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2018-02-14游玉科倪进方

西部皮革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游玉科,倪进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1 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型多学科的应用性学科,涉及建筑学、美学等众多领域。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够面向设计,施工,预算,材料,后期服务等和市场直接相关的应用型技能,同时,这些技能型人才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高职院校要把握住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就要在实践课程上入手,让学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突出实践性和技能性培养与训练。使得培养出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的“一好三高的”实践型应用专业人才。基于现代社会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的,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就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发展方向与既定方针,并通过实践进行新的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2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上,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依然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在教学思维上是比较陈旧的。应试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影响仍然很大,存在重表现、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的特点。

(2)培养模式上,过于单一、缺乏整体的有机统一。

由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选取新的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体系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从市场需求出发,增删课程内容,与相关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达到产学研同步发展。

3 具体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3.1 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究与方法

(1)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最先应该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以及更新,这也是室内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摒弃老旧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建立起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来实现以下的转变:在教育理念上,由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向注重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的“一好三高”的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实践教学上,由验证理论向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艺术修养,设计创意与创新精神的转变;在培养途径上,由单纯的学校培养向产学研结合、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培养转变;④在成绩的考核目的上,由考查知识掌握向检验技能能力,设计意识创新意识转变。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教学这一思想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做好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

(2)教学内容的改革,决定了学生的大学期间能否真正学到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能否全面提高、思想道德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上能否学到实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如何适应今后进入社会的就业需求。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以往是不大相同的,原有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往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是与实际相脱离的,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与需求,这也是搞好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内涵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培养计划内容要以学生就业为中心。课程内容的讲授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并请企业的一线有经验的名师和专家授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任课教师一同参与编写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讲义或者是专业教材。

(3)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现代的高职院校中,想要培养实践技能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育人才培养特色,细化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深度融合,技能培养与学历提升深度融合,通识教育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的四个融合思想路径;并根据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特点以市场为依托,理论服务于实践,并将实践教学的平台放到企业、放到施工现场,让学生在施工现场以及企业的实地讲学当中学到更加实用、具体、形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3.2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探讨

(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相应改革。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我国院校中的人才培养发展现状和特点在前文中已叙述,结合德国包豪斯“工作坊”的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模式。

(2)建立“订单班”的培养模式,“订单班”模式的建立,是适用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指导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学校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做到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做到精准对接。

(3)逐步建立以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实际工作当中的技能需求,实践才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最有效的方式。具体的措施是,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融合校企合作关系,并增设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安排学生去公司、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组织参观学习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或者进行室内艺术设计施工实例的考察分析等。

3.3 实践课程教学的具表现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最终目标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所以实践课程是尤为重要的综合性环节,院校学子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实践课程训练,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环节中,体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技能基础培训。一切的操作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一个系统而整体的把握,在这个大局观下,有针对性的对相应版块进行专业训练。主要有理论知识、识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项目解析、工艺流程制定、材料选择等方面。第二阶段,实际案例训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准备合适的实际案例,以完整的工艺流程,来解析基础知识的运用,来教授实际案例的解决方式。使学生能够寓教于学,直观的了解专业课程的运用点。第三阶段,实践检验阶段。本阶段主要在高职院校合作单位中进行,由企业单位实际存在的生产问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由学生亲自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生产问题,充分理解专业知识的运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学生将从专业基础知识到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认知,在书本中获得基础认知,在教室中获得理论升华与操作模拟,在企业中得到实战运用。由浅到深,逐步开展,使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初步具备本专业的全方位能力,在后续企业中的生产中,不断加深专业认知,并进行相应的技能方向调整,从而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

4 结语

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对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设计表达力,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全面深入的掌握理论知识,在高质量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实际设计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使得我们能够培养出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就业质量高的“一好三高”的实践型应用的专业人才,使之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星.云.海》
《花月夜》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