业任务,更大的考试压力,更少的自由活动时间,进一步导致了许多学生难以持续发力,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喜爱。这也是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教师的权威性以及其对分数的高度关注性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看法。
1.2 对创造性追求的差异
创新是21世纪的主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离不开创新,而青少年时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又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小学生长期处于集体主义观念引导和教育,常常忽略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的关注,成为了有统一思想和行为方式的“人”。不仅如此,在高权力距离的师生关系影响下也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叛逆精神“叛逆”,不敢质疑权威的声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观念一直被强调,在这样的文化背景熏陶下,“学生的批判性、个性和独特性荡然无存,他们变得卑微、盲从、胆怯,缺乏冒险开拓和独创的意识与能力。”[2]
对于权力距离较低的美国,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间,“不崇尚师承关系,不鼓励盲目服从。鼓励青胜于蓝,容忍学生“造反”,推翻老师学说。强调动手动脑,反对死扣理论,鼓励社会时间。讲究因材施教,欢迎学生提问。容忍各种体制,提倡因地制宜的特色化。”[3]
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美国的教育注重“面”的扩散,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中国教育注重“深度”的探索,从而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精神。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美国小学教育更加丰富多彩,能更好的提供不拘一格的学习活动和提高学生的探索发现的精神。
2 不同价值观引起的小学教育区别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中美两国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两个国家却有着对于人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和定义:“美国文化强调人作为有智慧、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群体体现。”[4]
作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集体主义的培养,注重人们之间的统一性;作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更注重个性的解放。
2.1 不同的教育方式与课程设置
统一和规则一直是我国教育方式的关注点,而美国教育中则更加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
在中国的小学教学模式中,相同的学习内容和统一的学习进度被安排给了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学生;不仅如此,在对不同学生进行评价时,也采用了完全一致的评价体制,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区别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是以集体活动为主。课程的设置中,最重要的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知识课,而与动手能力相关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往往遭到忽视,甚至也仅仅提供了十分有限的资源来进行此类教学活动。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无法实现“小班制”,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较多,并且我国的教学通常是被动的,即所有的任务均由教师安排,学生被动道德进行学习,忽略了学生的合作性、主动性与独立性。
在美国,建设了非常有弹性的小学课程,不仅仅没有明确的学科界限,也没有死板的教学课时。对于开设的课程,也是种类颇多。其中的选修课,能够满各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在选择课程上学生具有充分的自由行,让个性和特长更好的发展。就课堂人数而言,美国小学每个班的人数都控制在二十人左右,每升一个年级,就会有新的老师代课。不仅如此,在升年级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重新排列,每位同学都能够与不同的同学组成新的班级。
2.2 道德教育的差异
对于中国而言,道德教育是基于集体本位文化的,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强调为集体服务的重要性。而强调个人的权力和义务的个人主义的文化则是美国的道德教育观念的基础。美国强调“将掉的问题归属于个人自身的行为,者不仅仅保证了道德的地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保证了道德不介入那些不适合介入的领域。”[5]中国的道德教育在强调集体利益的同时,对个体的个性产生了抑制,限制了创造性和多样性。
对于两者,不能片面的得出某种教育方式更好的结论。作为以集体为中心的现实社会,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去实现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需求和权益,掌握好适度问题和教育方式。
3 竞争与合作意识导致的小学教育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一直被人强调着,注重人与人交往中的和谐共处。这种精神的传承和现代化发展在现代社会表现为创建和谐社会。课时作为以集体利益为主的社会,我们的小学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什么是真正的分享?首先,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对于集体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没有强调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导致了分享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表面合作却暗地里勾心斗角的情况难以避免。不仅如此,教师对于合作与分享的态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教师合作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求,也是学生学习的需求。”[6]但是在以考试分数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下,自身的教学方法并不愿意在教师们之间分享。
竞争不仅仅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其这回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个性的张扬和个人人格尊严的维护,都能体现对竞争精神的注重。通过竞争来使社会充满活力,来使国民更加开拓进取。但是,美国的小学教育并没有将合作和竞争摆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他们仍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中,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比赛中,也更加强调团队的成功。“在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设计一些多人合作的内容,体现了美国人的一个基本教育观念:只有会合作,才有竞争力。”[7]
4 追求稳定与追求变革的心理带来的教育差异
追求稳定的自给自足农耕经济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求变”在他们的文化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们更推崇冒险和探索。而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对两个国家的小学教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4.1 对小学生的不同要求
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上,安静和秩序一直是追求的核心,任何发言都需要经过教师的允许。而“不守规矩”的学生就会被定义成扰乱课堂秩序的“坏学生”。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的教师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科学课堂上,太过关注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示范和实践活动等需要自己动手的教学活动却经常被忽视。我国大部分的教师只要能够用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就不会去动手操作,而美国的小学更加强调实践。对于对待实验和实际操作的目的而言,中美两国小学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中国,实际操作实践是为了表明教科书上的理论和结果。学生只需要根据书本提供的方法进行一次“重复实验”即可。在美国的实验课程中,自己动手是为了研究如何“反驳”书本内容,找到不一样的答案。因此,学生受到鼓励进行不同的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并得出不同的解决新问题的方案和结论。美国小学科学教学的示范和实验活动有三个特征:1.所用的设备和材料的费用并不高,大多是一些简单又低价的;。2.大部分的实验课程都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既充满了活泼性又与现实紧密联系。3.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充分应用。
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出的要求,两国存在着特别大的区别。
4.2 不同的改革实施力度
为了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现代社会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都对此次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投身其中,但是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并不支持改革,对改革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问心理就是这一现象的映射。对与稳定现状,是我国传统文化更看重的问题。这让许多人更希望维持稳定,以防变化带来动荡,将自己包裹在稳定的小空间中不愿往前走。这样的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深度改革。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进行以课程实用化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程的学术水准、教学质量以及发展学生的智力;从80年代开始,美国由开始了教育改革运动,并颁发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如《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改革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都离不开求变求新的美国文化。
5 启示与思考
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能够提供的教学资源已经进步,在大多数的城市小学中都有供科学专用的实验室,配以实验器材、模型、挂图、标本等;其中有些学校还能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等;但是部分贫困地区的学校仍然是没有专用实验室的,与美国存在这比较大的差距。就教育资源而言,美国的小学的教师里有媒体计算机、打印机、录像机、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等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还有和书籍配套或课外阅读的大量教学软件随时可用,学生能够获得多元化的信息。校外的公共教学资源也对小学教育提供了大力支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但是,对于美国的小学教育模式,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他们的设置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制度背景。我们应当借鉴有利的地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适当的改进,尽可能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想要改善我国的教学质量,不仅仅要从这些客观的设备物资上来升级,而是要从内到外的由思想开始进行改变。因此,要针对性的改善我们的薄弱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工作:首先,提高对科学教育的认识,突出科学课程的地位;其次,改革师范教育,培养良好的师资,提供研究式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第三,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参与式教师培训方法,在培训者和受训教师之间展开双向以及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使受训教师在充分参与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提升自我;第四,创立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式的多模式评价体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应该作为评价的衡量标准;第五,改善学习条件,丰富教学资源。通过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让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Beverly Hills,CA:Sage,1980.
[2] 刘丽群.从文化传统看中美教育的差异.附件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 何道宽.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1).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周义徐,志红.中西文化比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 胡波.合作: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课程·教材·教法,2007(4)
[7] 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刘云柏.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