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

2018-02-14李士强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禽类致病性禽流感

李士强

(山东省昌乐县高崖库区畜牧兽医站,山东 昌乐 262424)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禽类与人类共患的甲型流感,这种流感具有传染性,对家禽和人类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会造成伤害,在养禽业中,禽流感的暴发常造成大面积死亡,损失严重。禽流感病毒在各个季节都有暴发的可能,但是其对温度较为敏感,所以常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发生的机率较大。家禽是这种传染病的主要载体,所以做好禽流感的防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禽类群体控制

禽类是主要的病源,大多数养殖的禽类都易感染禽流感病毒,而且接触传播迅速,主要破坏动物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症状主要有提问升高、食欲不振、羽毛无光泽、流泪、呼吸困难、站立不稳等,生理解剖显示脏器充血,心肌坏死,严重致死。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全进全出”制度,禽类养殖在一个封闭范围,避免与外界接触,对引进的禽类,需做好政府畜牧部门的防控鉴定,新生幼苗需要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同时养殖上需要控制种群密度和数量,保证禽类的健康生长,对其防流感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 养殖环境消毒

传染病的传播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体,在防控上,做到切断任何一个途径,都能达到抑制流感的目的。消毒是养殖工作的日常,需要消毒的地方有禽舍,生产用具,以及人员进场通道等,做到定期有效的消毒,才能防止流感的传播。若有疑似流感的出现,需要对厂区进行封锁,养殖场内各个环境需要彻底消毒。消毒手段有物理性和化学性之分,物理性消毒是指利用高温紫外的方法,但是使用具有局限性,所以常用化学消毒,喷洒杀菌药物。

3 加强对环境的控制

养殖环境对禽类的健康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保证禽类生长环境的舒适,日常养殖中注意舍内通风和保证充足的光照,保持禽舍内空气新鲜,空气湿度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在流感易发的季节需格外注意。养殖人员进入工作区前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外来车辆人员的进入也要严格控制和消毒,时刻保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安全,防止疫病传入。

4 免疫接种

目前接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为H5N1和H5N2两种,接种前需要将疫苗充分混匀,并在打开后短期类使用,幼禽采用背部皮下注射,成年禽类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疫苗。想要全面搞好免疫接种工作,需要对家禽进行全面的免疫检测,在购买畜禽时,需要得到检疫报告,对抵抗抗体力较低的禽类,及时淘汰。此外,政府支持养殖禽类的免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制定免疫计划。在流感暴发高峰期,做好检疫工作,平时需要做好日常接种工作。通过疫苗注射,辅助禽类加强免疫,防止流感感染致病。

5 治疗

高致病性禽流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所以在出现后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捕杀焚烧,或发酵池处理,防止流感病源继续扩散。

6 疫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1)需要对疫病区进行封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特点和疫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2)对出现的病死禽只及粪尿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疫区情况进行实时检测,随时了解处理疫病情况。在检验合格之后,疫区才能开放。但是在平时,需做好应急防控。在养殖上,防控大于治疗,要想做好防控工作,就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注意平时的养殖细节,做到合理科学的养殖,才能防止疫病的发生,但是还需要建立应急的机制,这样在疫病来临时,能够有效应对,科学处理,当机立断,及时切断传播,消灭疫病,保证了人员的安全,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禽流感为人畜共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所以必须做好养殖疫病的防控,在平时认真执行免疫措施,研究和创新免疫防控技术,促进养殖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禽类致病性禽流感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禽流感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