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牛羊布病流行调查与监测工作
2018-02-14黄连秀
黄连秀
(广西崇左市畜牧站,崇左 532200)
0 引言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害犯牛羊生殖器官和关节,以母畜流产和附睾丸炎、附睾炎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危害严重。广西崇左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回归线以南,该地区光照资源充足,植被资源丰富。畜牧生产中,主要以本地的猪、牛、羊为主。近年,随着广西崇左市畜牧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动物交易频繁,导致布鲁氏杆菌病呈现流行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广西崇左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就该地区的牛羊开展血清检测,现将具体研究内容做简单介绍。
1 调查范围
研究主要调查广西崇左市范围内的30个规模牛羊养殖场和331个牛羊散养户。现场采用问卷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手段,检测采集样本的阳性情况。本次试验共采集样牛新鲜血清3 279份,羊新鲜血清1 564份。将采集到的新鲜血清低温保存,送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诊断,先是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然后将诊断为阳性的血清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按照凝集情况计算阳性率[1]。
2 检测结果
广西崇左市3 279份牛新鲜血清和1 564份羊新鲜血清中,检测出牛阳性12份,阳性率为0.37%;羊阳性11份,阳性率为0.70%。通过检测结果可知,广西崇左市牛羊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存在流行发生的趋势,虽然该地区牛羊阳性感染率较低,但显著高于以前对该地区发病情况的评估,布病防控形势严峻。
3 流行原因调查
通过对该地区养殖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养殖户在进行牛羊养殖中,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养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散养养殖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牛羊养殖规模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散养养殖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地区牛羊规模化程度较低。随着地区牛羊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城乡市场交易活跃,牲畜流动频繁,以卖出为经营方式的散养养殖户不断增长,极大增加了牛羊布病的传播和流行。
3.2 对疾病认识不足,个人防护意识差
广大农民群众对牛羊布病造成的危害认识程度不足,缺乏科学防范意识。由于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对该种疾病宣传工作不足,使当地农民群众对该种疾病的防控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农民群众在引种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引种不科学,导致引种时购入或饲养患有布病的牛羊,使隐性带菌牛、带菌羊成为养殖场的传染源。
3.3 饲养方式不合理
在广西崇左市地区范围内,大多数农民群众都采用放牧养殖模式,养殖规模较小。由于农民群众习惯于跨区域自然放牧的生产方式,使羊布病的传播范围加大。此外,在牛羊养殖中,种公畜与母牛、母羊不能实行严格的分群养殖。配种季节,种牛与种羊利用效率低下,产犊季节不集中,卫生防疫措施难以严格落实到位,造成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传播。在冬春季节,养殖户不注重羊舍、牛舍的保暖,对犊牛、羔羊管护力度较差,使牛羊机体抵抗能力变差,给病菌侵袭提供条件。
3.4 养殖户不重视检疫
没有经过严格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的牲畜频繁交易是造成布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民群众对布病检疫认识程度不足,经常出现逃避检疫的现象,增加了布病检疫工作难度,使带病牲畜在动物市场流行,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区蔓延。尤其在边远地区,逃避检疫现象更为突出,导致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地区布病疫情流行动态。同时,在牲畜和牲畜产品流通中,缺乏检疫的新生幼畜不断增加,大量没有进行布病检测的牛群、羊群与健康牛羊群混群养殖,大小牛羊群混群养殖容易导致犊牛和羔羊感染发病。
4 做好监测工作的对策
4.1 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政府部门和动物防疫部门应该进一步转变认识,提高对牛羊布病的防控意识,加强领导,市级动物部门要和各县(市、区)签订责任书,各县(市、区)将责任分层落实,真正把牛羊布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此外,政府部门、动物防疫部门应该加强牛羊布病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造成的危害,保证养殖户能主动检疫。
4.2 完善基层检疫条件
重视和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改善基层兽医防疫部门的工作条件,同时还要采取一切措施,为基层防疫人员提供继续培训教育的机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诊治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地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疫病防控意识,提高疫病诊断水平和诊断质量。
4.3 强化动物免疫,严格消毒
做好牛羊布病免疫工作是预防该种疾病传播的重要工作,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应该每年借助春防和秋防的契机,做好辖区范围内牛羊普遍抗体监测工作,并完成牛羊布病预防免疫工作,选择使用合理的布鲁氏杆菌疫苗,对牛羊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后,要定期对牛羊免疫抗体进行监测,针对多次免疫接种仍不合格的牛羊,应该及时将其扑杀淘汰处理,对免疫接种过的牛羊建立免疫档案,填制免疫证,随检疫票证一同转移[2]。日常养殖中,还应该指导养殖户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牛羊舍进行全面消毒,及时清理牛舍和羊舍内的粪便,避免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患病牛羊污染过的垫料、饲料等污染物,应该彻底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4 强化检疫
在动物收购、调运、输入、屠宰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检疫程序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基层动物防疫部门每年秋季和春季对辖区范围内的易感牛群和羊群进行布病检查,检疫密度不得低于90%,发现可疑阳性牛羊应该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严格诊断,确诊后逐步淘汰、净化[3]。种牛和种羊在每次配种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布鲁氏杆菌检疫,只有健康的种牛和种羊才能用于配种。同时,还要引导饲养户逐渐转变传统饲养模式,由放养养殖向设施养殖转变,并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公畜的利用效率,减少疫病传播途径。引种中一定要做好产地流行病学调查,禁止从疫区引种。新引进的牛羊必须在产地进行严格的检疫,出具相应的产地检疫证明书后才能运输,运达到养殖场的动物必须经过严格隔离,全面检疫、消毒,并经免疫接种后,才能混群养殖。
5 结束语
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和传播对牛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工作,强化检疫,严格消毒,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