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2-14陈秋萍
陈秋萍
(福建省南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南安 362300)
1 病原菌
引起猪患有布鲁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猪布氏杆菌,常引起猪的全身性感染,繁殖障碍症状更加明显,猪布鲁氏菌病都是细小的球杆菌或短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1]。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相对来说对消毒药却有较低的耐受力,很多种消毒药都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消灭。
2 流行特点
对于猪布鲁氏菌病,各个年龄段的猪都具有易感性,但是处于生殖期的猪发病率更高一些,性成熟年龄接近其易感性也逐渐增高。此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来自于病猪和带菌猪。传播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病原菌可以通过病猪的乳汁、精液、脓汁等排到环境中,带病母猪的阴道分泌物、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也是能够排毒的方式;环境中的病原菌污染了养殖场中的饲料、饮水、猪舍和用具后,一旦健康的猪接触到后,就会发生感染。常通过消化道感染、配种、皮肤损伤和吸血昆虫的叮咬等方式进而发生病原体感染。
3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一大特点就是患病的猪一般情况下都是隐性经过,很少数的猪会明显的症状表现,常见的有与生殖有关的如母猪流产、不孕和公猪睾丸炎、后肢麻痹及跛行等等,感染后的死亡率很低。
3.1 母猪
猪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妊娠期流产可能随时发生,母猪怀孕的第4~12周最易发生。具有表现为妊娠母猪精神状态不佳,发热症状明显,食欲减退,阴唇和乳房肿胀,还会有黏性红色分泌物从阴道中流出。如果是妊娠早期发生流产现象,这种情况常常难以被发现,通常情况下母猪会将胎儿、胎衣全部吃掉;一般即使是妊娠后期的流产,也很少出现胎衣不下的情况,偶尔胎衣不下也可能造成母猪感染子宫炎或子宫内膜炎。通常自愈时间为8~16 d,相对来说会有一段时间的排菌期,大概1个月之后能停止排菌。
3.2 公猪
睾丸炎和附睾炎是公猪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常见表现,当公猪处于发病前期,表现发热、精神萎靡,拒绝配种行为;继而病猪的一侧或两侧性睾丸肿胀,硬固,有热痛感;病情严重时,有病的睾丸极度肿大,状如肿瘤,而无病侧的睾丸则萎缩,并依附于肿大的睾丸上,患病时间增加,睾丸萎缩,丧失种用功能[2]。
4 诊断
目前,猪布鲁氏菌病没有明显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一般都是隐性感染。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该病的最准确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的流行情况和症状再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诊断。能够实验室检查布鲁氏菌病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是实验室检查布鲁氏菌病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将患病猪的血液采集送到实验室中,凝固以后,通过血清分离,从而提供实验室被检样品,在4 min内可以得到结果,凝集现象出现则说明为阳性,不出现即为阴性。
5 防治措施
5.1 治疗
该病原菌侵害了健康猪,常使猪的种用价值归零,一经感染,那么猪只就失去了治疗的价值。布鲁氏菌病是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对于化学药物不敏感。因此,对于患病猪的治疗意义不大,扑杀淘汰则是常用的方法,以免感染更多的猪只及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
5.2 预防
第一,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在猪只体内形成免疫屏障,可以降低疾病感染几率。不过,疫苗不能完全抑制布鲁氏菌的排毒,还存在继续感染的几率。二号苗是布鲁氏菌接种的首选疫苗,此疫苗能够在猪只断奶后的各个日龄阶段、母猪怀孕期或非怀孕期进行正常的接种。若是不是在疫区流行,那么因为疫苗有散毒的可能性,所以疫苗接种的方式不可取的,通过提高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只抗病力,进而减少感染该病的几率。
第二,做好引种安全工作。猪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的方式,以达到净化病原的目的。如果需要引种,那么引种时要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做好猪布鲁氏菌病的检查工作。确定无菌后可进行混养,饲养员需精心观察,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果断淘汰。
第三,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如果发生了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要立即进行控制,这期间,场地消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因为全面彻底的消毒能够切断病原菌的传染途径,打破传染病传播的步骤,最终有效控制该病的进一步发展。要彻底清理宫内残留的流产胎儿、病畜分泌物、排泄粪尿等等,全面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有效将病原菌遏制,促进养殖场布鲁氏菌的有效净化。
参考文献
[1] 丰华义.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4):122.
[2] 吴冬雷.猪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7):200.
[3] 陈举莲.猪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J].畜禽业,201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