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鉴别及防控
2018-02-14王成立
王成立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畜牧兽医站,吉林 吉林 132228)
1 流行特点
我国各地都可发生该病,哺乳仔猪、刚断奶仔猪以及妊娠后期、哺乳期的母猪易感性更高,成年猪往往呈慢性感染。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呼吸道内以及呼吸道分泌物中长时间含有病原体,并经由喘气和咳嗽排到体外,导致健康猪感染。猪舍阴冷潮湿、通风较差以及猪群过于拥挤时,最容易出现发病,且只要猪场内有发病就很难彻底清除。该病冬春季节比较常见,尤其是气候多变、阴湿寒冷,环境卫生较差,饲养管理不当时,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猪表现出频繁咳嗽,精神萎靡,采食减少或者停止,尤其在饲喂、清晨、夜间以及大量活动后咳嗽更加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发生气喘和呼吸困难,往往呈腹式呼吸,即张口喘气,口鼻有泡沫流出,一般呈犬坐姿势,通常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病猪耐过后会变成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长时间咳嗽,初期单咳,严重时呈连续性的痉挛性咳嗽。随着症状的加重,会表现出气喘和呼吸困难症状,呈典型的腹式呼吸,夜间能够听到清晰的哮喘声,往往有鼻液流出,且可视黏膜发绀,但体温和食欲通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症状严重时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最终由于极度衰弱而发生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主要是肺脏和肺部淋巴结发生病变。肺尖叶、心叶、膈叶前下缘以及左右两叶、中间叶出现对称性实变,呈灰红色或者淡红色,但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变成灰黄色或者灰白色。肺部初期呈浅灰红色的半透明状,表面湿润,如同鲜肉样,切开会有白色的黏性液体流出。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处硬度增大,类似胰脏组织样变化,因此称为“胰变”。在肺膜下存在黄白色的粟粒大小的点状隆起,肺脏发生程度不同的水肿、气肿或者瘀血。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发生肿大,质地坚硬,切面呈黄白色,淋巴组织大量增生。
4 类症鉴别
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该病往往急性发生,病猪体温升高超过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加速,伸颈张口喘气,但咳嗽症状较轻,剖检发现肺脏发生急性出血性弥漫性梗死,特别是膈叶背侧比较明显,严重时会导致胸膜炎以及胸膜黏连。猪气喘病通常呈慢性经过,较少发生死亡,病猪精神、食欲、体温基本正常,先发生干咳,后出现喘气,严重时出现鼾声和喘鸣声,剖检发现尖叶和心叶等存在清晰界限,并呈对称性的“肉变”以及“胰变”样。
与猪肺疫。该病通常呈急性型,病猪体温急剧升高,一般可达到40~42℃,食欲明显降低,咽喉部红肿、发热,触感坚硬,可视黏膜发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浆膜、淋巴结存在出血点,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肺炎,而慢性型会呈现严重的咳嗽重,但气喘较轻,肺脏病变区存在不同大小的化脓灶或者坏死灶。取血液进行抹片、染色、镜检,能够看到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
5 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仔猪可免疫接种猪气喘病灭活疫苗,一般分别在7日龄和21日龄进行1次接种;也可免疫接种猪气喘病弱毒疫苗,通常在7~15日龄注射,接种1次即可。对于种猪和后备母猪,建议在每年8~10月进行免疫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方式,培育健康种群,避免引入带菌猪。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一批猪出栏后要对圈舍进行全面冲洗、清扫,接着使用消毒药进行严格消毒,不允许使用刺激性大的烈性消毒药,最好选用挥发性好的广谱消毒剂,进行空间雾化消毒,效果更好。圈舍清扫、消毒后要空置1周,在消毒剂完全散净后才可让下批新猪进入,能够有效避免发病。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合理配制日粮,保证满足机体营养需要。饲料加强管理,禁止饲喂劣质、霉变的饲料。根据外界气候变化,合理调整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并保持通风良好,特别是冬季要保证保暖和通风协调,避免舍内存在大量有害气体,减少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药物治疗。西药疗法,病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 mL/kg复方大观林(主要是由盐酸大观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组成的复方制剂),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也可按体重肌肉注射10 mL/kg泰乐菌素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中药疗法,取30 g贝母、40 g葶苈子、30 g杏仁、40 g桔梗、30 g甘草,加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给病猪灌服,以上药量适合体重为75~100 kg的病猪使用,体重中型猪用量要减半,体重小于25 kg的小型猪用药量为大型猪的1/4~1/5,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治疗时,使用上述任何一种西药同时配合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