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价值和种植技术
2018-02-14姚丽敏
姚丽敏
(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9)
1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价值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粮食,其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丰富,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较高,并且还是人体所需要的无法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类型。如果人体缺乏赖氨酸易患“癞皮病”,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的食用可预防该病的发生。另外,粮饲兼用型玉米含有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牛肉相同,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提供300 g玉米粉即可以维持氮的代谢平衡,食用该类型的玉米对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的需要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作为农区来说,仅依靠本地区养殖业提供玉米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优良的饲草饲料,可以为农区的畜牧养殖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可以扩大农区畜牧养殖规模,可间接的改善人们的膳食水平。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随着草原发生退化,天然的牧草数量越来越少,并且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大部分地区严禁放牧,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不但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还可以为畜禽养殖提供优质的饲料。在养殖生产中,因粮饲兼用型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较高,用来养猪可以显著的提高日增重,其饲用价值相当于普通玉米加喂大豆粉的水平,并且料肉比也相对较低。粮饲兼用型玉米在籽粒成熟后其秸秆和茎叶的持绿性仍然很好,并且仍可保持青绿、多汁、鲜嫩,并且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饲喂或者调制成青贮料,在青贮后,不但营养价值不会丧失,反尔会有所提升,并且适口性也会提高,饲喂效果显著。利用青贮玉米饲喂奶牛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大规模种植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玉米的认识,根据农业发展的方向、市场的需求等不断的优化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扩大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面积,发挥其独有的特点,对于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充分的利用秸秆、实现种养结合都意义重大,另外,利用发展畜牧养殖业使玉米秸秆过腹增值、还田,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还对改善土壤的条件有利。
2 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技术
要想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做种植地的选择与整地工作,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品种,还要加强田间管理,提供充足的水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稳产、高产、优质的种植目的。
品种的选择。选择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环境、土壤的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来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屯玉168”,“新饲玉13号”。
选地和整地。玉米地的选择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种植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地块,并且要求附近的排灌水要方便。在整地时要求深翻、耙平,要求没有土坷垃,达到墒足、地平、土碎、地净。在深翻时要施足基肥,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根据地力适当的施加化肥。
播种。播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做到适时播种,以促进种子发芽出苗。黑龙江地区播种的时间一般选择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气候允许的条件下,要力争早播。注意不可播种过早,如果播种过早,则温度低,湿度大,种子易腐烂,影响发芽出苗,如果播种过晚,则易在生育期遭遇霜冻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粮饲兼用型玉米较普通玉米的破土能力差,因此播种深度不宜过深,要求深度不超过5 cm。播种可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种量要根据品种和地力来确定,合理密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产量。另外,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特异性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与普通玉米授粉时,其优质的特性会丧失,严重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种植时要与其他的玉米品种隔离种植。在种植方面可以采用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和障碍物等方式。
田间管理。玉米在出苗后要做好查苗补苗的工作,如果发现缺苗要及时的补苗,以免影响产量。在幼苗出齐后要做好间苗和定苗的工作,间苗时将病、弱、小、杂苗拔除,以确保幼苗的健壮生长。玉米在苗期要尽早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另外,在施肥时还要根据品种、地力以及种植的密度来灵活的确定施肥量。在追肥的同时还要做好灌水的工作,保持土壤潮湿,满足不同生长阶段水肥的需要。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要中耕除草培土2次,第一次选择在出齐苗时进行,耕深为15 cm以下,第二次耕深要在20 cm以上。另外,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