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2018-02-14薛照越潘玉琨杨发龙

今日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链球菌乳汁葡萄球菌

薛照越,潘玉琨,杨发龙

(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004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羊奶、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山羊的饲养量也随着增大,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山羊疾病频发,其中,山羊乳房炎是规模化养殖场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成为影响养羊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山羊乳房炎是由很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乳腺炎症的过程,也是山羊最常见、最多发、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该病以乳房相关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乳汁发生理生化性质的改变为主要特点,对于山羊乳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而失去利用价值,也可造成羔羊腹泻甚至死亡,从而对羊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奶山羊养殖者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损失[2]。

1 山羊乳房炎的危害

目前我国山羊主要养殖地区集中在四川、陕西、山东、云南等地。各地区由于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的不同发病率略有不同。山羊乳房炎在山羊饲养过程中的危害相当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直接影响奶产量而且导致奶品质下降;(2)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增加饲养和用药成本;③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的时间,从而缩短山羊的经济利用年限;④使山羊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危险的增加;⑤山羊乳房炎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大量使用抗生素,从而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以及抗生素的残留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3]。

2 山羊乳房炎的分类

根据山羊乳房炎的相关临床症状,可将山羊乳房炎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4]。临床型乳房炎:症状较轻的常常乳汁有大小不等的凝乳块,有时稀薄呈水样状,乳房呈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体温升高,精神萎靡;较严重的患羊乳房明显肿大、发热疼痛,乳汁呈灰白色或淡黄色的脓液状,泌乳骤减或停止,同时还会出现全身的临床症状[5]。隐性乳房炎:乳房和乳汁均没有眼观可见的变化,产奶量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不明显,乳汁的体细胞数、导电率和pH值等与正常乳不同。山羊隐性乳房炎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 ,山羊隐性乳房炎对整个羊群的危害较临床型乳房炎大得多。因而,在生产实践要特别重视对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3 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山羊乳房炎是由多种因素单一或共同作用引起山羊乳腺的一种炎症的过程,其发生除了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有关以外,另外还与管理因素、山羊自身、饲养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序等均有密切关系。

3.1 病原微生物因素

引起山羊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致病性细菌、支原体、病毒以及真菌等。细菌则是引起山羊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原菌,其中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最为常见,占致病菌总数的80%~90%[6]。

3.1.1 链球菌

链球菌的种类有很多,在整个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常见引起山羊乳房炎的链球菌主要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以及乳房链球菌三种。其中无乳链球菌属于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其潜伏期长达数周至数月,动物感染后不能及时被发现,常常造成畜群内大面积的爆发。乳房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属于环境性致病菌,大多寄生在山羊体表及周围环境中,往往通过乳房破损和挤奶工人的手感染乳腺。停乳链球菌引起的山羊乳房炎大多发病较急,常常伴有重症感染的趋势,但是其病程通常比较短。与停乳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所不同的是,乳房链球菌引起的山羊乳房炎传染性较低,若不进行治疗也可自行康复。链球菌导致的乳房炎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便可大大降低其对乳房的危害[7]。

3.1.2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中引起山羊乳房炎的病原菌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临床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他属于条件致病菌,通常致病几率很小,是引起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8]。葡萄球菌通常存在于乳房外皮肤上,从乳头管侵入乳房内部,先在乳头管内部定殖下来,随着细菌的不断增殖,逐步向上感染乳房内部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乳腺造成的损害,关键取决于该菌产生的酶以及毒素。主要有耐热核酸酶、溶纤维蛋白酶、血浆凝固酶、肠毒素和α﹣溶血素等,感染后常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而且此类乳房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发病周期较长、治愈率较低和造成永久性乳腺实质破坏等特点[9],为患病动物的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性能。

3.1.3 大肠杆菌

肠杆菌科引起山羊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有埃希氏大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10],其中以大肠杆菌属最为常见。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主要在污水、垫料以及粪便中等,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乳房局部有破损,抵抗力差的时候,很容易感染乳腺,往往发病较急,临床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以及厌食等全身症状[11]。

3.1.4 真菌

由真菌引起的山羊乳房炎比较少见,大多呈散发性。常常由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菌等引起,大多数为医源性感染所致,如做乳房灌注时使用的药品或器械被真菌污染等。

3.1.5 病毒

由病毒引起的山羊乳房炎多数是由于继发感染,主要病毒有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口蹄疫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等。这些病毒的共同特点是感染乳房皮肤、损坏皮肤,进而继发感染造成乳房炎的发生[12]。

3.1.6 支原体

近年来随着支原体引起的乳房炎越来越多,支原体越来越受关注。支原体属于接触性乳房炎病原菌,主要有无乳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精氨酸支原体等[13]。支原体常常寄居在动物的乳腺、消化道、呼吸道、眼睛等处,可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进行传播流行,引起畜群内乳房炎的爆发流行。

3.2 饲养环境因素

山羊乳房炎的发生与动物所处的环境和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14]。羊群的粪便、垫料、体表以及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若不及时处理和消毒,当动物抵抗力弱时很容易感染而引起乳房炎。通常情况下,乳房炎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生率高于冬季。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环境中的病原菌大量增殖,大大增加了乳房感染的几率。因此,营造好的养殖环境可以从根本上切断感染途径,大大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生概率。

3.3 山羊自身因素

乳房炎的发生与自身的抵抗力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动物身体机能下降,越容易感染乳房炎。乳房炎的发生率还与品种有关,产奶量高的奶山羊就比普通山羊容易患乳房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遗传因素导致乳房炎的发生,如乳头管狭窄以及乳头管性状异常,乳房的结构以及形态等因素。

4 山羊乳房炎的诊断

山羊乳房炎对山羊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奶山羊的养殖更是如此。如何有效进行诊断,及早发现乳房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亚临床型乳房炎,提前监测可尽最大可能减少山羊乳房炎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目前用于山羊乳房炎病原菌的检测技术有很多种,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临床检查法

临床检查法是针对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动物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山羊临床型乳房炎常常伴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乳汁的颜色异常,有的呈水样,产奶量下降或停止产奶,乳房肿大、发热或疼痛;患畜精神抑郁、嗜睡;体温升高、厌食等[15]。通过肉眼的观察以及手的触诊即可诊断,而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依靠其他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诊断。

4.2 乳汁体细胞计数法

体细胞数(SCC)是指一定体积的乳样中所含体细胞的数量,常用“个/mL”来表示,它是判断山羊隐性乳房炎的基准,也是其他诊断方法对照的标准[16]。当山羊发生乳房炎时,乳腺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诱导中性多形核粒细胞进入乳腺细胞。同时,脱落的乳腺上皮细胞也会进入乳中,导致乳汁中的体细胞数量增多,白细胞数目会特别显著增多。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乳汁中所含山羊体细胞数量的多少来判断山羊是否患有乳房炎。

4.3 乳汁理化检测法

山羊患隐性乳房炎时,血乳屏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Na十、K十、C1一等离子进入乳汁,从而使乳汁导电性增强,依据此原理,可通过检测乳汁的导电率来检测山羊隐性乳房炎。另外,健康山羊的乳汁呈弱酸性,随着山羊乳房炎的病情恶化,乳汁的pH值上升呈碱性,趋向于血液pH值7.4。因此测量乳汁的pH值也可作为检测隐性乳房炎的方法之一[17]。

4.4 乳汁中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法

山羊乳房炎大多数是由病原菌感染而导致,因此,通过检测鉴定乳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乳房炎最常见的检测方法[18]。通常是无菌采集疑似患羊的乳样,乳样直接涂到载玻片上染色镜检,同时用培养基分离乳样中的病原菌,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与耐药性分析等步骤来鉴定病原微生物并做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此方法为山羊乳房炎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价值。

4.5 PCR检测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凭借其具有特异性好、敏感度高、耗时短、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在兽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就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检测而言,国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9],无乳链球菌[20]等病原的特异性PCR方法。同时,为了实现对乳房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已经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上述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21],可以在一次反应中同时检测上述多种病原。

5 山羊乳房炎的预防

5.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羊舍内以及活动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及时清除排泄物,定期进行检查与消毒,保持羊体与羊舍的干净卫生,以减少环境中的病原菌对山羊乳房的污染。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羊的引进或出入,避免带来新的病原。定期进行羊奶体细胞计数检查,监测羊群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除此之外,增加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和高蛋白饲料,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2]。

5.2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来防控传染病是一种较经典的预防手段。免疫接种疫苗来预防山羊乳房炎有许多优点,不仅可以加强特异性免疫,刺激动物机体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预防乳房炎的发生,而且没有药物残留,保证乳品的安全卫生,以及临产操作简便,费用低廉[23]。

6 山羊乳房炎的治疗

6.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山羊乳房炎最普遍的方法,特别是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24]。但是近年来抗生素在治疗乳房炎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出现大量的耐药菌,使得乳房炎更难治疗。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如食欲下降,胃肠道原有菌群的失调。除此之外,还会造成乳汁中药物残留,危害人类健康。为避免盲目用药,通常对乳样中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然后进行药敏实验,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选出敏感药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即减少了不敏感药物的重复使用,又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抗生素治疗乳房炎时,耐药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6.2 中药治疗

近年来,开发中药作为新的药物治疗乳房炎成为热门话题。中药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体内代谢快、无残留、毒副作用小,还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另外,中药既具有抵抗细菌感染、消除炎症的作用,又具有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如行气活血、通经下乳等功能。张乃峰等选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治疗乳房炎,乳房炎阳性率由41.48%降至3.13%,总有效率达到92.45%(P<0.05),并且平均产奶量有所提高[25]。

[1]张秀海.平阴县羊病调查及防制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

[2]Schepers JA,Dijkhuizen A A.The econom ics ofmastitis and mastitis control in dairy cattle:a critical analysis of estimates published since 1970[J].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1991,10(3):213-224.

[3]甘露.奶牛乳房炎病原菌PCR快速鉴定及牛源地衣芽孢杆菌感染小鼠乳房炎模型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4]王华,王晓宁,刘一鹤,等.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因素的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0,05:30-32.

[5]李永安.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

[6]李存贵.动物园努比山羊乳房炎诊断及其分离菌的药敏试验[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7]连学昭.防治奶牛乳房炎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6.

[8]Taponen S,Py?r?l?S.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as cause of bovinemastitis—Not so different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J].Veterinarym icrobiology,2009,134(1):29-36.

[9]刘利,高雪,高会江,等.DNA甲基化在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中的调控[J].畜牧兽医学报,2012,43(10):1554-1558.

[10]Hogan J,Sm ith K L.Coliform mastitis[J].Veterinary research,2003,34(5):507-519.

[11]Bannerman D D,Paape M J,Lee JW,et al.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elicit differenti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follow ing intramammary infection[J].Clinicaland diagnostic laboratory immunology,2004,11(3):463-472.

[12]W ellenberg G J,Van Der PoelW H M,Van Oirschot J T.Viral infectionsand bovinemastitis:a review[J].Veterinary M icrobiology,2002,88(1):27-45.

[13]储岳峰,赵萍,高鹏程,等 羊霉形体与霉形体病[J].安徽农业科学,2008,19:8106-8108.

[14]郭庆宏,庆麦玉,罗创国;奶牛乳房炎的防制[J].畜牧兽医志,1999,4:41-43.

[15]刘长彬,杨菊凤,唐思静,等.石河子垦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0:57-59.

[16]Koop G,Nielen M,van Werven T.Diagnostic tools to monitor udder health in dairy goats[J].Veterinary Quarterly,2012,32(1):37-44.

[17]马吉锋,潘忠学,黎玉琼,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09:79-81.

[18]郑浩.南京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调查与病原分析及PCR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4.

[19]Khan M A,Kim C H,Kakoma I,et al.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m ilk by us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1998,59(7):807-813.

[20]布日额,郎景民,华育平,等.牛乳中无乳链球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奶牛,2015,08:17-19.

[21]马保臣,秦卓明,蔡玉梅,等.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畜牧兽医学报,2006,11:1202-1208.

[22]马树志,徐志均.浅谈山羊饲养管理及防疫消毒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09:74-75.

[23]Degraves F J,Fetrow J.Partial budget analysis of vaccinating dairy cattle against conform mastitisw ith an Escherichia-con J5 vaccine[J].JAm Vet Assoc.1991.199:451-455.

[24]尹柏双,付连军,沙万里,等.我国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13,11:101-103.

[25]张乃峰,刁其玉,张丛娥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及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7,(2):2-5

猜你喜欢

链球菌乳汁葡萄球菌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汁点目需谨慎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皮肤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葡萄球菌重症感染68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