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大数据真正的“门槛”在哪里
2018-02-14曾响铃
曾响铃
房地产价值链上的大部分业务,都十分传统,走向互联网之路显得比较艰难。不过最近,大数据开始在搅动这摊浑水,大型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集团的云华建、地产巨鳄万科的3P、建筑设计垂直社群筑龙网孵化的小筑设计等纷纷高举“大数据”的旗帜,期望在建筑设计互联网化的赛道上能有个好成绩。
传统行业总会有各种长期形成的、难以根除的“旧弊”。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根本还是要能改变旧有模式下的各种“旧弊”,实现设计生态的优化,如此才是最终判断谁输谁赢的标准。那么,从云华建、万科3P、小筑设计等大数据应用的引领者的实践来看,建筑业大数据的引入应用还有哪些门槛需要跨越?
能否实现管理成本的集约化?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大设计院65%的成本用在了房租、差旅、行政管理等综合管理费用,真正给到设计人员的费用只占到35%。从设计院的角度分析,这意味着管理体系的臃肿、效率低下;从甲方的角度分析,这意味着每支出1元钱,只有0.35元用在了自己想要的设计成果上,质量与预期的差距可想而知。
所以,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的引入,如果不能冲击这种旧有模式,很可能在助推设计业务进步上是没有价值的。同时,这也意味着设计生态的优化还有很大的空间,例如,小筑设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降维整合,平台仅收取10%佣金制,就是在尝试将设计之外的管理费用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但云华建、万科3P、小筑设计等几个典型企业,在这方面都存在疑问。云华建的线下还是非常传统的设计院模式,大型国企积重难返,仅靠一个专家聚合的互联网平台,只把大数据应用到纯技术升级上,可能很难改变这种成本臃肿的现状。万科3P的UBER模式可能会好点,但万科3P的企业级平台其他企业未必买单。小筑设计的10%佣金制,并未考虑到非自由职业的设计师/设计团队面临的其他费用,实际管理成本可能高于10%。
能否提升设计师满意度及业务效率?
根据某行业博客《2016设计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建筑设计院有超过七成的设计师都在考虑副业或转行,这显然是一个夸张的比例。
任务繁重是一个原因,但任何行业都很辛苦。设计师们集体动摇的背后,或许是辛苦的同时还很难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设计工作,疲于应付各种复杂的任务指派。
在追求自由化、追求自我的时代,设计师不喜欢、不擅长就意味着低满意度、低效率。所以,大数据技术在这里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让所有的设计师从事设计行业都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设计项目类型。
小筑设计的做法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三级能力匹配模型,包括大数据模型、个人能力模型、团队能力模型与设计需求的匹配,并且专注于中小型项目,应对市场激增的中小型业主需要,实现“精准匹配”。万科3P及云华建整体而言缺乏这样的基因,他们的目标客户集中在较大型项目上,容易以传统大型设计项目的整体形式出现,难以照顾到个人或者小团队需求。不过,这也说明了小筑设计明显的缺点:相对难以覆盖到大型项目,如果不是设计师个人、小团队的自由化业务模式,则不能给传统体制下“深宅大院”里的设计师太多的帮助。
能否重构产业链条且改变相互不信任的现状?
传统设计业务模式存在一个很长的链条:甲方需求-设计院商务-设计师技术标-甲方比稿-中标-委托设计。这个过程往往持续一月甚至数月,且看似中规中矩,实则双方都在相互猜忌。设计院觉得甲方要求太多,或者担心甲方比稿剽窃成果,甲方怀疑设计院的能力水平和服务积极性。
所以,采用大数据手段,要能改变这两个事情:冗长的产业链条;相互不信任的合作。
万科3P、云华建一方面依靠企业背书和专业形象能够保证多方的相互信任,另一方面也存在业务获取后,仍然需要履行线下冗长产业链条的问题。小筑设计的优势在于大数据“魔盒”如果能做到将产业链条进行浓缩重构,加快筛选的过程,用大数据带来的精准匹配保证相互的信任,实现“诚信合作”,但缺点在于设计资源的基础多是中小型团队或个人,过分依靠平台背书,一旦发生失信问题,会对平台声誉造成影响。
总之,引入大数据革新建筑设计的业务模式是建筑设计从传统走向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可行方式,业内一些企业也正在进行角逐。它们对大数据的利用方式各不相同,最终谁赢谁输只能看谁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建筑设计生态的优化,是有持续进步的空间的。
(来源:《建筑时报》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