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情怀
——具有用户共同情感认知的消费观念
2018-02-15王雄
王雄
1 情怀的概念
“情怀”一词自出现起,就包含了一种隐秘的向往与豪情之感。现代人赋予了情怀更多的文艺与雅致气息,是一种慢节奏生活的情感映射。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怀”的释义为:心情、心境,胸怀,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概念可知,情怀是在特定情境下,用户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事件产生的感情和情结。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怀是人与物,产品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建立在用户对特定产品拥有共同的记忆,共同的审美偏好,共同的价值取向等基础之上,即“情怀”是建立在用户共同情感认知基础上的,具有指向性的一种消费观念。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者(产品开发者)通过将个人的某种情绪、情感、价值观,赋予产品当中,以产品外在形式为媒介,传达给受者(用户),用户在对产品进行直观感受的同时,激发起了内心的情感共鸣,产品的情感价值也得到了传达。
2 情怀在产品中的应用
通过概念分析可知,情怀消费的核心在于能否唤起消费者的记忆、价值观念、理想主义等情感认知。而产品作为情怀的传达媒介,其外在的形式特征应传达出产品开发者的内在情感,通过现象表达本质意义,并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笔者从设计学角度入手,对情怀在产品情感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梳理:
2.1 以设计手段营造产品的怀旧情怀
具有时代意义的产品,往往能够激起人们对特定时期的回忆与感慨。如老一辈人习惯使用的老物件,能够引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味与感慨,此时物件本身的使用价值已经不再重要,内心情感的传达和抒发已经超出了产品本体的价值。
因此,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可从产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等外在形式特征入手,通过复古、怀旧的风格特征,激发消费者的怀旧情绪,勾起用户记忆深处的独特记忆符号,引发特定消费群体的购买倾向。如猫王收音机,其外观设计融入了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收音机鼎盛时期的风格,通过手工打造,展现原始的木材肌理。其内在的情感特征通过材料质感,以及特色的低频音质进行传达,激发了人们对特定时期的回忆与感慨。
2.2 构建深厚的品牌文化
产品的品牌文化与设计理念,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信任与向往之情,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引起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创造品牌信仰与情怀。
如哈雷摩托自由、激情、狂野的哈雷精神,彰显着叛逆与力量之感。高大的车头,宽大的挡风玻璃,粗犷优美的线条,以及躁动的发动机的轰鸣声,都成为了哈雷摩托的品牌符号特征,激发出了消费者对自由和力量的向往。再如小米科技,以高配置,低价格,以及简约的外观设计风格,获得了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新型智能电子产品的心理认同,其“为发烧而生”的品牌文化也成为了消费者追随的信念。
2.3 培养创始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情怀产品的消费主体,多为富有理想主义气息的文艺爱好者,他们接受并认可创业者的人格魅力。如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求知若渴,虚怀若愚”的情怀理想使消费者和设计师都不断追随。当然,苹果产品简约的外观设计,精良的加工工艺,人性化的用户体验,都获得了消费者追求品质的情感认同。再如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以其认真与偏执的理想主义气质打磨产品,追求苛刻,不断感染着消费者。
2.4 树立独特的产品风格特征
设计者通过将自己的思想、理念、品味,以及设计美学赋予到产品当中,让用户感知并认同产品传递出的典雅、时尚、叛逆、怪诞等个性,这种感性层面的认知与共鸣,也是情怀传递的有效途径。
如著名的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其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让消费者感受到其传达出来的怪诞、幽默、浪漫等个性,其用户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等同的个性情结。再如凯瑞姆·瑞席的设计风格,流畅的线条,大胆的用色,丰富的材料质感表现,都流露着他清新、富于变化、性感的个性情怀。
3 情怀应该让产品更具温度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怀消费者的特点属于“低认知需求”范畴,其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更多的依靠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来做决策,较少思考产品品质及性价比,属于感性消费行为。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单纯通过情怀营销并不能换回市场认同,品质才是检验产品效用的最终途径,优质的产品加情怀才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单靠情怀营销,必然不能走的长远。
情感消费时代下,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者更希望从产品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认同,从而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情绪价值和情感价值。产品开发者可通过赋予产品特定的情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情感认知,让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有温情的温暖社区,将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情感认同的互助关系,提升用户粘性,及时获得用户反馈并加以修正和改进。
总之,任何一种产品消费服务模式,都应以用户为中心,切实考虑用户的需求与利益,用户是服务的接收者、使用者,也是服务的推动者和缔造者,在物质生活充裕的当下,情感的价值日益凸显,人们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共鸣。因此,情怀应该让产品消费服务模式更加温润,更具温度。
参考文献:
[1]李娜.从马克思主义、符号学和社会学视角浅议消费文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5):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