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区环境中的广场设计研究
2018-02-15李培元庞勇奇
李培元,庞勇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居住环境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是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们是享用小区户外活动时间最长的群体,他们是我们研究小区环境广场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他们对于塑造小区形象,改善小区环境,完善小区功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区广场是小区最具活力和最具标志性的舞台,起到大家庭之间的交流作用。小区广场设计是衡量一个小区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购房者考虑买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住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满足我们居民的需求,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小区广场设计在设计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小区环境指标考核中属于重要指标,研究小区广场设计能使我们对小区广场的构成要素,设计方法做一个定性的分析,通过研究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有利于为小区创造一个人文和谐的居住环境。
作为一个小区的公共空间,小区广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对改善小区空间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大面积相似的小区广场,使小区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主要是由于一些开发商,一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和环境利益,另一方面是设计人员对广场的认知不足,忽视了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导致小区广场利用率下降。因此,对小区广场设计做出研究,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2 研究内容及关键性问题
2.1 研究内容
小区广场是小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是小区风格的集中体现。根据案例研究,体现出小区广场的特点,通过人的行为的分析出设计原则,总结设计方法和构成要素,在空间绿化,景观小品,水,铺装,等细节上阐述小区广场的设计方法。
2.2 小区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房地产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的购房者要求的是小区的环境质量,房地产开发商认识到的好的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卖点,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忽视了居民的感受。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存在,有以下几点现状:
(1)许多开发商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在设计中没有立足实际情况,而是直接挪用现成的设计,所以没有地方特色,导致居民最终看到平庸的模式化景观。
(2)老人,小孩是小区广场使用时间最长的群体,但很多社区没有对老人,小孩的活动场地进行分析,造成小区广场面积的利用率得不到最大化。
(3)缺乏邻里交往,场地设施较少,广场没有吸引力。
3 小区广场的空间特点及设计原则
3.1 空间特点
首先,小区广场是提供生活休闲的场所,不仅承载着小区居民的休闲活动,它也是传播小区文化的场所,促进邻里交往和解决邻里沟通问题,也是居民提高认识和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所以这就要求小区广场空间应具有较强的访问性和沟通性;其次,小区广场空间对小区的生态平衡,美化和改善社区环境质量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在设计前充分考虑到人,包括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以人为主体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人在使用环境中的表现,使设计最大可能的满足人的需求,从而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小区环境。
小区广场作为人们互动,观赏,休息的公共空间,设计小区广场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反映了对人的关怀,注重研究人在小区广场上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
(2)突出个性特色的原则
个性特色不是对小区广场进行夸张设计,是对小区广场地形和周围环境做全面的分析之后做出的设计,并在此功能背景指导下,对自然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反复推敲,这样才能使小区广场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个性特色。
首先,小区广场本身应该继承当地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应当突出当地建筑风格以及和谐的整体环境,塑造出主导景观或标志物来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以避免千篇一律,从而提高广场吸引力和凝聚力。
其次,小区广场还应突出其当地的自然特点,即当地的地形和气温气候相适应。小区广场的设计应坚持使用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建材,能反映出景观的地方特色,以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比如北方的小区广场应该强调阳光照射,南方的就应该强调遮阳,避雨问题。
(3)重视公众参与的原则
小区广场作为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活动的产所,应该做到“人尽其兴,物尽其用”。首先需要了解分析居民的需求,使小区广场在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也能解决居民需求,解决了居民需求居民才更能融入到小区的文化中去。其次就是将广场进行功能分区,满足不同的人群,广场上需要动静结合,这样才能使小区居民拥有足够的自由空间。第三,在公众参与的同时需要小区文化做引导,有小区文化做引导能让居民有积极参与活动的认识和意识,从而使小区广场有一个永久的生命力。
4 小区广场的构成元素与设计方法
4.1 绿化
在以绿色,自然,阳光的生活环境为主题的同时,应遵循坚持以“绿色生态社区”的概念。小区广场的绿化完整统一,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全面整合,提升环境品质。绿化使空间颜色和空间组织达到最良好的效果。配置郁郁葱葱的绿色灌木,营造出令人愉快的环境。
绿化还具有降温增湿的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够吸收太阳的辐射热,是绿化和水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过程。其次,在小区广场空间处理上,绿化可以增加空间的尺度感,还能衬托出建筑在空间中的位置,在建筑与地面或建筑与建筑之间衔接关系里,绿化可以起到修饰互补的作用。小区广场的绿化还能起到过度连接的作用,使建筑与广场环境仍然处于连接状态,既满足了居民的私密性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环境的需求。
4.2 水体
水景不仅能增添广场的活力,而且还可以使广场层次更丰富。水体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水能产生静态反射,使空间显得格外深远。动态水体,如喷泉,瀑布,在空间可以保持在水中的视觉连续性,使闲静广场打造一个欢乐的场面,而且还起到了分隔空间,活跃广场气氛的效果。水体的作用:①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②提供生长条件的观赏水生动植物,创造生物多样性的必要环境;③收集,排泄的自然降雨;④保护,隔离,创造水上花园回迁歌曲折叠线,隔岸相视难以捉摸;⑤对土方开挖的表面,堆叠地形,减少土方量。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点:①通过巧妙的构思,利用水来唤起各种情绪;②处理好水、环境、人三者间的关系③水体设计应该具有文化特色和设计特色,水景要有主题特征,使水景具有良好的识别性。
4.3 地面铺砖
在规划和设计中,通过地面的高度,材料,颜色,质地,图案的变化创造一个富有魅力的路面和景观。设计适当的铺砖,不仅给人方向感,引导居民到达目的地,还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很好结合,使居民在小区环境中更具有归宿感。
铺砖的质量,不仅与图案,而且还跟所选择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材料不仅能够突出路面的质感,还能和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协调的作用。
4.4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设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景观小品不仅为人们提供依靠、识别、洁净等物质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衬托,活跃环境等功能。
景观小品的设计首先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在考虑外形、位置、规模和颜色的基础上,对环境加以权衡。其次,景观小品也能反映生活乐趣,不追求严谨,对称的风格,让人感到轻松和喜悦。再次,景观小品设计应追寻少即是多的原则,不宜过度布置。
在小区广场设计雕塑景观小品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雕塑走向流行化,生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小区雕塑在小区视野中往往成为焦点和标识性物体,它不仅赋予了植物的外部空间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提高了文化品位与居住的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小区广场环境空间中的一部分。雕塑与环境的尺度应该认真对待,当雕塑放置在一个小广场上,规模过大会显得拥挤,与环境失去协调,当雕塑放置在一个空的环境中,规模对比太小会显得荒凉,损坏了雕塑在广场中的地位。只有把握好相对规模的雕塑和广场,发挥其作用,使雕塑为小区广场增添活力。
5 结语
小区广场做为小区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场所,是小区的凝聚地,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考虑小区广场对居民的健康、交往和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该首先把居民的需要和感受考虑到。首先,考虑到小区广场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原则,人文精神和实施生态环境在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保持重要地位:其次,注意规划建设的连贯性。让景观环境和谐统一,突出个性的小区广场设计,特色化,专业化,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在小区内让居民得到生活的乐趣享受艺术;三,避免环境设计简单化。设计者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在设计中发现的弊端;第四,完善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探索地方文化特色,延续地方文化特色,责任属于设计师;第五,营造真实环境。规划师和建筑师应该始终注重吸收先进的生态理念,掌握先进的生态技术,因地制宜的去设计。小区广场环境的创造,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设计、挖掘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髓出发,使广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确保整体环境的和谐稳定;保证广场视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拥有绿色空间和适当的健身活动空间;识别功能健全和景观形式美感强烈的小区广场,才是一个好的小区广场。
参考文献:
[1]张艳.现代城市住宅小区外部环境发展的趋势与需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2]张雷.城市广场的设计发展略谈[J].四川建筑,2007.
[3]刘勇、韩东、王仲谷.国外住区形态背景理论的发展对我国住区建设的启示[J].住宅科技,2006.
[4]王坷,夏健,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5][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郑纬锋.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1.
[7]赵荣棵,鲍继峰,杨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灰度”处理[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
[8]魏海波.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以武汉市“风华天城”居住小区为例[J].住宅科技,2005.
[9]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马卫华.居住区的景观色彩[J].住宅科技,2006.
[12]李永辉.浅谈人性化住区环境的创造[J].四川建筑2005.
[13]刘曼峰.浅谈我国城市居住环境景观设计[J].广东科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