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

2018-02-14史丽云刘勇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2期
关键词:工学建筑材料知识点

史丽云 刘勇

(1.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4 2.广西鑫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5)

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教育模式,是院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体。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企业、院校为主体,以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充分利用起学校内、学校外的不同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学校课堂为主的校内教育和企业实践为主的校外实习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之中。工学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步伐,社会上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做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关注。人们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道路桥梁及水利等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理论性也很强且理论知识点庞杂广泛的特点。该课程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应以掌握建筑材料的应用方法及基础知识为教学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供参考。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点广杂,理论知识教学偏重

《建筑材料》课程涉及物理、建筑、化学以及高等数学等多门学科,其知识点面广繁杂,知识点之间没有系统性。概念性知识也较多,并且描述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分散。当前高职《建筑材料》教材只是在本科教材基础上做了内容删减,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教材内容大多以图表和规范的形式为主,概念和专业术语比较多,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也较多,学生自主学习存在很大困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注重理论教学,花大时间向学生讲解专业术语和概念、解释行业规范条条例例。这样的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加上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味强调概念性知识传授,没有引导学生对建筑材料的施工、验收以及检测等原理加强理性认识,忽略了实践,减少甚至是没有实践课时,达不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效果,也突显不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 教材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科学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材料的工艺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由于出版社不是生产一线的局限性,不能及时了解、掌握、更新、融入行业新知识,大多数教材在编写时没有做到将最新行业动态和国家政策融入其中,导致教材内容陈旧。受环境保护影响,有些建筑材料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如烧结黏土砖这一墙体材料,已被明令禁止使用,如果教材陈旧没有提及这一内容,将会误导学生。教师采取传统的讲述式手段开展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入理解,进而削弱了课堂互动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室设备不足、教学成本跟不上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将实际生产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导致课程授课时脱离实际生产,激不起学生上课的热情,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1.3 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建筑材料》课程在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期末考试一般都是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法教师没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动态。如果把期末成绩的高低来衡量课堂教学质量,那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两者之间没有搭建畅通的沟通桥梁,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无法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调整授课的进度和侧重点。

2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高职院校对所开设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优化,《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教学团队通过自身经验结合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在校生的调查、回访、座谈的意见,总结了三点改进《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措施,以供参考。

2.1 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建筑材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关系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对课程进行优化,增加实践课时,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在做教学内容安排时,应多考虑增加一些必备的技能。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课堂教学安排到实验室中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比较直观、详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针对性,在实验室授课时先让学生观看材料实体,再让学生就所了解该材料的知识来讨论其主要技术性质及用途,之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对于材料性能检测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对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接着在现场做演示,在演示过程中详细讲解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就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2 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及院校实验室自身条件,教学团队编写了《建筑材料》工学结合的特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重组、优化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团队通过行业协会、网站关注材料新动态,获取材料的新规范,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2.3 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目前《建筑材料》课程考核多采用期末试卷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实践考核和过程考核。《建筑材料》课程考核应采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多样性考核模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包含有学生平时到课率、上课时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最终考核不光有期末试卷考试,还要有实际操作考核,实际操作考核是根据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来打分的。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是按各模式分数的权重汇总,这种考核模式提高了学生对实践课时的重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得以实施了,同时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也得以加强了。

3 结语

《建筑材料》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课程,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竞争能力,教师需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高职院校在对《建筑材料》课程进行优化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增加实践课时,适当减少理论课时,使学生真正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知识点,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定的基础。

猜你喜欢

工学建筑材料知识点
盐工学人
——宋辉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