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18-02-14王俊桃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5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害虫控制措施

王俊桃

(山西省运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044000)

园林病虫害问题作为园林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相关人员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仅要考量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和质量,还要保证园林绿化环境的生态平衡性,这就需要积极采取系统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生态平衡的理论观点之上,多方位的采取人工、生物等多种防治措施,才能够在保证园林绿化环境物种多样的情况下,有效防治病虫害对于植物的威胁,最大限度的避免病虫害问题的产生,保证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确保园林生态的稳定性、多样性。

1 加强园林绿化管护,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要想确保生态控制措施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就要不断加强园林绿化管护工作,这也是降低园林病虫害发生几率的有效措施。在传统的园林工作中,相关人员都过于重视栽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园林养护工作,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园林养护工作,才能有效改变这一现状[1]。那么,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就要深入了解园林绿化植物对于环境的要求,积极落实后期养护管理,这样才能够提升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因此,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对于养护管理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保障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不断提升树势与病虫害抵抗水平。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坚持深入基层,结合实地考察,准确了解园林病虫害的发生条件和规律,从而对其有效的防治,以此减小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 规范植物配置,构建合理的园林生态环境

在实际的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打破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并非不惜一切的消除所有病虫害。只有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上,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特点,积极构建一个适应范围较广、物种多样化的园林绿化系统,才能够更好推进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发展[2]。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园林病虫害自我防治、恢复生态环境,相关人员就要认真考量当地植物的生长分布和特点,科学配置园林系统中的物种,立足保证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其在开始的园林绿化配置过程中,就要充分了解实际的景观效果要求,并全面掌握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与植物生物学特征。之后对园林植物和种植地点等进行科学设置,从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出发,建立一个多样化、平衡的植物群落,确保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更加贴近自然,在这样的模式下,才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等问题。

3 科学开展生物防治,发挥自然调控的作用

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运用生态控制措施,要注重选用生物防治的措施,直接利用害虫的天敌与微生物等自然条件,通过生物与生物的食物链关系,有效控制园林病虫害问题[3]。科学开展生物防治,不仅有效尊重了自然法则,还有效避免了化学防治措施中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上,还保证了园林和病虫害的平衡关系,真正实现了整个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控制措施中,可以直接利用害虫的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益鸟等,有效消除病虫害,这在没有影响园林生态系统平衡性的同时,也有效杜绝了土壤污染等问题的产生。

4 利用人工和物理方法联合防治病虫害

在生态控制过程中,直接通过调控有害生物的密度就是一项有效措施,当前常用的措施就是昆虫信息素与物理诱杀技术。结合园林病虫害的产生条件和规律,每一种不同的病虫害都有对应的生长习性和趋性,根据病虫害的生长习性来进行防治,就是一项最有效、最简单的措施[4]。比如对于粉虱、网蝽、木虱等害虫,就可以直接采取潜所诱杀的方式,对于叶蝉、金龟子、飞蛾、蝼蛄等有着趋光习惯的害虫,可以直接利用黑光灯来进行诱杀,这些防治方法不仅简单也很有效。本身园林植物病害的产生就是在有病菌与发病的环境下才能够产生的,针对其这一特性也能够直接利用物理措施,让其不具备发病的条件,从而起到病害防治的目的和效果。比如很多病菌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才能够滋生,这就可以通过修剪树枝,提升植物内堂的透光性、通风性,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病虫害的产生。

5 合理应用农药,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实际的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对于残效期较长和毒性相对较大的农药。但在某些特定时期也可以选用化学农药防治,比如病虫害灾情较快、较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采用生态控制措施,以此有效控制病虫害对于园林植物的危害范围和程度[5]。那么,相关人员在该环节中,也要坚持生态控制的角度出发,坚持应用低毒性、无污染的农药种类,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影响园林苗木的健康生长,危害园林土壤结构。另外,要想排除长期施药的害虫产生抗性,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交替应用不同的杀虫机理农药,在施药中要保持较高的警惕性,避免污染园林绿化生态环境,杜绝应用大面积的喷雾施药方法,多采用根施、注射等方式。

6 坚持立地条件与养护管理调控

通过对园林病虫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其与立地因子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就要坚持立地条件和养护管理两者有效结合的调控方式。通常立地调控措施有浇水、施肥、除草等,相关人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量其对于园林绿化植物的影响,还要综合考量相关措施对于病虫害天敌的影响[6]。同时,科学的植物修剪也是控制园林病虫害的措施,比如白粉病、阔叶树等腐烂病,都可以直接通过修剪树枝来进行防治,对于食叶害虫、粉虱、蚜壳虫等也可利用修剪树枝来进行防治,但对于修剪下来的枝叶需要进行科学处理,避免出现病虫害传染等问题出现。另外,科学安排草坪的修剪工作,对于保障草坪的健康生长,预防病虫害等问题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7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管理作为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其能够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在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积极采用生态控制措施,能够在减低园林病虫害的同时,保障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真正实现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害虫控制措施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初探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