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唇异常为共症的羊病防控方案
2018-02-14于慧丽
于慧丽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以口唇异常为特征的羊病主要有口蹄疫、羊传染性脓疱病、口炎、坏死坏菌病、羊痘等病,其区别分述如下。
1 口蹄疫
1.1 病因病原
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易突变的特征。发病无季节性,以冬季多发。新流行疫区的发病率常高达100%,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羊均易感,死亡率不高,康复者长期带毒常造成广泛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病羊体温升高,以口腔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继而出现红斑、丘疹或脓疱,最后结痂、痊愈。
1.2 防控方案
未发病羊场应严格执行防疫消毒措施、坚持疫苗接种,每年2~4次。在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应执行“以防为主”的方针。已经消毒过的车辆、器具、运奶桶等使用后进场必须再消毒。杜绝一切病原体传入场内,是防疫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此外,任何疫苗防疫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不可能100%有效,所以,做好综合防控工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口蹄疫暴发时,应立即上报,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封锁疫区,禁止人、动物和物品流动。因无特效药治疗,应严格封锁,就地扑杀,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剩余的饲料、饮水、场地、患病动物污染的道路、圈舍、动物产品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对受威胁的羊只立刻进行紧急接种预防,并密切观察羊群情况。当疫点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被扑杀后,3个月内不再出现新病例时,上报上级机关批准,经终末彻底大消毒后,可以解除封锁。
2 羊传染性脓疱病
2.1 病因病原
病原毒羊口疮病毒,具有多型性特点。只危害绵羊和山羊,3~6月龄羔羊发病较多见,秋季多发,呈散发性流行。本病在羊群中可持续危害多年,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之一。病羊口唇有小红斑点,继而形成水疱和脓疱,破溃后形成黑褐色硬痂;重症病例口唇周围及颜面部,有大面积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个别病羊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有水疱和脓疱,或阴唇附近皮肤、乳房、阴囊、脐部等处见脓疱溃疡、烂斑和痂垢。
2.2 防控方案
不从疫区引种或购入饲料;经常检查料草和垫料,杜绝有芒刺刺伤羊的皮肤和黏膜;饲料宜充足全价,以减少羊只异食,防止自伤。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使用疫苗株毒型应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治宜冲洗创面,抗炎处置。皮肤病症较轻者,可直接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有痂垢者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后再冲洗,然后涂土霉素软膏或碘甘油,1~2次/d,至痊愈。症在蹄部的病羊,先将蹄部置3%~10%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min,连续浸泡3次;也可隔日用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
3 口炎
3.1 病因病原
口腔黏膜有炎症或营养不良等。表现为口腔黏膜表层或深层发炎,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肿胀、出血和溃疡(主要在齿龈和舌根),甚至糜烂,口腔温度增高,有腐败臭味,病羊疼痛、流涎,采食障碍,日渐消瘦。
3.2 防治方案
用3%硼酸水、0.1%高锰酸钾水冲洗口腔;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抹患部,3~4次/d;用冰硼散(冰片3g、硼砂9g、青黛12g,研细)2~3g,吹入羊口腔内 2 次 /d。
4 坏死杆菌病
4.1 病因病原
病原是坏死杆菌。绵羊羔表现为鼻、唇、眼部,甚至口腔有小结节和水疱,随后成棕色痂块。但多常见于侵害蹄部,引起腐蹄病,初呈跛行,多为一肢患病,蹄间隙、蹄踵和蹄冠开始红、肿、热、痛,而后溃烂,挤压肿烂部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严重时可波及腱、韧带和关节,有时蹄匣脱落。
4.2 防治方案
首先用1%高锰酸钾液冲洗清除羊腐蹄坏死组织,再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包扎;最后用磺胺嘧啶、土霉素全身治疗。
5 绵羊痘
5.1 病因病原
病原是绵羊痘病毒。主要危害绵羊,细毛羊较粗毛羊易感,羔羊较成年羊敏感。发病不分季节,但以冬春季较多见且严重。本病在羊群中蔓延迅速,对生产性能及产量影响较为严重,被列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之一。病羊体温升高,在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现圆形红色斑疹,几天后,形成褐色痂皮。
5.2 防控方案
本病流行或常发地区,每年春、秋定期注射羊痘疫苗,5mL/只,皮下注射。治疗:用碘酊或紫药水涂抹皮肤上的痘疹;用0.1%高锰酸钾水冲洗黏膜上的病灶后,再涂碘甘油或紫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