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

2018-02-15王舒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4期
关键词:规划区市区规划

王舒阳

当前,随着工业化发展与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下,城市规划区不能再一味追求GDP的增长,还需要重视绿地系统的作用,打造舒适、宜居、健康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问题与措施,是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工作。

1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概述

1.1 基本原则

在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中,为保证规划的有序、科学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1)以人为本的原则。绿地系统规划是围绕给群众创造更佳生活环境来开展的,如果在规划中离开了人,所有的规划就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绿地系统规划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1]。

(2)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城市在发展现状、地理条件等方面差异显著,在绿地系统规划时,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城市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规划状况等详细信息,预测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加强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之间的融合,更好促进城市规划区的发展。

(3)系统分析的原则。在绿地系统规划中,不能脱离现实,一味追求美观或高大上,应当认识到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现实,对其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了解其与城市生态系统其他部分之间的关联,增强绿地系统规划的适用性,避免对城市规划区产生反作用。

1.2 存在问题

就当前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严重降低了绿地系统的效果,具体有:

(1)规划不够合理。在许多绿地系统的规划中,为了保证城市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在企业搬迁中,大量占用郊区的耕地、农田,导致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一些设计人员在规划时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对城市规划区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只是从纸面上进行规划,导致规划与实际间存在不相符的情况,一味追求多样性或统一外观,忽略了对自然绿地的运用和保护,这也是不利于绿地系统规划进步的因素。

(2)规划体系不健全。在大多数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处在较低层面上,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散漫,不够统一、规范,不同规划单位按照各自的标准、方式来进行规划,导致绿地系统内部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更无法融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难以承担补充、延续以及完善的作用,造成城市规划区发展受阻[2]。

(3)规划权责不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管理机构中多个部门都是有关系的,包括规划部门、环保部门、林业部门以及国土资源部门等等,各部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相应责任,但在实际中,各部门间的权责并不够明确,相互间工作存在相互掣肘的情况,协调配合较差,绿地系统规划工作开展不顺利。

2 城市规划区中绿地系统规划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规划理念

绿地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城市规划区的方方面面,为确保规划的合理,必须以正确规划理念作为基本前提,具体包括:

(1)做到以人为本,城市规划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利益,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确定绿地系统的分布、构建等内容。

(2)重视生态协调,绿地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其在城市规划区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需要重视绿地系统与城市规划区内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系统)间的协调,相互连接,避免相互矛盾的情况,这就要求绿地系统必须应用本土物种,实现自然与城市间的和谐,促进城市生态的健康发展。

(3)保护环境资源,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环境污染、资源紧张都是十分严峻的问题,对此,绿地系统规划中需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等,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

2.2 做好两者间关系协调

城市规划区和绿地系统之间联系密切,并不是简单的隶属关系,彼此间会相互影响,所以,在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需要做好两者关系间的协调,考虑城市规划区的目标、要求,并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将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有机融合起来,起到有效补充、辅助作用,为城市规划区稳步前进提供助力。

2.3 分清规划内容的层次

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是覆盖到规划区空间各个层次的,在规划时,要认清这种层次,分别从城市群体空间、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的角度,根据空间特性与差异,适当调整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实现空间与绿地系统之间的相匹配,既不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限制,又可以让绿地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4 规划结构系统性建设

绿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在规划中,规划结构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不能各自为战,避免不同区域绿地间不协调的情况,促进结构系统化、有序化,各系统组成部分间有机融合成统一的整体,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

2.5 不同规划区的差异化

城市规划区主要可以分为市区、郊区以及市区和郊区结合部三大部分,在不同规划区内,绿地系统规划不能采取一刀切模式,需要制定差异化的规划策略,来适应规划区的具体情况,具体规划措施为:

(1)市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在城市中,由于建筑、交通十分密集,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绿地用地,规划就需要按照小型化方式,通过立体化、均匀化的分布,来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绿地系统,提高城市市区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拥有率,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2)郊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可以将城市外围结构为中心,围绕其构建连续的绿色系统,形成对市区绿地系统的弥补,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为理想的城市郊区,可以充分利用山地、坡地等资源优势,构建森林公园或者风景区,加大植物种植数量、减少植被破坏、统一植物种类,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开发,来建立起多层次、大规模的郊区绿地系统;如果郊区自然条件并不合适,则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对绿地系统进行完善,比如人造绿化带等,起到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作用,促进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进步[4]。

(3)市区、郊区结合部绿地系统的规划。市区与郊区结合部的绿地系统既连接着市区内部与外部绿地系统,也与道路系统、水系统等有密切联系,在规划时,可以采取楔形绿地的模式,让郊区绿地系统逐步融入市区中,并将绿化网与水网、道路网络良好结合到一起。此外,绿地系统规划不能破坏郊区农田,并考虑到天气气候特点适当改造绿地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符合实际情况,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为城市规划区的开发奠定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绿地系统的重要性会日益突显,现有的城市绿地系统已经难以重新规划,为保证绿地系统起到预期的功能,就需要重视并做好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规划措施,提高绿地系统规划的水平,保障城市规划区的健康发展。

[1]徐悦.城市规划区中绿地系统的规划思路分析[J].低碳世界,2017(26):208.

[2]张何兴.城市规划区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2):84~85.

[3]黄作之,马敏捷.城市规划区中的绿地系统规划分析[J].江西建材,2015(09):21~22.

[4]吴清香,吴晓智.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161.

猜你喜欢

规划区市区规划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城市规划区重叠现象的几个法律关系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