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
——影像艺术浅谈
2018-02-14吴芸芸
吴芸芸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文化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主导现象之一,然而不论是全息投影还是虚拟现实的技术如何递进,人们总归要回到何为所见的基本问题。随着摄影的完善以及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影像艺术成为这大类的总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尝试、实践与辩论中,影像成为艺术家重要的媒介,在其运用中,并不以技术的推进为目的和唯一鉴别好坏的标准,而是将艺术家的观念和感受融入到视觉影像中去,使得影像艺术成为独立的一门当代艺术形式。
1 影像的原初定义
影像艺术所涵盖的范围其实相当广泛它包含着通过摄影而得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从最初的摄影艺术到后来的video art,直译为录像艺术,既以录像带和胶片为载体,由摄像机拍摄而成的艺术创作方式,其特点为对画面与声音的同时记录。而随着数码影像的发展,通过电子软件绘制动画的虚拟影像同时也得到飞速发展,由此影像艺术产生了动画与录像的分支,同时又由于数字影像的方便的操作,剪辑方式由线性编辑变为非线性,动画和录像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交错。
随着图像数字化的发展,在动画和录像之间,有一片不确定的空地。
动画和录像都是通过视觉视觉暂留的原理将静态的图像变为动态图像,不同点在于,动画是人主观手绘出的图像,而录像则是同过摄影机捕捉到的人所眼见的外部世界的图像。
但如今图像通过电脑数字化之后,都有了巨大的可改造性。尤其是动画中,平面动画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而CG动画中的逼真效果也越来越接近现实。比如飞速发展的科幻电影。另一方面,通过摄像机拍摄而成的视频,也越来越具有可篡改性。通常一部影片的制作,是前期的拍摄与后期的制作两者相结合而成。
动画和录像本身的艺术美感是不同的,动画中,赋予不存在的图像的能运动的生命力,录像中则可以将双眼所见的转眼即逝的真实的实在保存下来。前者创造新的生命,后者保留生命的痕迹。但我们也可以设想将其混合,保留真实的图像的同时通过后期制作所带来的更大可能性的混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艺术家已经开始大胆的实验,下文将逐一解析。
2 以真乱假的实验影像
通过后期对真实影像的篡改通常有更改图像颜色,运用特效合成来进行拼贴,更改视频的外部形状,以及与真实场景有机结合等,由此来构象一个独特的影像世界。
静态影像的尝试。最早对真实影像进行刻意的更改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来自匈牙利的摄影师爱德烈·柯特兹用从跳蚤市场买来的凹凸镜拍摄了著名的《变形》系列,人体在凹凸镜头的作用下变得扭曲。而美国艺术家曼·雷运用摄影实践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理念。他通过中途曝光等手法来使摄影呈现出处人眼所无法看到的奇异影像。而在大卫霍克尼的照片拼贴中,他用宝丽来相机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局部进行拍摄,再拼合到原来的整体,由于拍摄时角度的不同,不同的局部无法进行完美的契合,而那些偏移的视角和错位呈现出立体主义绘画般的奇特效果。
后期合成和交互。比如在冯梦波19完成的《私人照相簿中》,将自己儿时的涂鸦。习作,听过的音乐与家庭老照片混合再一起,展出时由观众自主选择观看部分。在这个作品中,不单单是各种影像元素的混合使用,甚至也加入了与观众互动的阅读方式。
多重拍摄视角。在宋冬1997年完成的《抚摸父亲》中,作者通过投影仪将拍摄有自己的手的视频投在了父亲的身上,并用另一台摄影机记录了这一整个画面。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俄罗斯套娃结构,在镜头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视角。
综合的呈现方式。而在王功新在1995年所做的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中,根据一个美国的古老谚语“凿一个洞去中国”所做,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凿了3米深的一个洞,并在底部放置了一个影像屏幕,屏幕中播放的是他在纽约拍摄的天空,此处,他将影像的播放设备与环境结合,使整个场景成为他的作品。艺术家托尼·奥斯勒在扩大录像的呈现效果时,尝试着将互不相关的媒体和技术结合起来,显得创新且具有吸引力,他制作人偶雕塑,将脸部的特写镜头用投影仪投在雕塑的头部,并结合音响,赋予这些雕塑一种奇怪的生命力。
虚拟成像。在缪晓春的系列作品中,他用计算机模拟出自己的形象以代替原作中的人物,比如在伦勃朗《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中,他将原画中的稿纸替换为现代的平板电脑,通过和自己一样的面孔的虚拟的人物去模仿原著中的人物和姿态,在这些画面中,各个物体和人物都显得真实,符合基本的造型和光影变化,但其实又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图形软件制造出来的,它符合于基本现实,但又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回望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影像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随着数字媒体愈加完善,不论是虚拟的网络世界还是现实生活,影像艺术还会占据更大的领地,发在技术飞进的同时又承载着人们对自我对艺术对未来世界的更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美]迈克尔·拉什.新媒体艺术(全球视野艺术丛书),出版社:上海人美,2015-01-01.
[2] 关琴.那些从匣盒里跳脱出的影像——论当代录像艺术的空间形态以及观念表达[J].当代电影,2012(07).
[3] (德国)飞苹果(Alexander Brandt)译者:吴宝康.新艺术经典,出版社:上海文艺,201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