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8-02-14李彬全
李彬全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活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曲靖 655604)
0 引言
猪寄生虫病主要分为体表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2种疾病对猪健康生长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尤其是体内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各个脏器功能发挥,破坏机体组织,导致机体组织损伤。
1 猪常见寄生虫病的危害
1.1 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中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该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威胁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具备很强的传染性,随着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呈现升高趋势,成年猪对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受到该种寄生虫寄生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仔猪群体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经常会受到该种病原的侵袭,而导致出现贫血、腹痛和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严重的会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僵猪,还会导致肠道堵塞、肠破裂等现象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猪死亡。
1.2 猪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属于原虫病,它是寄生在猪血细胞中的一种寄生原虫。弓形虫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等途径进行传播。猪弓形虫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常呈现急性暴发流行。发病初期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 ℃以上,呼吸不顺畅,呈现犬座姿势,采食量逐渐下降,直到停止采食。患病猪还会出现流鼻涕、咳嗽、眼结膜潮红等症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全身体表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的斑点,发病严重的会导致猪死亡。病死猪血液不能正常凝固,血红细胞严重损伤,血液镜检可以发现细胞内存在大量能自由游动的虫体[1]。
1.3 猪囊虫病
猪囊虫病又被称为猪囊尾蚴病,致病原是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横纹肌、心脏、大脑以及眼睛等器官的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仔猪感染该种疾病后,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但育肥后肉质低劣。通常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感染该种疾病都呈现隐性经过,临床症状严重后,主要表现为机体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贫血、肌肉水肿。由于全身肌肉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可以导致猪两肩显著张开,臀部异常肥大,脸部肿大,前胸后屈,四肢异常肥大,由后向前观察猪体型呈现哑铃状或葫芦状。病死猪解剖后,可以发现肌肉组织苍白、水肿、切面外翻、凹凸不平,在各个肌肉组织内均能发现囊尾蚴存在。
1.4 猪球虫
猪球虫病的病原体主要为等孢球虫与部分艾美耳属的球虫,该种寄生虫主要对仔猪造成严重危害。成年猪感染球虫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成年猪成为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哺乳母猪,球虫会使一窝哺乳仔猪全部发生该种疾病。发病后,患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卧地不起、采食下降、饮水欲望增加、皮肤苍白无光泽且无弹性、被毛逆向生长杂乱、眼窝下陷、眼结膜苍白。初期体温正常,排出粥样稀便,粪便中夹杂气泡,随着病情严重发生,粪便呈现液体状,偶尔能看到粪便颜色呈现棕红色,酸臭难闻,有的患病猪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将病死猪解剖后,可以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胃肠道,空肠和回肠内部充满灰色稀薄的水样内容物。整个肠腔粘膜肿胀,外观透明,肠壁血管怒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1.5 猪疥癣病
猪疥癣病是猪养殖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疾病,该病的病原为猪疥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表皮皮肤,在其中繁殖发育,主要采食患病猪渗出的淋巴液和皮肤组织。幼龄猪感染该种寄生虫疾病后的临床症状相对较为严重。寄生虫侵染初期,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机,出现临床症状后,防治难度增加,病情严重传播。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生长发育迟缓,先是在皮肤表面出现针尖大小的小红点,随后小红点逐渐增大,形成丘疹。患病猪机体皮肤搔痒难耐,不停地用患病部位摩擦地面墙壁,使患病部位摩擦出血[2]。
2 防治措施
2.1 科学驱虫
生猪养殖中必须制定严格的驱虫制度,做好驱虫工作。通常种母猪一年进行4次驱虫,每3个月驱虫1次,公猪每年2次;商品猪断奶后15、50 d分别驱虫1次,猪场建议1周消毒2次,至少2种高端消毒水如金维康(聚维酮碘)与国家三类新兽药威能(戊二醛,苯扎溴铵),交叉使用。驱虫时要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科学选择体表和体内驱虫药物进行有效驱虫。日常养殖中,还应该对猪群的感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以此合理选择驱虫药物。在药物驱虫期间,及时做好粪便清理工作,将猪排出的粪便清理出养殖舍,堆积发酵,杀灭粪便中的病原。
2.2 加强饲养管理
养殖场要始终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养殖原则,如果需要从外地引进种猪,必须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猪到达养殖场后必须隔离观察1~2个月,经过全面检疫检查、消毒免疫,确认健康后,才能混群养殖。同时,还要做好猪群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猪舍清洁卫生、干燥整洁,合理分群,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避免猪舍空气潮湿阴暗。日常要定期清理猪舍粪便,运送到距离猪舍较远的地方进行堆积发酵。此外,还要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确保饮用水和饲料洁净,防止出现病原污染。要结合猪的不同日龄,投喂全价营养饲料,确保饲料中含有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保证机体养分供给[3]。日常还要做好养殖舍蚊虫消灭工作,禁止外来生物进入养殖场。
2.3 对症治疗
出现上述几种寄生虫疾病后,应该科学选择驱虫药物对症治疗。①猪蛔虫病:可以选择使用敌百虫,使用剂量为0.1 g/kg体重,加入适量饮用水,配制成0.2%的溶液后添加到饲料中混合饲喂。②猪弓形虫病:可以选择使用10%的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3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5 d为一个疗程。③猪囊虫病:可以选择使用吡喹酮,使用剂量为50 mg/kg体重,1次量,间隔14 d再使用1次。④猪球虫病:可以选择使用磺胺2,6-二甲氧嘧啶注射液,配制成0.06%的水溶液,给患病猪和疑似患病猪灌服,连续使用7 d。⑤疥癣病:可以选择使用1%的敌百虫溶液,直接喷洒猪体表,现配现用,禁止妊娠母猪食用。同时,还可以使用1%的溴螨酯水溶液进行体表驱虫。
3 结束语
猪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猪健康生长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类疾病通常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速度慢的特点,因此,要求养殖场制定科学的驱虫措施,定期对猪群进行体表和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构建完善的防疫制度,强化养殖场环境卫生控制,减少寄生虫寄生场所,控制养殖场寄生虫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