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生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18-02-14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链球菌病链球菌猪舍

冯 毅

(四川省西充县农牧业局双江畜牧兽医站,四川 西充 637258)

链球菌病一般是由溶血性链球菌造成的,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随着规模养猪行业的不断发展,链球菌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升,如果链球菌病在发病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将对生猪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生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技术,对促进生猪养殖业更好发展,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临床表现

生猪链球菌病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且每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也都各有不同。常见的有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

1.1 败血症型链球菌病

该病常见于流行病初期,生猪如果感染链球菌,就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耳部和腹部都有暗红色血斑等症状,该病病程较短,一般生猪会在15h左右死亡,该病常见于哺乳期的小猪。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后呈现无明显症状的死亡,对生猪的影响较大。

1.2 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该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链球菌病形式,一般哺乳期的仔猪容易感染,一旦感染这种脑膜炎型的链球菌病,仔猪就会出现较强的神经性症状,四肢变得不协调,出现食欲不振,不愿进食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仔猪呈现侧卧状态,直至死亡,对仔猪的影响较大,并且这种情况下的发病时间更短,一般哺乳期仔猪会在5h内死亡。

1.3 关节炎型链球菌病

该型通常是由于急性链球菌病防治不及时转变而来,同时关节炎型链球菌病也会区分不同情况,在2~4周内恢复,出现这种形式链球菌病的生猪通常表现为四肢关节肿大,无法进行正常行走等症状,也有个别时候会出现发热和食欲不振的情况,严重者会死亡,轻者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自行恢复。

2 防治措施

2.1 加强养殖管理,从源头上遏制链球菌病发生

根据研究发现,链球菌的生存环境一般都在环境卫生不好的地方,因此猪舍环境较差,感染链球菌病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为了从根本上减少生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在养殖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保证猪舍的环境卫生,减少链球菌的发生几率。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猪舍的通风,保持猪舍卫生环境,定期进行猪舍消毒工作。同时,为了避免链球菌的外部引入,在进行生猪繁殖的过程中,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减少外部感染链球菌的可能性。

2.2 及时给生猪接种相关疫苗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给生猪及时注射疫苗,在流行疾病到来之前,有效抑制病菌感染的可能,杜绝链球菌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可以根据生猪的生长阶段,注射具有针对性的疫苗,并且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发挥疫苗接种的最大作用。一般来讲,仔猪在断奶后1周左右进行接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疫苗作用,达到有效防治链球菌病的目的。

2.3 有效治疗措施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防治措施做的不好或者疫苗接种的不够及时,生猪就会出现感染链球菌病的可能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饲养员一旦发现链球菌病感染的迹象,就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具体来说,饲养员应首先对感染链球菌病的生猪进行隔离处理,以防止感染面积扩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应对链球菌病进行深入分析,看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链球菌病,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治疗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3 结语

进行生猪养殖,应该对链球菌病的防治给予重点关注,在生猪感染链球菌病之前,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杜绝链球菌的发生,一旦发现有生猪感染链球菌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感染面积扩大带来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链球菌病链球菌猪舍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一例黄颡鱼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羊链球菌病多发 防治方法看这里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蛔虫病继发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