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招投标现状及控制研究

2018-02-15葛淑丽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1期
关键词:标底投标招标

葛淑丽

(长治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山西长治 046000)

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制度是一种通过工程承包的方式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交由竞争力较强、工作素质较高的施工方来完成的工作,这项工作质量的高低将会对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然而,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制度不够完善,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也间接产生了市场问题。基于此,建筑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对招投标制度中不科学的地方进行修改,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以期保障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持市场的稳定运行。

1 建筑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各大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来讲,招投标制度提供了极具先进性的交易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上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建筑质量。然而,就目前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来讲,其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导致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下面将围绕招投标工作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1.1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过多干预

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是一种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为前提的条件下进行的经济利益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性主体是工作重点,经济利益的追逐则是基本目的。然而,就目前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而言,其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干预,尤其以行政干预为主,这使原本招投标工作中的商品交易主体属性逐渐被磨灭,相反却存在大面积的行政色彩。久而久之,过多的行政干预将会直接影响市场自动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进而引起经济利益的反弹,严重者会直接对建筑业经济链条的平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经济主体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行政腐败行为,这不仅破坏了招投标制度的公平、公正性,而且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交易成本,最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以行政干预为辅,确保招投标行为的经济性。

1.2 陪标现象严重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陪标现象。陪标是指在建筑工程的项目在进入招投标工作之前,作为招标单位的建筑企业已经事先确定了意向单位,为了保证意向单位正式得到投标方的位置,意向单位会实现邀请联系好的企业进行投标,这样就能保证意向单位拿到投标项目。陪标现象的发生主要由两种情况导致:①招标单位与意向单位事先为了某方面利益进行串通,这对于其它投标单位来讲是十分不公平的;②政府部门滥用职权,在利益的驱使下帮助某些单位“走后门”,这是一种十分恶劣的现象,导致招投标制度的工作过程形同虚设。总而言之,陪标现象是一种严重违反公平、公正性的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严查严惩,完善和统一招投标过程的某些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陪标现象的发生。

1.3 评定方法缺乏严谨性

由于招投标制度在建筑企业中应用的时间不长,我国针对其中的招标评定没有建立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招标项目的评定工作一般都是在招标项目确定之后,由政府相关单位组织和指派工作人员着手进行,其中的评定依据主要围绕招标单位的项目类型以及投标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招标评定方法是由评定人员自主决定,因此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缺乏足够的严谨度。另外,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招标评定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这就导致有可能出现评定人员事先被一些投标单位收买的状况,或者评定人员会因其它利害关系过分看好某一个投标单位,这会直接影响到招标评定的公正性。在正常的招标评定过程中,招标人员不能将关注点仅仅放在投标价格上,应该针对各个投标单位的方案进行详尽细致的分析,确保各方面都能考虑到。

2 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控制策略

上面针对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就导致招投标制度在建筑工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对其中的不科学之处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期对招投标工作实现合理的控制。下面将围绕具体的控制策略进行阐述。

2.1 确定合理的标底

作为建筑企业在招投标工作中的重要决定因素,标底的合理确定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标底是招标单位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预算和控制,它可以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和确定,也可以由招标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格和能力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制和确定,预算确定之后还需要按规定报经审定。值得注意的是,合理的标底需要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共同确定,也就是说,招标单位在编制和确定好工程项目的预算费用之后,需要将其重点展现给投标单位;投标单位在控制合理造价的基础上,对标底进行相应的说明,使标底成为投标单位日后进行工程建设的财务尺度。因此,为了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招标单位在确定标底时,需要考虑到后期建筑施工的工期、质量、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力求确立更加准确的标底。

2.2 建立公开公正的投标体系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招投标工作中存在很多违背公正性的现象,陪标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导致招投标制度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而且还对建筑工程的工作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建立公开公正的投标体系对于建筑企业来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建筑企业从两方面入手:①建筑企业需要完善对于招标负责人的选举制度,确保选举出来的负责人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工作素养。另外,建筑企业应该要求招标负责人对招标项目负终身责任。这样一来,招标负责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会更加严谨的进行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完成;②建筑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招标监察机构。监察机构的建立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在招投标工作中创建一个透明、规范的投标环境,这对于提升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监察机构应该严格遵守诚信、公正的原则,对招投标工作环节、招标负责人以及招标方案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暗箱操作、串标等现象的发生。监察机构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惩处,确保招投标制度的公平公正性。

2.3 加强评定方法的改进

当前我国针对招投标的评定方法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这种缺陷不仅体现在法律制度的缺失,还体现在评定方法的不统一,这就导致其中出现诸多问题。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都应做出改进。针对政府部门方面:①政府应该派遣工作能力较强、工作态度认真的评定人员从事这一工作,要求这些评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行事,切不可存在贪污受贿的现象。一旦发现这一类评定人员,应该立刻剥除其职位且对其进行严格惩处;②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招投标制度的评定方法做出详尽具体的规定,要求评定人员在从事招投标评定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别、技术要求、建筑性能以及投标单位的投标方案进行全面深刻的考虑,确保为建筑企业评定出最适合工程项目的投标方。针对建筑企业方面,要求建筑企业能够加强其对于招投标评定工作的监管,确保评定工作透明化、公开化,严格防止出现任何违背公正性的行为。

3 小结

综上所述,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制度不仅是确保建筑企业招投标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而且能够充分维持市场秩序的稳定。然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招投标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招投标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基于此,建筑企业应该完善和改进招投标制度,使其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以期提高招投标制度的公正性。

猜你喜欢

标底投标招标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基于复合标底中标法的博弈模型
标底编制、审核在招投标中的作用
工程招投标标底编制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