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小学体育教学的另类尝试

2018-02-14葛昌芳

体育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育

葛昌芳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课的操作理念,让学生体验从“接受式”教育到“传授式”教育的另类体育课堂。通过综合实践思想理念和活动方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探究者、操作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接受式”教育;“传授式”教育;另类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1-0033-02

纵观当下体育,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固定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与思想,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新课改提出:要特别重视体育课程与学生未来体育锻炼的结合和长远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思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体育锻炼的意义,养成终身锻炼的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中引入“综合实践”操作理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进行尝试,使学生体验从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到主动传授的“另类”体育课堂。

一、目前体育课上的弊端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照样子练习,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我们这里称为“接受式”教育。“接受式”教育学生只能获得老师给的知识,很难进行深入的学习。

(一)过于注重技能的增长,理论知识缺乏

目前的體育课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很多体育教师认为课上所教的内容,只要有80%以上的学生掌握就心满意足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被压制,难以掌握技能以外的其他理论知识。

(二)依赖“传授式”教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实施

目前很多体育教师还是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体会到通过调查、研究、总结、讲述、创新等活动去主动参与、主动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等着教师教,不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崇尚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凸显

现在多数教师崇尚自己的权威地位,亲力亲为,学生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要求讲出来,造成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缺少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主体地位难以凸显。

二、从“综合实践”看“传授式”教育的价值

综合实践以“生活”为线索展开,让学生在活动探索和实践体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以往的体育课都是教师把动作要领教完,学生按照教师教的方法练习。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窄,感觉没有实际的意义。而用综合实践的思想将“传授式”教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调查、探索、实践的形式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刻,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意识,让每个学生体验“另类”的“传授式”教育的价值。

(一)思想与实践对接

“传授式”教育是让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知识深入的了解,通过实践和创新小活动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生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体育思想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对接。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游戏踢毽子”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采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形式,了解传统游戏有哪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玩过哪些传统游戏;学会一种或几种踢毽子的方法。学生在对家长的采访中认识了传统游戏,知道有一些好的传统游戏流失了。我们通过学习传统游戏踢毽子重新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再通过课堂中“我是小老师”环节把学会踢毽子的方法展示给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学生对传统游戏知识的了解,学生乐于对好的传统游戏进行课外的学习和研究,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主导与主体互换

以往我们的体育课都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研究课的内容,再通过自己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通过“传授式”教育形式,实现主导与主体位置的互换。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学期“小篮球拍球”时,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一场小篮球拍球比赛。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一项比赛需要哪些赛前准备,让每小组明确小组的分工;再帮助学生制定比赛方法与规则;最后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组织的比赛过程。比赛结束时我们还进行了颁奖仪式,评出拍球最多、拍球最快的学生各5名成为下节拍球实践课的“小老师”。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工作者、参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交际与表达能力提升

“传授式”教育不但能增进家生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学期“小足球脚内侧踢球”时,笔者先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足球的起源;简单的规则;我国有哪些足球俱乐部等,学生通过调查与家长交流,增进了家生之间的感情。在课堂上通过我是“小老师”环节让学生大胆的介绍自己了解的足球知识,师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并提不同意见,增加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都敢于交流、质疑、讨论,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交际与表达能力。

三、用综合实践创设“另类”体育课堂

笔者用“综合实践”的思想理念和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展示、创新等方法,体验从“接受式”教育到“传授式”教育的体育课堂。

(一)用“综合实践”思想理念为“另类体育课堂”铺路

课堂教学就要超越学科,把别的学科好的思想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思想中去,在小学体育课中引入综合实践思想理念,让学生体验从“接受式”教育到“传授式”教育的体育课堂。

1.坚持儿童立场,让学生自我选择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对喜欢的教学内容就会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实践。

2.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大多体育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都是按着老师安排好的活动进行练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在小学体育课中我们可以引入综合实践思想理念,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实践等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坚持以趣优先,让学生创新游戏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体育教师一个游戏用了好多年,时间长了再好玩的游戏学生也没有兴趣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新教学游戏,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想法比老师多。

(二)用“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为“另类”体育课堂引路

新课程特别强调综合实践的活动方式要超越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主张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有效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1.解放思想,让学生成为“另类”体育课堂的参与者

接受性学习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小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另类”体育课堂的参与者。例如:笔者在教学五上“跳长绳”时,在反复讲解和示范后,让学生进行进行侧面跑动后上绳练习,这时笔者发现几个学生练习几次都失败。正当笔者苦恼之际,体委跑过来说:“老师我可以带着小明跳吗?”接下来班长带着小明跳,教他进绳的方法,小明通过不断的练习,很快学会了进绳的方法。这时笔者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号召,接下来的教学中每个“小老师”都领了几个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学生知道要想当好一名“小老师”,必须自己的技术过硬,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另类”体育课堂的探究者

现在开放课堂更多的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小学阶段家长不希望孩子天天学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综合实践能力。现在有些学校也采取了开卷考试,数学有实践操作题,语文有阅读和书法等。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也给学生一个开放的体育课堂呢?例如:笔者在执教四上《丢沙包》教学时,让学生分组研究丢沙包,学生经过研究讨论后分成:制作沙包组、丢沙包的网络研究小组、丢沙包的手操报绘画小组、丢沙包的实践操作小组。通过这样的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研究、讨论、自我选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丢沙包进行了多种深入探究。

3.综合实践,让学生成为“另类”体育课堂的操作者

综合实践课在我们地区开展的非常好,笔者就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么好的教学形式引入到小学体育课中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实践操作。例如:笔者教学三下“传统游戏跳皮筋”时,发现学生对跳皮筋了解不深,也不会玩,但当笔者展示小时候学过的跳皮筋方法时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请教、查资料的方法,学会一种跳皮筋的方法,并在体育课上教其他组的学生。

本文引入综合实践思想理念和活动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另类”体育课堂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养成终身锻炼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毛振明,张媛媛.论体育教材生活化的含义与方法[J].体育教学,2015,35(9):10-12.

[3]刘佳.从“隐性饥饿”走向供需平衡——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教学的供给侧改革[J].江苏教育,2017(25):29-31.

[4]李少林.“零點体育课”在我国小学阶段实施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教学,2017,37(7):22-23.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