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白居易与赠鞋习俗
2018-02-15四川余淼
文 四川/余淼
【在整个大唐的诗歌年华里,除了李白,白居易便是我们一个总是想去谈论的话题。一个逍遥自在,一个平易近人,在绝句律诗的方寸之间,李白与白居易让后世之人看见了盛唐的兼收并蓄。而《长恨歌》里的爱情,至今读起来还是让人荡气回肠。】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才能够让白居易对于唐玄宗和杨贵妃这段爱情理解的如此入骨三分?在过去的上千年时间之中,人们总是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在白居易这里寻找一个合理的答案。在众说纷纭的回答之中,人们往往又忽略了最朴实的答案。爱之深,恨之切。譬如爱情,这种纯粹的情感,若是想要理解得如此深刻,那么只有去亲身体悟。换而言之,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白居易之所以能够感受得如此深刻,那么极有可能便是因为白居易自身也曾经拥有过一段极为相似的感情经历。
让我们撇开文字本身带来的层层迷雾,在一句“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里找到了一些可能的答案。此句出自于白居易的《感情》一诗之中,意思为“让我们俩如同鞋履和鞋带一般,一起出发,一起停下。”这是一种何等殷切的愿望,甚至比《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加让人感到了白居易想与相爱之人白头到老,永不分别的强烈情感。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夏天,在这个酷热夏日里,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白居易在翻晒衣物之时,再次见到了那双他已保存了十八年鞋子。这双鞋子是湘灵在和他私订终身时给他缝制的鞋履。触景生情,情不自禁,白居易便写下了此诗。一双鞋履,经历了一十八年的春秋,从长安到江州,在战乱与漂泊之中,白居易丢弃了许多东西,甚至险些丧命,可是唯独这双鞋履自从始至终陪伴在白居易的左右。之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肯舍弃,就是因为这双鞋履是湘灵与自己的定情之物,而湘灵便是白居易魂牵梦绕,至死不渝的“杨贵妃”。
湘灵是比白居易小四岁的邻居,长得活泼可爱,粗通音律,两人从小便朝夕不离,因此成为了青梅竹马的玩伴。那年白居易十九岁、湘灵十五岁,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的一首《邻女》诗,追叙了当年郎情妾意的场景∶“娉婷十五胜人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但是这种如水般清澈的感情,还没有开始便因为白居易离家前往江南叔父处而被暂时宣布分别。
短暂的分别,并没有使得两人的感情有所消退,相反距离催生了更加热切的期盼。“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对于白居易而言,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唯一的愿望便是与自己的爱人长相厮守。奈何天不遂人愿,元十六年(810)初,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十个月的时间,他在这段时间多次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的请求。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人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白居易这一次离开,宣告了自己与湘灵婚姻的遥遥无期。
在临行之际,白居易简单的行囊里,藏着那双自己已然穿不上了的鞋履,这是湘灵送给自己的礼物,而白居易一直将它带在身旁。贞元一十年(804)秋,白居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成为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元和三年(808)末,白居易成为左拾遗,此时他已三十七岁了,至此仍未娶妻,奈何母亲以死相逼,才与同僚杨汝士之妹结婚。“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须去,秋水无芙蓉。”婚后的白居易,心如死水,在爱与不爱的挣扎之中,白居易唯一的寄托便是那双湘灵缝制的鞋履。
在半生的潦倒与不堪之中,白居易唯一一次的欢喜,来自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与湘灵在江州的相遇。经年未见,离愁别恨,化作了“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的长吁短叹。短暂的相逢之后,便是此生无期相见的别离。虽然后来白居易也屡屡前去寻找湘灵,但是物是人非,湘灵早已经随家人搬离他处,从此天各一方,再无音信。
自古以来,人们便有制作鞋履赠与爱人来表示相爱的习俗,但是千百年之间,将这一习俗理解和表现得如此深刻的恋人,恐只有白居易与湘灵。“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色暗花草死。”这也算是白居易对于自己爱情人生最后的总结,也更是一种无奈与辛酸。
一双鞋履,一段爱情,一生的牵挂,我们从白居易的这双鞋履里看见了难能可贵的爱情,这种爱情穿越了历史,至今品位起来,也依然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