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绿色建筑发展及对策研究
2018-02-15郭凤娟郭慧娟焦照峰路鹏
郭凤娟郭慧娟焦照峰 路鹏
(1.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沧州 061001 2.泰合隆兴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 061001)
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口数量急剧膨胀,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锐减,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人类生存问题开始遭受威胁。更多的人开始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抓紧深入人心[1]。传统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其高投入、高排放以及高污染的情况一直比较严重,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该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与民众的关注[2]。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进程日益深入,预计将来我国住房紧缺的现象将会长期存在[3]。过去,住房只是被作为民众安身之处,可是在今天,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已经逐渐蔓延到质量保证与环境健康的层面上,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向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和谐共处,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建筑发展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4]。
1 沧州市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1.1 沧州市绿色建筑发展的优势
沧州位于环渤海地区,北依京津,东临渤海,和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不仅是河北省环渤海与环京津开放的一线区域,同时也是京津进入东部沿海地区的要道。近年来,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沧州市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加强。2018年以来,沧州市利用“六个一”工程发展契机,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专门在市级计划项目中确立了重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传统产业、新型产业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提升了产业市场竞争力与综合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推动“十三五”期间沧州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住建厅发布了《关于发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全市的住宅小区从2016年1月1日期,执行此标准,鼓励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沧州地区不单单具备了交通、政策以及科技优势,还有地理资源优势,正在逐渐的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具发展潜力以及活力的地区。
1.2 沧州绿色建筑的应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保证“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完成,沧州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与实践活动。
(1)各个新闻媒体陆续公布节能宣传周活动。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报社开设节能专栏,宣讲节能企业的经验,开设节能专管行政部门领导谈节能的专栏。各个机关以及事业单位也通过悬挂宣传标语的方式推动节能理念的宣传。
(2)组织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开展节能亮化城市主题工程。
(3)邀请节能监察专家对沧州市节能管理部门以及重点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开展能效标准化培训,推动全市能源标准化活动的开展。发改委举办能源管理培训班。通过介绍节能服务专业化企业的技术成果,向其他企业宣讲节能发展模式,分享建筑领域的领先技术与案例。
(4)通过三年的时间,制定并完善绿色建筑以及节能标准,宣传兼具节能改造以及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与规模化应用成效。
从市规划设计院所提供的数据中能够发现,当前沧州市各个在建项目都按照节能标准设计施工,真正的实现了维护结构节能节地,清洁能源、建材节能使用以及建筑设备节能改造的目标。
1.3 沧州市绿色建筑多层次发展
沧州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发展并非局限于单栋的建筑,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重点打造绿色社区以及绿色校园。单栋建筑在节约能耗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小区和城市建筑整体改造、规划,最终形成大系统,建设集合分布式的绿色能源城市,对于节能减排有着较大的影响。沧州市现在开始从单体绿色建筑逐渐的朝着生态城市以及绿色示范小区等多层次方向发展。从2010年开始,沧州市就开始启动黄骅生态新城的建设。国家最新的低碳生态技术、政策以及标准,在示范区内优先进行试验,引导了绿色市政、交通、建筑以及可再生能源等专项示范项目的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有效的推动了沧州市低碳生态建设的发展步伐,标志着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
沧州市依托京津冀的发展红利,服务晋中南、冀中南以及豫北、鲁北地区,是朔黄铁路沿线和内蒙、陕西等地区最为便捷的出海口。同时也是装备制造业以及石油化工产业的研发转化基地。当前,已经逐渐的发展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近年来,沧州市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要素资源的吸收能力,逐渐形成了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雏形。在此系统当中,分布式绿色能源所占的比重日益提升。屋顶上装设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垃圾回收、可再生能源电梯的使用,然后通过系统组合的形式,将太阳能聚热、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照明、风力发电、沼气发电以及电梯的下降能有效融合在一起。可再生能源微电网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新建的建筑当中尽量使用绿色材料与技术,利用建筑自身的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群体性建筑节能技术互联。
2 沧州市绿色建筑发展对策
2.1 信息化助推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建筑更加注重生态性、集约性以及功能性,需要将治本策略融入顶层设计当中,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以及高新技术的优势,推动基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具备了丰富的支撑点以及内涵,比如物联网、云计算以及BIM技术等,核心在于集约化企业经营、精细化项目管理,关注与建筑过程当中的高效、低排放以及低碳化,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结合城市科学发展观念,实施互联网、协同化以及智慧化建筑。总而言之,将绿色引入到各个环节当中,有效控制能耗,将高效、低能耗的理念融入到每个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构建绿色建筑[5]。
2.2 制定合理化的政策
对整个绿色建筑产业进行合理化布局,从国家层面发布相关的绿色建筑规划与建筑,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以及合理化的目标。强化政策引导,实施绿色发展政策能够推动绿色建筑市场持续扩张,同时还能够刺激企业积极探索绿色建筑相关技术,这对于住宅产业化以及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是良好契机,中央以及各级政府要更加科学化、规划化与标准化的监管绿色建筑运行,注重绿色建筑的质量以及效果。
2.3 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注重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工作,合理的设置绿色节能的目标,而不是将技术进行简单的堆砌,打好基础,对设计进行优化,这些都有助于增效与降低能耗[6]。加强施工过程当中的节能环保工作,绿色施工管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要求,他不单单满足建筑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施工企业需要坚持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从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施工技术的优化等环节入手,以绿色建筑理念为依托,合理的设定施工的方案,加强管理水平。
2.4 凝聚社会力量
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政府需要身先士卒,保证公共建筑耗能达标,尽量选择绿色建筑作为政府办公楼。同时,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绿色革新,在建筑改建的过程中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学校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主要阵地,未来学校建设以及改造工作也要融入绿色建筑相关的理念,有效发展绿色建筑[7]。此外,加强对公众的绿色理念倡导工作,政府与企业不管做了多少努力,如果消费者无法理解绿色建筑发展的意义,不能主动接受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将会成为政府以及企业的一句口号。因此要积极的推动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认可度,加强对绿色建筑紧迫性以及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强化环境宣传教育能力现代化以及标准化建设。
3 结语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下,沧州市要加快建筑业与地产业的模式转型,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的发展。重视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建筑坚固度、功能,进一步将建筑关注点放在舒适度、节能以及环保等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