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及其生物安全防控

2018-02-14赵秀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措施猪瘟非洲

赵秀敏,胡 梅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不感染人,非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

1 流行情况

非洲猪瘟首次于1921年发现于肯尼亚,当时该病毒主要在非洲野猪和蜱之间传播,因为它的临床症状与传统猪瘟高度相似,且首次发现于非洲,而被命名为非洲猪瘟。此后该病远播西欧、东欧、俄罗斯,随后传入我国。

我国自2018年8月3日确诊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截止10月31日,农业农村部共通报发生了54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辽宁省18例,安徽省8例,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各4例,湖南省4例,云南省3例,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山西省、各2例,天津市1例。疫情主要涉及13个省的养殖户、养殖场、屠宰场和专业养殖合作社。在已暴发的54起疫情中,除去2起屠宰场疫情,生猪存栏规模不足500头的高达36起,养殖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的比例高达69.23%。10月14日发生于辽宁省锦州市盘锦市北镇市的一起疫情,猪场存栏规模接近20000头。11月1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疫情通报指出,自今年8月初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累计扑杀生猪47万多头。

2 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目、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nm,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该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以虫媒传播的DNA病毒。

本病毒能从被感染猪的血液、组织液、内脏,及其他排泄物中检测到,低温暗室内在血液中的病毒可生存6年,室温中可活数周,病毒在冷冻肉中存活时间甚至可以长达近3年。本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加热被感染病毒的血液55℃30min或60℃10min,病毒将被破坏。对脂溶剂、有机溶剂等消毒剂敏感。本病毒耐酸碱,在pH4~10的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3 流行病学

3.1 传染源

带有ASFV的野猪和发病家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含有病死猪组织或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泔水,含有ASFV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钝缘软蜱等。

3.2 易感动物

猪是ASFV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病毒。所有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3.3 传播途径

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ASF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疣猪、薮猪、巨林猪等非洲野猪也可无症状携带病毒,并通过与散养家猪接触散播疫情。自然环境中,它通过吸血叮咬病猪,将病毒传染给其他易感动物。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3.4 传播媒介

钝缘软蜱是ASFV贮藏者,可携带传播ASF。ASFV也可可通过饲喂的泔水,污染的饲料、垫草,车辆设备,衣物等间接传播。本病毒在未煮熟的的猪肉组织中能存活数月,在腌制的猪肉制品中也能长期存活,给健康猪饲喂含毒的猪肉残羹是该病长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

4 临床诊断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4~19d,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及隐性型。临床解剖时如果发现死亡猪出现脾脏和淋巴结严重充血,形如血肿,可怀疑为非洲猪瘟。

确诊需要经过国家指定实验室诊断,目前官方确诊试验室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我国上报OIE的诊断方法通常是PCR和real-time PCR两种技术。另外,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定的实验室也可参与ASFV的检测。

5 生物安全防控

对ASF疫情,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降低ASFV侵入风险。

养殖场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动物群体健康的一种新理论,即通过隔离、消毒、防疫等措施,最终达到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多层保护屏障目的。生物安全的具体实施是通过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来实现。生物安全体系是指为阻断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入侵动物体和保障动物健康而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涉及养殖场建设、养殖生产、养殖管理、防疫措施、兽医诊疗、无害化处理等多个方面的一种立体的生物防控系统工程。

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外部生物安全措施、内部生物安全措施和阻止病毒的场间传播,或扩散至其他场所或野猪群的措施。外部生物安全措施用于阻止病原体侵入畜群或养殖场。内部安全措施指病原侵入后,在畜群或养殖场内部阻止或者减缓病原体在场内传播的措施。非洲猪瘟背景下,养殖场需要重点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措施:

5.1 防止生猪与传染源接触

杜绝生猪散养,避免生猪与野猪、感染猪接触,加强并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5.2 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养殖场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度,如需引种,新进动物需要在隔离舍饲养观察30~60d,并做好检疫、驱虫、免疫和监测工作,检验合格方可与本场动物混群饲养。制定合适的生产管理流程,分段饲养,全进全出,便于统一管理。

5.3 定期消灭蜱虫等传播媒介

蜱虫是非洲猪瘟重要的生物传播媒介,建议猪场定期灭蜱,同时加强灭蚊、灭蝇、驱虫、灭鼠和驱赶飞鸟等工作,场区内禁止饲养犬、猫等其他动物,避免疫病的传播。

5.4 禁止使用泔水饲喂生猪

2007年发生格鲁吉亚的非洲猪瘟疫情,被认为是通过停靠在波季港的一艘国际货轮带入的,该船携带有污染的ASFV的泔水,泔水被饲喂给了港口附近的猪群。2018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答记者中披露在我国发生的前21起非洲猪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与饲喂餐厨剩余物有关。

5.5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ASFV最有效的消毒剂是去污剂,次氯酸盐碱类及戊二醛。8‰的氢氧化钠30min,次氯酸盐(含有效氯2.3%)30min,3‰的福尔马林30min,3%的邻苯基苯酚30min,均可灭活病毒。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可用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不易消毒的设备可放置在阳光下暴晒消毒。

5.6 严把饲料关

定期对饲料进行细菌、霉菌和有害物质的检测,饲料中动物源性物质必须符合兽医防疫的相关要求。暂停使用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生产,禁止饲料中使用生猪血浆蛋白等同源产品,如血浆粉、血粉等。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兽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休药期的相关规定。

5.7 提高养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级别

ASF疫情流行期间,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减少人员出入,少参会、少出差、少聚餐,出差人员返场要隔离1~2d,控制车辆物料入场,谢绝推销人员进场,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送检、上报,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疫情状况。

5.8 规范养殖档案,建立可追溯体系

按《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规范养殖档案,主要包括人员登记记录、生产记录、免疫接种记录、疫病监测记录、猪群治疗用药记录、病死猪死因记录、药物添加剂使用记录、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且保存3年以上。按照《畜禽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可追溯的唯一标识,一畜一标,做好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

5.9 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禽、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要及时进行分类处理,不能乱扔乱倒。病死畜禽要及时按要求进行填埋或焚毁,有条件的可以集中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和尿液等可通过生物垫料进行消化降解,收集垫料堆肥发酵可制成有机肥。污水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供猪场生产生活用,沼液可用于配套农田、果园等灌溉,从而实现种养结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没有配套种植基地的,要将污水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且不可随意私自排放,污染地下水系。

猜你喜欢

安全措施猪瘟非洲
10kV配电线路维护工程的安全措施分析
An Uncommon Trip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