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父,一路走好!

2018-02-14刘莲

华文文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悼念金庸

摘 要:这真是喜从天降,他竟收我为“记名弟子”!巨大的惊喜让我高兴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但是仰望到他那温暖充满笑意的眼神,我就高兴地叫了他一声“师父!”就这样,格外幸运的我,成了无数人羡慕的金庸大侠的记名弟子!父亲常说我文功、武功都不行,没想到他居然选中我。我想师父一定与我前世有缘,看到就心中欢喜,而我也特别喜欢亲近他!

关键词:刘再复女儿;刘莲;悼念;金庸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8)6-0007-03

一早醒来,就在手机上看到师父查良镛(金庸)已于香港10月30日下午在养和医院过世的消息,我震惊万分,同时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忙问候师母(林乐怡),确认消息。师母说是的,师父他走得很安详。我不由潸然泪下,同时对于师父走时并没有受苦,心中稍感安慰。我跟师母说,师父晚年一直有师母悉心照料,现在安然辞世,很有福气。嘴上安慰着师母,眼泪却止不住簌簌流下,多希望在师父走之前能当面告诉他,我衷心感谢他多年来的关怀与厚爱!可是这些年在美国照顾父母和小孩,与香港东西两方,跟他见面的机会很少,此时想来真是遗憾极了!

我父亲(刘再复)是师父多年的好友,他破例马上写了三幅挽联:第一幅是“天摇地动,万古云霄变易,书剑齐落;江翻湖泣,一代天才辞别,人神同悲。”第二幅是:“雄视古今,开创经典韵味的武侠华语;蜚声中外,突显江湖道义之文统神功!”第三幅是:“哲人远走,重如泰山,足音响遍地球;天笔回归,美似落日,光明普照人间。”我此刻的心情就像父亲第一幅挽联中所说,哀痛万分。父亲问我想写一篇悼念文章吗?我说当然要写。尽管我从不刻意“作文”,但师父永去,我想写下亲身所经历的与师父相处的实情实事,以此来悼念他和感谢他!

我跟师父的师徒情份已经整整20年了。一九九八年我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读书的时候,父亲(刘再复)在我们大学举办了《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大型国际研讨会,邀请了师父和师母前来。这次盛会有国内外40多位教授和作家参加,包括我的姐姐刘剑梅。她也是个金庸迷。在会议结束之后,还和好友Ann Huss博士一起编撰了一本收集此次会议中英文研讨论文的合集。在此次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偶像,心里的激动真难以言表。见面之前就忐忑不安。见面的时候,我也害羞地站在父亲身边不敢做声。但是,师父面带微笑,非常慈祥。我父亲告诉他,刘莲小时候因为看了他的武侠小说,梦想着当个武功、道义、胆魄三全的侠女。而且在小学时就开始自己写武侠小说,名为《五女暗器震天下》。(说起来很是惭愧,长大后反而没有继续坚持写下去,真有负于师父。)听到我从小就崇拜他,他更是高兴,跟我聊了起来,问我最喜欢他写的哪部小说?我告诉他我最喜欢的是《神雕侠侣》,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对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的爱情痴迷向往!后来我就越来越放松,大方地跟他聊起来我最崇拜的大侠是乔峰,其真性情和侠义心肠、英雄气概都令我钦佩不已,他跟阿朱的爱情故事又太让我心碎、惋惜。其实,每部金庸小说我已阅读多遍,书里的所有细节,可谓如数家珍。他塑造的每一个富有个性、敢爱敢恨的人物,也全都鲜活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论我说什么,他都笑眯眯地听着,特别平易近人。没想到这次见面后,师父就很喜欢我,也才有了后面的师徒缘份。

之后,父亲每次到香港,师父都要宴请他。而且致信说与我父亲“志同道合”。于是,我和师父也有了第二次见面的机会,即2002年8月在香港,师父师母除了请我的父母,也请了我和先生张立。在晚宴上,我拿出了一本《连城诀》,请他签字。万万没想到,他竟写下了“张立世兄:刘莲记名弟子:平生唯一弟子。金庸二○○二、八、五”。这真是喜从天降,他竟收我为“记名弟子”!巨大的惊喜让我高兴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但是仰望到他那温暖充满笑意的眼神,我就高兴地叫了他一声“师父!”就这样,格外幸运的我,成了无数人羡慕的金庸大侠的记名弟子!父亲常说我文功、武功都不行,没想到他居然选中我。我想师父一定与我前世有缘,看到就心中欢喜,而我也特别喜欢亲近他!但是,因为我从未进入文学创作,一直心里有愧,所以经常也管师父叫“查伯伯”,如此称呼他也从未生气,只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的文章。

2007年4月17日,网上有人盗用他的名字写博客,他还特别声明:“《博客网》上的博客站,是别人冒名替我写的,这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决不是我的学生。我真正的学生一个是刘再复的小姐刘莲,另外三个是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卢敦基、王剑、石国瑞,我已向浙大辞职,但他们是我的学生,我相信这四位决不会在不得我同意和授权之下盗用我的笔名写“博客”……”感谢他特别郑重地提到我的名字,代表他心里一直认我这个不用功的徒弟,而且相信我的品行绝不会为他丢脸。

从2005年到2015年,我一直在香港、大陆工作。那段时间就经常去他的公司和家里看望他和师母,他们总是对我关怀备至。师父总是问我工作顺利吗?有什么需要帮忙吗?每次除了给他带一些保健品、茶壶、围巾等,我还带一大摞书去给他签字,因为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是他的书迷,对他万分崇拜!他每次都细心地帮我签好每一本书。尤其在前面几年,他精神犹好的时候,他会即兴地在每个人的书上题一句话,比如“笑傲江湖,自由自在。不羁于人,哮傲自如。”、“煌煌大火向天烧”、“智者乐水”。而且,他为我和叔叔刘贤贤创建的茶叶品牌题名“古逸茗庄”,并叮嘱我们一定要做真茶、做好茶。现在想来,当时真给他添了不少麻烦,但他从来不嫌烦,事事宠我,耐心地满足我每一位亲人朋友的愿望。每次我离开师父的时候,都会紧紧地拥抱他,有时候轻轻亲一下他的脸颊,因为他给了我太多温暖。师父与师母给予我的那些温暖与关怀,至今历历在目。

还有一件事最让我感激难忘。他在散文集里提到自己特别喜欢一幅对联,“偏多热血偏多骨,不悔情深不悔痴!”如此至情至性的句子,让我读到时就心情澎湃。有一次去看望他時,我告诉他,我也非常喜欢这幅对联,希望他写下了给我,用钢笔写下来即可。没想到他立即答应,而且给我写了一幅用毛笔书写的大字。这幅字如同天迹,真是太宝贵了!他写的这幅对联,正是在其小说中早已表述的思想:做人应是具有铮铮铁骨、满腔热血,胸怀坦荡、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可为大义正义牺牲小我;同时也应对自己心爱之人付出一片痴心、不悔深情,至死不渝!师父刻画的郭靖、乔峰都是这种有脊梁骨的大侠,而我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师父的影子,他是一个极富有侠客精神和正义感的人。他于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坚持办一个敢于说真话的高品质报刊,成功使《明报》成为了当时香港“公信力第一”的报纸。他写了无数社论与社会评论,篇篇秉公而论,字字映射良心。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我曾陪他和父亲一起在香港参加了《明报》40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他虽然早已将《明报》的股权出售了,但对《明报》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那天的他特别高兴,因为他在《明报》事业上所付出的心血比在武侠小说上要更多,看到《明报》一直传承了他的无私办报精神,心里非常欣慰。

今年师父过生日的时候,我在美国用微信遥寄问候。师母问我可否用语音说几句给师父听。我赶紧告诉师父:“我是小莲,我很惦记您和师母,今年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您们!今天是您的生日,所有人都在微信上真诚地祝福您生日快乐,希望您永远永远身体健康!”我真希望最后跟他说的这几句话他能听到,我知道他在人们心里的地位是多么崇高。他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崇拜的偶像,他为所有华人都构建了一个让大家最为珍贵心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我们梦想自己像郭靖一样身怀盖世神功,做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业;我们梦想似令狐冲一般仗剑走天涯,逍遥自在地品尝江湖中的快意恩仇;我们还梦想自己也会遇到杨过、小龙女般的痴心人,拥有生死不离的爱情。我们多少人曾彻夜不眠、废寝忘食地阅读他的小说。每看完一部小说,又急切地盼望看到他的下一部小说。跟朋友相聚在一起时,也因讨论他的小说而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在他封笔的时候,我们又是何等失望。师父的小说给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无尽的色彩,给我们这些平常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快乐!金庸小说真令人品赏不尽、回味无穷!

今天是灰暗的一天,疼爱我的师父走了。“一座山,隔不了两两相思;一天涯,断不了两两无言。且听风吟,吟不完我一生思念。”(《神雕侠侣》)大家都对他如此的念念不舍,我更是心痛不已,唯有祝愿他在天有灵,知道我们永远都会怀念他,不断翻阅他留下的小说,继续秉承他的侠义精神,守持他小说中所宣扬的慈悲、正义、真诚、勇敢、善良和大爱!师父的书中贯穿许多佛教思想,他也曾经对佛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信奉佛教。因此,他最后心无挂碍、安然含笑地离开了我们。教导我佛学的强梵畅老师写道:“只有年少不信邪,英雄到老都归佛;笑傲江湖终一生,但有般若妙法心。祝大侠到西方世界,再展雄风!”。这句话写得真好,相信师父在西天净土,也一定会是一位自在大佛,继续笑傲江湖的。或许,我更愿意相信他在天外恰似桃花岛般的缥缈绝美之境,与书中的大侠们正在桃花树下,潇洒痛快地畅谈豪饮呢!

2018年10月30日

于美国科罗拉多

(责任编辑:庄园)

猜你喜欢

悼念金庸
金庸拜师
Jin Yong’s ZJU Years: “Wisdom is the Goal”
金庸仙逝,全球华人追念全球华人追念
悼念
金庸:好为人徒
漫画无极
与金庸有关的青春记忆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