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2018-02-14孙静丹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原则规划

孙静丹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绿色城市是指在追求生态和谐的同时,重点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城市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城镇的环境问题,然而,随着当今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设计理念涵盖各个方面的自然因素。绿色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对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提升城市建筑基础的同时,也要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不但要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城市的规划,避免因为不合理的设计浪费城市中的生态资源。不同区域内的建筑使用功能不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的绿色城市设计要求与理念,优先使用低碳节能环保材料,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1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要遵循的原则

1.1 节能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节能,在购买施工材料时,首先要选择容易降解或再生的材料,其次选择低碳环保的材料,同时还有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坚决不适用存在辐射或具有污染等问题材料,除了选用绿色材料之外,还需要想办法提高材料利用率,避免材料的,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2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要求在城市设计时注重周边的生态资源,要对周边的树木、草被、水利等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要树立“环境共生意识”,遵从自然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而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 人本原则

城市规划的初衷是为了建造一个适合人民生活居住的环境给人类,因此绿色城市设计的核心原则便是人本原则。建筑的品质会直接的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质量。所以除了保护生态环境为,还应该协调绿色城市和当地的文化环境,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人文环境,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空间,每一个城市市民都应该树立重视环保,避免产生环境污染的意识。

2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

2.1 做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

在绿色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实际当中,经常会出现理念与实际规划、实际施工、实践建设等存在问题。在现实的工作当中,很难协调设计中的效率、公平以及生态环境等关键性因素的平衡。要么一味的提高生产效率,忽视生态环境或者破坏生态环境,要么保护好或者维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持生产效率,二者之间难以平衡。所以在动工之前,城市的规划人员,应当到实际地点去考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为前提,有效的解决全局与部分,现在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及期望为目标。

进行工程设计及规划的时候,应该广开言路,多听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想法,也许部分想法有部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可以对设计进行适的调整以便满足要求。切记不能够损害人民群的利益与权力,导致设计规划失去存在的意义,严重的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作为规划人员,在不影响整个工程的前提下,必须以大局为重,对市民的合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是每一个设计人员应有的能力与素质。

2.2 兼顾城市的多重功能

绿色城市的规划目的是为了给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避免环境污染问题恶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达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绿色规划应该兼顾多重功能,根据实际的文化及环境特色,知道合理的规划方案,合理的划分工农用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合理的产业布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比如规划农业工程时,除了制定一系列保护规划措施外,还应该想办法提供耕地资源的利用率,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避免绿地变耕地。与此同时完善交通系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城市的管理者还要充分的认识到本土化的工业发展情况,深刻的了解本城市的产业结构,同时放眼于全国的工业发展情况,对本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生态建设中应该着重发展高科技,绿色环保的产业作为中心,鼓励和支持服务型的企业,大力促进第三方产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2.3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

生态环境城市空间组织的设计规划,需要协调好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所以在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全面的考虑土地,交通结构,人口的分布等等关键因素。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与组织,对其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升和改善。并且要遵循生态绿地系统串联原则,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2.4 合理的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城市规划中提出的绿色与生态并存的原则,不只是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复合生态,还应该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原则,规划设计不单要符合生态规律,还应该能够修补因城市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降低类似问题的影响。每一个规划人员都应该树立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工作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践行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在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同时,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5 强调弹性,适应多变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下,建设发展中的城市,存在许多的变化,如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国际环境和区域环境的变化强调弹性设计。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提升规划的弹性和灵活性。在保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以综合性规划代替功能区,滚动发展,不但能满足实际的建设需要,还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周边环境城市的灵活应变能力。

2.6 交通设计

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对于每一个城市规划者来说都是比较河西的一个方面。对于交通系统的设计规划来说,应该充分的考虑绿色建筑的运用状况,绿色建筑有着众多的价值和作用,都紧密的和交通系统结合着。这也要求这每一个城市规划设计者尽可能的促使交通体系能够较好的服务于周边的城市居民,满足其生活的日常需求,进而提升绿色建筑的使用效率。

2.7 统筹协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系统

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及整体的景观布局下的人工环境,都应该纳入构建绿色城市规划当中。不单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都融入城市布局中,还应该结合城市的演化和生态环境的再生。全方位的考虑各项因素以及设计方案的影响和成效,还应该把握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不断的学习和引进与自然生态有关的先进技术与知识,协调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人工系统的调节与平衡。以提高我国城市设计规划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城市设计及施工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了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在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可以了解到人民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态,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系统功能,确保了城市的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遵循节能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要充分的考虑城市居民的健康,社会经济效益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兼容性,需要合理的利用和保护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原则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迎接“十三五”规划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