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APP基于用户需求服务的新价值

2018-02-14彭静王刚

出版广角 2018年21期
关键词:展品故宫博物馆

彭静 王刚

【摘 要】 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国内博物馆APP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移动端服务,可以解决多数博物馆APP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展示形式单一、使用频率较低等问题,为今后博物馆APP实现服务设计系统化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博物馆APP;用户需求;数字信息;互动体验;服务

【作者单位】彭静,宝鸡文理学院;王刚,宝鸡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人文社科)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8JK0041)。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1.021

博物馆是传承社会历史文化、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场所。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移动端APP系统更加智能化。博物馆APP服务系统设计从用户需求出发,把网络技术、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相结合,加上增强现实和位置服务等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现实虚拟化、展品信息化和服务人性化的新价值。伴随用户对移动端使用需求的增多,博物馆也迎来移动端服务时代。通过与用户之间多种复杂交互行为,博物馆APP服务线下实现了定位找寻、路线规划和馆内互动等效果导向;线上使用户获得足不出户逛博物馆,赏文化、观名品的体验,从而开创了博物馆APP服务的新格局。博物馆APP解析用户需求,利用灵活且准确的服务设计实现预测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系。

国外博物馆对移动终端应用项目的研制起步较早。随着移动端技术的日新月异,博物馆APP应观众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国内,博物馆APP虽然起步较晚,亦有诸多博物馆APP出现,譬如,故宫博物院的“胤禛美人图”“紫禁城祥瑞”“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上海博物馆的“竹镂文心”,“上海自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爱去博物馆”“知亦行”等。表1中,笔者对相关的博物馆APP进行了分类,大致如下。

一、线下参观

博物馆APP的应用体现了服务理念由“以古物展陈为中心”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多数用户在线下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源于用户参观前对展品知识信息了解的匮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博物馆信息的生成和展示变得极为便利和多样化。用户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只要提前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得到定位导览、展品预览和馆内互动等服务。

1.定位服务

定位服务是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1]。比如,“掌上故宫”在定位服务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景点导览、观展路线规划和详细内容介绍等相关服务(见图1)。故宫作为我国知名旅游胜地,其气势恢宏的建筑、鳞次栉比的宫殿和稀有珍贵的展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为避免用户游览的盲目性,“掌上故宫”提供全景式的景点导览,参观者单击推荐线路跳转页面,可获得7个导览推荐路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选择相应的观展路线。通过定位服务,“掌上故宫”实现实时导航和景点介绍,为观众在陌生、复杂难辨的环境里提供自助导游服务;通过室内地图的设置,观众可以在室内定位标注的展厅名称和文物位置,定位当前位置,利用移动导览、规划行走路线等服务去往目的展厅。而“爱去博物馆”在路线推荐方面做得更为专业,其以国内外八家博物馆为主体,帮助用户推荐博物馆展览及游览线路(见图2)。该APP主界面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罗列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河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等博物馆。用户通过点击页面图片或者单击搜索框“去找博物馆”选定目标博物馆,该APP会根据用户的游览目的和所需时间推荐路线。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该APP有6条推荐路线,如果用户逗留时间较短,可选择游览时间约两个小时的线路,比如,“镇馆之宝”线路 ,“我和爸妈看古代中國”线路,“青少年的古代中国课外书”线路;如若时间充裕,可以选择5个小时的线路,比如,“一天看遍上下五千年”线路和“青少年的全景国博之旅”线路。这款应用的主题内容围绕“去博物馆”而展开,通过主题路线规划、相应展品陈列和展品信息导读,使用户可以在线下参观前做好规划,避免因盲目性而浪费时间,错过精品。

2.馆内互动

馆内互动主要利用全球定位、识别技术和3D技术等多种技术,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增强用户的虚拟视觉感官、娱乐互动体验。增强现实技术是指用虚拟的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来增强显示现实世界中的物体[2]。在展示上,上海自然博物馆采用了虚拟交互技术。通过官方APP,用户站到带有指示性标示的拍摄点,从星空下的露西,到老自博的马门西龙,再到针叶林中的东北虎;从古生代海洋中的三叶虫,到中生代天空中的风神翼龙,再到新生代陆地上的哺乳动物群,最后到腾空而起的刃齿虎,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就可以体验从镜头外到镜头内,从单体静态到场景动态的视觉真实。除了增强现实技术,APP还提供定位找寻功能。“北京自然博物馆”在展品互动单元开展主题切入,提供定位找寻的服务。用户在馆内参观,连接馆内WIFI,打开蓝牙,就可以参加复活的恐龙帝国、千奇百怪的鸟类两个单元的主题游戏,挑选诸如“寻找用花命名的恐龙”“恐龙宝宝在哪里”等主题任务,根据系统提示的线索在馆内寻找展品标本。博物馆APP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激发了用户主动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线上参观

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APP搜索浏览国内外的博物馆,摆脱了地域限制,拓宽了时空的概念,满足了自我需求。精选的展览、动态的背景知识、复原的历史场景和设计的互动内容,不仅让受众身临其境,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而且成为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的有效保障。

1.静态展示类

静态展示类博物馆APP主要以线上博物馆展品陈列为主,包括了游览类APP和专题类APP。首先,游览类APP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查找浏览内容丰富的馆藏展品及展览资讯。“知亦行”收录了国内外诸多著名博物馆,比如,大英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浙江博物馆等(见图3),而这些博物馆的展览信息会在APP中得到及时更新和传递。该APP分为“那荐”“那展”“那言”“那书”4个部分,推荐时效性展览、常规展览、主题展览和相关书籍。用户点击相关主题可以看到展览的信息,在APP上,展览的时间、地点和费用等都可查阅,同时展览信息详细、图片清晰,用户操作简捷,用户体验较好。

专题类APP指针对某个博物馆或者某种类型文物的专题博物馆APP。“每日故宫”传播内容最大的特点是以日历的形式每日推送一款故宫文物,提前筛选出适宜的艺术品,满足了用户希望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观展品、获知识的阅读心理(见图4)。“每日故宫”的设计富有特点,在界面设计中,传统器物的造型与按钮结合,让用户在点击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该APP中,文物式样丰富而且排列整齐,文物图形的半藏形态激发了用户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用户在点击浏览文物精美图片的同时,可以通过同步笔记记录当下感受或者书写心情小语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打造属于自己审美维度的个性化展览。个人用户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以APP为依托,建立了广泛的个性化社交空间,成为私人化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2.动态展示类

博物馆的动态类APP主要指结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融合各种交互方式、媒体形式,在对数字环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经典内容的现代化演绎。这种方式既解决了珍贵文物的保护问题,又使文物以新颖别致的面孔与受众近距离接触,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受众体验方式 [3]。博物馆动态类APP 界面设计只有将叙事内容与用户体验相结合,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APP的生长性和可用性。

“韩熙载夜宴图”是对原作阅读逻辑与叙事结构的重构,以窥探的视角引导用户,通过总览层、鉴赏层和探索层三层立体赏析模式,用户既可以模拟实景,远观整体画风,又可放大拉伸局部,欣赏画法细节,互动体验感强烈(见图5)。“韩熙载夜宴图”长卷从左至右依次为引首、前隔水、夜阑余兴、宴罢聆音、击鼓伴舞、画屏小憩、玉人清吹、夜阑余兴、后隔水和拖尾,中间的五个叙事性段落由相关的故宫专家以视频的方式讲述主人公的生平记事、绘画技法、画卷的流传以及人物的结局。在数字媒体环境下,交互叙事方式、触控视觉流程和烛光阅读手段给用户营造了一个沉浸的观画体验场景。该APP最大的特色是用南音古舞和唐代宫廷教坊的梨园舞蹈演绎汉唐乐府,运用动态多媒体的形式展现韩熙载夜宴图中出现的舞乐段落,加之现代的信息手段,真实还原历史中燕舞莺啼的场面,使叙事更加生动形象,增强用户体验感。

用户对线上产品的追求不只是简单的视觉设计,还有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数字媒体技术和体验设计是增强用户体验的有效技术手段,丰富的视觉体系和趣味化的阅读方式,满足了用户知识层面、审美层面和趣味层面的多方位需求,讓用户在娱乐休闲中延长使用时间,获得所需知识,体验多元服务,从而增强用户黏度。

数字信息化时代,博物馆肩负着向社会大众宣传历史和文化保护,弘扬历史文明的社会使命[3]。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博物馆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应该拘于信息导览、藏品简介,更应注重移动端服务的人性化、手段的多样化和传播的个性化。博物馆APP通过细节丰富的UI体验、动态驱动的即时响应、移动分享的个性传播和较强的互动参与性,旨在更快捷便利地满足现代用户产生的各种服务需求。现代社会中,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进一步将社会服务意识上升为使命,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质量。我国博物馆可以通过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博物馆事业,同时提高博物馆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和服务 [4]。

参考文献

[1]任友,张彬. 新媒体下博物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2014年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主题:“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服务社会”论文集[C]. 北京数字科普协会,2014:248-253.

[2]潘靖.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导览中的应用[D]. 华东理工大学,2015:21.

[3]郑丹. “互联网+” 时代故宫的信息传播研究[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8-92.

[4]单霁翔. 进入服务时代的博物馆管理[J]. 敦煌研究,2013(3):31-38.

猜你喜欢

展品故宫博物馆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博物馆
雪中故宫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露天博物馆
CCMT2016展品预览(1)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