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圈”视域下淮海地区琴书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8-02-14严永福

关键词:琴书文化圈文化认同

严永福

摘 要:將淮海地区作为区域性文化圈,有利于对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整体性关照。淮海地区琴书研究的局限性:研究成果的所指上,目前淮海地区琴书研究呈现区域内失衡的局面;从现有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局内、局外对这一曲种的认知来看,也体现出地方中心主义式的文化认同;研究方法上,注重对史料的研究和思辨性研究,缺乏实践性及对“人”的关注。

关键词:文化圈;淮海地区;琴书;区域失衡;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1-0047-03

1904年,德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弗·格雷布奈尔和安克曼首先提出了“文化圈”理论。“文化圈”是对文化现象的一种概括。格雷布奈尔认为,世界有6-8个单个和独立的文化圈,其中每个文化圈是由一定数量(5-20)的文化因素构成的。而文化因素则包括物质文化形式、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某些现象,这些文化单子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文化的特质。①文化圈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是指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文化丛的众多文化群体所构成的区域。区域文化研究引入文化圈理论,能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区域文化的空间布局以及各个不同的空间单位的文化形态与特征。②

淮海地区地处苏、鲁、豫、皖4省交界地区,东濒黄海,西连中原,南邻江淮,北接齐鲁,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这一地区山水相连、习俗相似,自古以来,区域之间就保持和延续着密切的人际交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和社会联系。③将淮海地区作为区域性文化圈,有利于对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整体性的关照。

琴书是淮海地区流传较广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成淮海地区文化圈的文化丛之一。对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试做讨论。

一、淮海地区琴书研究的区域失衡

文化圈是具有相同文化因素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有一个核心文化丛,由它向周边地区扩散一定数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因素。不同程度接受了这种文化因素的地域,便形成一个文化圈。④众所周知,淮海地区有山东琴书、苏北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等琴书类曲种。这些曲种属于同源异流。江苏宿迁是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的形成地,也是重要的传承地,因此,宿迁可以看作是作为淮海地区文化圈中曲艺类文化层的核心地带,研究宿迁“苏北琴书”具有典型性、标志性意义。

然而,从已有研究成果看,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山东琴书为研究对象者最多。以淮海地区琴书为研究对象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徐州琴书,安徽琴书零星有之,而以苏北琴书为主题的公开发表成果则几乎为空白。与苏北琴书最为相近的代表性成果是《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形成地初探》,该论文总结梳理了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发展的总体发展脉络,并确认江苏宿迁为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的形成地。其余相近成果,基本都以徐州琴书为对象,如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徐州琴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和2012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徐州琴书曲本保护与发展研究》,期刊论文则涉及徐州琴书的传承保护、音乐唱腔分析等,如《徐州琴书音乐唱腔结构研究》《徐州琴书传承途径拓展与思考》和《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徐州琴书王家班”叙事》等。众多研究集中于徐州琴书,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群体多属于徐州地区高等院校教师,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徐州作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有一定关系。至于琴书在淮海地区其他地方的发展,则鲜有文论提及。

由此可见,目前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研究呈现区域内失衡的局面,特别是以“苏北琴书”为研究对象的成果相当缺乏。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形成地的宿迁,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中国曲艺之乡”。尽管这一曲种的代表性传承人技艺高超,却奈何岁月无情,名家艺人日渐凋零,因此,系统研究和采集记录这一传统艺术显得格外紧迫。

二、曲种概念:地方中心主义式的文化认同

淮海地区的琴书类曲种,有的是以传播省份命名,如山东琴书,安徽琴书,有的是以城市命名,如徐州琴书,有的是以传播区域命名,如苏北琴书。淮海地区的4种琴书在唱腔、伴奏乐器、闹台曲、演出形式、曲目等方面有诸多共性,根据徐州琴书民间艺人谱系与苏北琴书传承谱系的比对,可以确认,江苏宿迁为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的形成地,这些琴书类曲种本为“同源异流”的地方民间文化。⑤但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局内的艺人,大都以自己所认同的行政区域来为曲艺冠名,从而形成了同一个曲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名称的局面。

应当承认,作为地方文化符号,每一个地区因其方言、风俗民情的相对独特而使同一艺术形态又增添几分地方特色,打上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烙印。但是也应当看到,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圈内的各文化层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并非彼此分离。纷杂的命名实际上为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地方文化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即便这些障碍本身看起来具有某种合理性,这种局面也对琴书研究产生影响。

例如,徐州作为淮海地区的人口大市、交通枢纽,以及相对集中的高等院校,现有的琴书研究成果也主要出自徐州地区高校的研究者,相应地,这些成果也以“徐州琴书”指称本地乃至邻近地区的琴书,体现出地方中心主义式的文化认同。在徐州地区作者的多部文章中,都以“徐州琴书”称呼淮海地区的琴书,而在论述“徐州琴书”时,实际上并不局限于徐州地区,而是涵盖了徐州各县市和周边县市如宿迁、连云港等地的艺人及其从艺活动。与此类似,在宿迁地区,艺人们则认为琴书“大多数是活动在江苏的北部,所以称为苏北琴书”,⑥这里的“苏北”是包括徐州及其他临近地区在内的。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一些集成和志书里面。例如《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没有“苏北琴书”词条,而对“徐州琴书”词条的解释是:“流行于徐州及鲁南、豫东、皖东北地区,以徐州方言演唱。”⑦但在曲种渊源方面,该著又说徐州琴书“由徐州丝弦发展而来,同治年间,睢宁庆延举从宿迁扬琴艺人李义成为师,把扬琴艺术引入丝弦”。⑧此说与宿迁琴书艺人对苏北琴书的渊源认同一致,可见徐州、宿迁“扬琴”实为一脉。《中国曲艺志》对“苏北琴书”词条的解释是:“俗称扬琴、琴书、中原琴书、打扬琴,流行于江苏的南京、淮阴、连云港、徐州江苏北部和皖北、鲁南、上海等地,由于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又用苏北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南京定名为苏北琴书。”⑨因此,从以往文献资料看,对淮海地区琴书的定名,实际上处于各自体认的无序状态。

三、缺乏對“人”的关注

从现有文献看,淮海地区的琴书研究已有一定成果积累,这些以“徐州琴书”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主要涉及这一曲种的历史发展、传承保护与创新、音乐唱腔、曲本音韵以及传播方式等。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如理论研究与现实生活中的琴书的错位,研究成果不能对传承起到实质作用等。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也许主要在于研究方法过于陈旧,研究视角缺乏对“人”的关注。

传统的“大历史”研究方法多以“远景”梳理传统艺术的整体发展脉络,一旦涉及区域性、受众群体小、传承岌岌可危的地方曲种时,这种研究方法就有些捉襟见肘,它对地方曲艺的意义仅仅表现在类别划分或“粗描”式记录。再者,民间文化多以口传心授得以传承,纸质文献不仅缺乏,且有可能缺少学理意义上的可信度,而现有的研究群体主要是当地文化部门的干部,理论研究尚停留在资料收集和整理层面。因此,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应该成为搜集和保存民间“非遗”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选择口述史结合音乐民族志方法,注重从人的要素出发,通过田野考察获得有关音乐体验和样品文本,进行互视性、反思性研究。当然,在对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必要的文献考证,力争做到“文、野互补”,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相(reality)。

以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淮海地区琴书,可以弥补现有文献对于琴书传承人研究资料的不足,填补其空白,有助于这一“非遗”的活态传承。现有的相关研究资料不仅稀少,且基本上关注于琴书这一“物”,而非琴书艺术的持有者——传承人,特别是宿迁虽作为淮海地区曲种的形成地,某种程度上却是相关学术研究的盲区。当地代表性传统艺术“苏北琴书”作为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传承人的生命史、从艺史、个人的艺术创造和经验的发展变化等“活资料”,以及传承人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而得以世代相传。以传承人口述史和音乐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所获得的资料将是全新的,对于保护、保存以及传承这一“非遗”也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因此,要取得琴书研究的新突破,首先要在研究方法、路径方面有所创新,将研究目光从对资料的研究转向实践研究或对人的研究上来。

“路文化”和流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较为显明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为文化圈理论做了生动的中国注解。古丝绸之路开通了古代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乃至西方的经济交流,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交流传播,西口路跨越陕西、蒙古、山西各省区,藏彝走廊穿越川、藏、滇,都是伴随人的迁徙脚步而形成的文化走廊,除此之外尚有苗疆走廊、南岭走廊、武陵走廊、辽西走廊等。在历史的长河里,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的持有者——人的流动,而人的流动则首先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其中,行政区划对于人口流动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行政区划的设置的可变性大,而文化走廊一旦形成,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下来,因此,文化研究,若以当前的行政区划分类或做流传区域划定,就有将作为整体的文化空间进行人为强制割裂的嫌疑,这对于整体、全面认识文化空间是不利的。对淮海地区琴书的研究要抛弃将研究目光局限于“小圈子”的思维,将研究视角扩大到淮海地区文化圈的广角上来,以便克服当前研究的区域失衡问题、命名混乱问题。研究方法上,将过去注重对资料、对“过去时”的思辨性研究转向实践性研究和对“人”的研究上来,以传承人口述史结合民族志的方法,或许能为淮海地区琴书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开辟新的视野。

注 释:

1王海龙,何勇.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学林出版社,1992.116.

②王莉.基于文化圈理论的语言圈层问题初探[J].新疆社会科学,2008,(06).

③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691311-5904011.html,2018年8乐28日访问.

④谢永新,丘上松.恰当地把文化圈理论引进世界文学研究领域[J].外国文学研究,1993,(02).

⑤于雅琳.淮海地区“琴书”类曲种形成地初探[J].齐鲁艺苑,2013,(02).

⑥引自笔者的访谈笔记.

⑦《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105,106,93.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琴书文化圈文化认同
圈里事儿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淮河琴书的现状调查及其传承与保护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