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录像课”全面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教研能力

2018-02-14于骥

体育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课堂教学

于骥

摘  要:“录像课”是课堂教学活动数字化的影像记录。近年来,录像课成为省市各级“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比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各类体育教学评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发现利用“录像课”的特点和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同时,录像课也在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及学科研讨活动中显现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录像课;课堂教学;学科研讨;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1-0055-02

一、“录像课”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录像课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所谓“旁观者清”,在看自己的录像课时,教师可以从“演员”变成“观众”,通过视角的变换,看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课堂教学活动。利用视频文件“可回放、可暂停”的特点,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课堂的教学状况,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评测教学活动的实际效度,从而知道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调整与改进。所以,录像课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具体来说,录像课可以有以下一些作用:

1.“录像课”可以帮助教师纠正不良教学习惯,改进错误教学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性动作和语言,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习惯性动作或口头语会大量出现而且不易被自己察觉。但很多这样的动作和语言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就从教学语言来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习惯说“好”“好的”“真棒”等一些口头语对学生进行随机评价。笔者曾经对多节视频课进行过统计,在一节课中教师这样的口头语甚至会出现几十次。适当运用肯定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确可以起到鼓励和激励的作用,可当这样的语言成为教师的口头语时,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非但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真实评价的作用,有时候还会误导学生的判断。很多教师不论学生的动作做得正确与否,不管学生练得是否认真努力,习惯性地都以这些口头语点评或作为评价的开头,甚至说出前后矛盾的话,如“好的,你的腿没有蹬直!”“真棒,把头低下去啊!”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搞不清自己前面的动作正确与否。

再看教师的习惯动作。很多教师在课上习惯“胸前抱手”“背着手站(或走)”“手插裤兜”“甩哨子(或秒表)”。“行为心理学”认为,教师这样的习惯性动作给学生传递的往往是“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缺乏自信”“否定”“随意”“不关注”或“无所谓”等负面信息,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暗示和投射,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活动参与程度不高、练习情绪消极、课堂氛围压抑,影响教学效果。

另外,很多教师养成了“只说不做”“说多做少”“过多重复一句话”“只站在横队前讲解”“只做正面示范”等错误的教学习惯。以上这些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录像课,教师可以与同事或指导教师一起回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对不良的习惯性动作、口头语引起关注,发现错误的教学习惯,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与纠正,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加严谨、教学行为更加规范,自身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2.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课”了解学情,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录像课是实际教学活动的视频记录。其视角应该覆盖完整的课堂,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根据需要捕捉关键教学点,并对重要环节进行近距离特写。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录像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承受的运动负荷,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在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等,为教师调整后续的教学安排提供依据。

首先,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手段,所以“运动负荷”是衡量体育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由于不同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在体育课中同一练习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其身体负荷都是不一样的。在参与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产生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当然,教师在课前细心的预设和合理的安排是很重要的,课上也要通过观察和随时的监测来进行调控。但这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充分的教学经验。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为了让课前预设的练习对多数学生都有效,看录像课是很好的方法。通过录像课的回放,尤其是练习中部分学生的特写和跟踪拍摄,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练习中的状态,以此来判断练习的强度、密度等负荷要求是否合适,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和改进。

其次,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课上只关注到预设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步骤的推进,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完成练习的态度等学习因素无法像运动负荷那样通过心率等生理指标检测出来。如果回看录像课,教师就能清楚地看到“在某一练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是否有学生不愿参与或游离于练习之外”,“有没有学生因为游戏设计的疏漏投机取巧”等,甚至可以发现当自己背对学生或组织游戏时个别学生的不良反应。

另外,录像课还可以帮助教师全面关注课堂。例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教师的示范位置和示范面的选择是否合适;队伍调动是否可以简化;器材的摆放是否会有安全隐患等诸多上课时不易被发现的问题,让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让课堂教学更严谨、更合理、更安全。

二、“录像课”也是开展学科教学研讨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科教学研讨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各种学科研讨活动,可以让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学会听课、评课,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供其进行自我反思并与同行思维碰撞的机会,最终达到促进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录像课是课堂教学的完整实录。由于是数字视频文件,便于拷贝、网络传输和保存,利用录像课视频“可编辑、可回放、可暂停”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教研组内、学校和地区之间,甚至网络平台上展开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例如:教研组内的家常课学习、学校间的“同课异构”交流、地区内的优质课赏析、基于互联网的线上视频课研讨等活动。

由于录像课是已经拍摄完成的教学视频,更便于组织者在学科研讨活动前进行主题选择、范围确定和步骤设计。与传统的“现场听课+评课”的教学研讨形式相比,利用录像课开展学科研讨,目的更加明确,活动更有针对性。“江苏学校体育网”“教学新时空”栏目推出的“优秀视频课在线研讨活动”、江苏省常州市“李长志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的“优秀视频课主题研讨活动”等都是这种高效教学研讨形式的实际运用。像这些利用录像课结合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学科研讨活动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开放了参与的人数,同时让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可以直接对话,互动交流。可见,录像课为学科教学研讨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录像课”还可以成为教师成长经历的完整记录

在培养年轻教师时,我会建议他们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录像课是记录袋重要的内容之一。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看,很多与年轻教师相关的学科评比活动都会有视频课的相关内容。其次,对于上课教师来说,无论是组內的公开课、校内的展示课,还是参加省、市各级乃至全国的比赛课,每一节公开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努力展示的作品,也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经历。如果能拍摄成录像课保留下来,不论课上得成功与否,都可以作为年轻教师学习成长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的优点与不足,便于教师回顾与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录像课的拍摄已经变得简单易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积累,如果年轻教师能够经常拍摄和留存,“录像课”可以成为教师成长经历的完整记录。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深入园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
试论微课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