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控制技术研究

2018-02-14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性疾病免疫抑制病原

靳 浩

(淮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周口 466700)

1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实际上就是指因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禽白血病毒、呼肠孤病毒、禽流感以及马立克病毒等常见的临床致病菌感染,对鸡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抑制,降低了其免疫力。

1.2 药物因素

在鸡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养殖户使用了个别种类的抗生素、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那么可能会对鸡群的免疫系统造成抑制,降低了其抵抗外界致病菌侵袭的能力。比如,黄曲霉毒素等毒物会对鸡等禽类抗体合成产生抑制,使其脾脏出现萎缩,抑制了其免疫功能的发挥。又如,如果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那么就会对颗粒细胞向炎性区域游走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也会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无法发挥其原有的免疫功能。

1.3 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主要是因为某种营养元素存在吸收障碍或比较缺乏而对鸡的免疫调节功能产生了不利影响,诱发了免疫抑制疾病。比如,如果鸡体中的球蛋白含量比较少,缺乏某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或蛋白质,那么就会对免疫器官生成抗体产生抑制,使原有免疫系统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进而无法正常发挥其免疫功能,诱发免疫抑制性疾病。

1.4 管理因素

在鸡舍管理方面,如果养殖户没有做好鸡舍通风工作,使得鸡舍内部存有大量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那么就会对鸡眼或呼吸道黏膜系统造成刺激,此时会降低其局部黏膜系统免疫功能,进而会诱发鸡免疫抑制性疾病[1]。

2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常见控制技术

2.1 控制病原传播

一方面,在引进雏鸡或自主育种过程中,需要密切检测和监控免疫抑制特异性疫病病原体,坚决不可引入带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病原体的感染鸡,及时淘汰那些已经感染病原菌的鸡。另一方面,要对病原传播进行控制。在鸡群出现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时候,最大的病原体传播源为成年染病鸡群,相应的传播感染疾病主要包括贫血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等,这时候养鸡户必须要做好隔离育雏工作。与此同时,要做好鸡舍的选址工作和消毒管理工作,尤其是要注意做好病鸡的隔离工作,合理处理鸡舍粪便,科学制定饲养方案和管理方案,尽最大可能地阻断病原的传播。

2.2 加强免疫管理

首先,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疫病监测机制,定期对鸡群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及时采用淘汰或观察治疗补救手段来确保鸡群整体免疫水平,降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率与发病率。其次,要尽可能地减少生物污染问题,避免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广泛传播,同时鸡舍内部要禁止应用非SPF疫苗[2]。再次,要注意减少鸡群应急情况,避免受到免疫抑制性疾病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侵害。最后,要注意科学用药,对相关继发性感染病菌进行控制。如果鸡舍内暴发了支气管炎病毒等传染类疾病,那么就需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来明确感染是原发性因素造成还是免疫抑制所产生的继发性感染,之后科学制定免疫方案,不可盲目进行紧急免疫,否则紧急接种可能会暴发更大规模的疫病,使鸡群出现大量死亡。与此同时,要注意结合鸡群的病情来科学选择抗菌药物,并对治疗疗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用药过多、用药过久问题。当前有许多中草药也有助于增强鸡的机体免疫功能,对病原菌繁殖进行有效控制,比如大蒜、穿心莲、黄柏和鱼腥草等,并且这些中草药没有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比较小,比传统西药效果更好。另外,要做好疫病区域的合理划分,做好疫病控制、疫病消除以及净化等各个管理环节,确保可以从整体上来提升鸡舍中疫病管理的有效性。

2.3 完善控制技术

为了进一步控制鸡免疫抑制性疾病,还要注意对相关控制技术进行完善,具体主要包括:对相关的软硬件设备进行升级和完善,比如做好鸡舍的科学选址和布局,引进和应用一些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制定科学、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强化疫病监测机制,优化鸡舍消毒流程,同时还要做好免疫档案记录,对鸡舍内的饲养情况进行电子化全程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病原感染问题[3]。

猜你喜欢

性疾病免疫抑制病原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