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018-02-14程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5期
关键词:马头墙徽派徽州

程薇

引言

徽派建筑也称为徽州建筑,是指明清徽州府辖区内萌发和形成的一种以强化儒家理论道德秩序为主要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的建筑[1]。现存的徽派建筑多建造于明清时期,这是徽商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即回家修祠堂、建园地、重楼宏丽”[2]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对建筑进行兴建改造并且加以精致繁复的细节装饰。

由于徽州多山水,“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3]因此徽派建筑也算做山地建筑的一种。因为限制于古代困难的交通环境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筑主要以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筑造而成,以青瓦白墙为主,外观朴素淡雅,“粉墙黛瓦”的组合让建筑完美融入了青山绿水之间,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了一副徽州独有的水墨画。

1 传统徽派建筑特色

在布局上徽州建筑大多是以村落为主要形式存在,村落的入口多是水口,水从入口处分支再顺着街道蜿蜒流经村落形成循环。徽派建筑村落布局注重水口的营造,水口作为村落的标志,有着防卫、导向、景观等意义的同时还有着风水意义,代表着聚财,聚气,利于村落人丁兴旺、财源广进[4]。村落的中心大多是祠堂和书院等主要建筑,祠堂供奉祖先书院启蒙后代,因此更为讲究风水布局,也大多坐落于村落的核心位置。

徽派建筑在平面形态上多为内向矩形,呈天井围合,采用对称式,只有一条轴线。建筑为了防盗和安全四面有高墙围合,主要由内部天井进行采光排水和通风,和自然交流沟通,这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徽派建筑在平面布局上,通常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凹”字形、“回”字形、“H”形以及“日”字形[5]。徽派建筑的屋顶都为坡顶,由四周向内部天井倾斜,形成徽州独有的“四水归明堂”,这在徽商中代表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

建筑在外立面为了防火防盗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点窗,从外观上看,徽州民居并不雄伟,一般多为两层结构,正立面除了大门外,并无任何通透之处,就连窗户也被省略[6]。山墙高做形成封火墙,又称马头墙,跌宕起伏的马头墙也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

由于色彩和形式限制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徽商们花费了更多的心思在建筑细节的装饰上。木雕砖雕和石雕组成了徽州最具特色的三大装饰元素,有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雕刻题材有自然元素如花卉翎毛,自然纹路寓意吉祥的植物动物,也有象征性的龙凤纹饰奇珍异兽,还有各种现实或虚幻人文故事山水园林等等。

2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上可以借鉴徽派建筑元素的村落式和天井空间的综合使用。例如建筑入口借助水元素的设计感,体现水乡的设计亮点;或者分散布置空间,将主要功能放置在建筑主体地位,其他部分分散布置;也可以在建筑中利用天井做隔断或者过渡链接单元,形成“灰”空间,对自然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实现空间的渐变和层次感。

现代建筑设计的功能和使用性要求使得传统建筑的木结构被淘汰,可以使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同时在建筑加入马头墙坡屋顶青瓦等元素,这些元素可能不再作为原本的主要功能来使用,转而进化成一种标志和象征。将徽派建筑中的典型元素和现代的钢筋水泥还有玻璃完美结合打开了徽派建筑原本的封闭感,形成了一种充满光影变幻的开放空间,形成亲切宜人的尺度,这也是徽派建筑一种新的魅力的彰显。

建筑立面的造型上可以借点窗的设计手法,采用多种组合排列,打破原有建筑墙面的封闭感;简化马头墙的形式,将其作为一种装饰手法运用在建筑立面上等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这些徽派建筑元素进行简化和重组,甚至转换他们固有的使用规则,例如将瓦片用于立面装饰上。

在建筑细节的装饰上将徽派建筑的元素应用于一些细节部分:例如漏窗和装饰花纹,简单元素的重复和折叠也是建筑形式的一种体现。木雕石雕砖雕等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建筑中也可以加以利用,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它的艺术价值和实际意义:例如柱础的简化运用等等。

此外现代建筑设计的色彩可与传统建筑保持统一,采用“粉墙黛瓦”的形式,充分了徽派建筑元素的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我们可以吸收传统观徽州建筑外观的黑白色调,大面积施白形成洁白的立面效果,屋面铺设黑色灰瓦;在处理建筑内部及构架时,充分以传统徽派建筑内部色调为借鉴,来最大程度保留建筑材料原色,不失其自然朴素之美[7]。

3 总结

独树一帜的徽州建筑承载着徽州居民的文化与记忆,是对于相应历史阶段审美价值和思想意识的反映,汇聚了一些重要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应该对这些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建筑中的亮点通过抽象、简化、升华等方式运用到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去,这便是对徽派建筑最好的解读了。

建筑作为“家”的理解层面上来说,代表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使用功能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和归属感,维系着当地人的精神共鸣,延续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1]汪良发.徽州文化十二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歙县志》民国.

[3]王安石.孙抗墓碑.

[4]郭帅.徽派建筑材料表达.2013.

[5]王其钧,谈一评.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民间住宅[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陈娟.粉墙黛瓦间的幽古雅韵.2010.

[7]程一.试轮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2015.

猜你喜欢

马头墙徽派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徽州人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青砖小瓦马头墙
多元期新徽派版画的传承与革新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