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痿辨治与启阳娱心法

2018-02-14陈云芝朱玉忠

新中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法肾虚肝郁

陈云芝,朱玉忠

1.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3 2.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

阳痿辨治与启阳娱心法

陈云芝1,朱玉忠2

1.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3 2.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

阳痿;证治;启阳娱心法

阳痿属于男性性功能障碍中的一种,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据流行病学调查,全世界40~70岁的男性约有52%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5年前后全世界约有3亿男性将患有勃起功能障碍[1]。因此,解决这一常见的难题,必将造福广大的家庭。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朱玉忠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男科临床实践的近50载中,遵循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博览古籍,汲取精髓,其对于阳痿的辨治,将启阳娱心法运用其中,疗效甚佳。笔者就阳痿的溯源、病因、病机及相关治法做一介绍,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思路。

1 病名溯源

阳痿,在先秦时称之为“不起”,《内经》称之为阴痿、阴器不用、筋痿。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清代名医陈士铎著《辨证录》中专立“阴痿门”,对本病进行论治。但此时的阴痿非专指男性勃起功能障碍,阴痿之名亦可散见于女科,容易产生误解、混淆。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阳痿病篇提出“阳不举也、阳道不振”,与以前部分医家所述的“阴痿”(女性性机能障碍)相区别,之后命名逐渐统一。

2 病因病机

2.1 古医家观点

2.1.1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认为性功能早衰的原因为“猝而暴用,不待其壮,不忍两热,是故亟伤”,即急促而频繁的房事会严重损伤身体,这是对阳痿最早的病因学认识。同时认为:“怒而不大者,肌不至也;大而不坚者,筋不至也;坚而不热者,气不至也”,指出阴茎不大、不坚、不热的原因在于肌气、筋气、神气不至,这是有关阳痿病机的最早论述。

2.1.2 《内经》 肾与阳痿发病。如《素问·痿论》曰:“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认为房室不节,可致肾精亏损、虚热内生,致阴血亏虚,宗筋驰纵是阳痿的主要病因,为之后阳痿从肾论治奠定了基础。秦汉至金元时代对阳痿的治疗原则以滋补肾阴为主。

肝与阳痿发病。如《灵枢·经筋》曰:“足厥阴……;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这为后世医家从肝论治阳痿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外,外邪入侵或气血不足均与阳痿发病有关。如《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这些观点对后世临床均很有启发。

2.1.3 《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阴阳衰微,而风邪入于肾经,故阴不起,或引小腹痛也。”治疗阳痿其主张以补肾为主,书中记载了不少补肾壮阳的药物及方剂。

2.1.4 《格致余论》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认为“阳有余而阴不足”,人体阴血最易耗伤,故对阳痿的治疗主张滋阴清热,创大补丸以补肾水、降虚火,其理论影响了对后世阳痿的治疗。

2.1.5 《景岳全书》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精辟地论述了阳痿的病因病机:“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缓,而为痿弱者。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经云:壮火食气,亦此谓也。然有火无火,脉证可别。但火衰者十居七八,而火盛者仅有之耳。”并将其分为三型治疗:阳痿证属命门火衰、精气虚寒者,选用右归丸、赞育丹等温阳之方;属于思虑惊恐,导致脾肾亏损、脏腑精气不足而致阳痿者,必须培养心脾,方选七福饮、归脾汤以补精气;属肝肾湿热,侵及阴器,宗筋弛纵,导致阴器不用者,治法宜用苦味药物清火以坚肾,虚火又宜滋阴以清火,方宜选滋阴八味丸、丹溪大补阴丸及虎潜丸等方。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来看,阳痿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因素,包括思虑过多,忧愁、郁怒、惊恐等;外感六淫之气,尤其寒、热、暑、湿均可致阳痿,并强调房事不节,纵欲房劳等是造成损精伤阳而致阳痿的重要因素。并强调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过食肥甘厚味及劳力过度、思虑过度等因素亦常易导致阳痿。陈何亮[2]、秦国政[3]等研究古代文献显示:从肾虚立论者占28.57%;从肝立论者占11.11%;从多因立论者,占0.79%,而多因立论者,绝大多数的医家认为阳痿的发生与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2.2 现代中医观点

现代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情志刺激、不良方式的性生活、不良生活习惯、久病体弱、先天禀赋不足、年高身体机能衰弱、跌扑损伤宗筋、六淫侵袭、各种疾病影响及服用药物的作用等。从病机来看,肝郁和肾虚为基础病机,而血瘀、痰浊、湿热是各种病因病机的继发病理因素,继而可再次加重阳痿的病情。从发病脏腑来看,阳痿发病与五脏六腑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临床可灵活调治[4]。如秦国政等[5]根据1 564例横断面研究样本和962例阳痿病例对照研究样本进行阳痿流行病学调研,认为阳痿的发病规律较之古代发生了明显变化。病因方面:据相关统计房劳损伤已不再是阳痿的主要原因,情志因素则占据主要部分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同时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病机方面:从古代虚多实少向现代实多虚少转变,脏腑功能改变由肾气亏虚为主向以肝肾为中心而涉及其他脏腑转变;现代阳痿基本病机是肝郁、肾虚、血瘀,肝郁是阳痿的病理特点,肾虚是阳痿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则是各种因素的最终病理趋势。但是,随着社会和中医学的发展,肾虚已不是当今阳痿的主要病机,其病因规律也发生变化,情志变化成为现在阳痿主要发病学基础。王琦等[6]经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表明,阳痿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血瘀。

3 启阳娱心法治疗阳痿

3.1 阳痿与启阳娱心法

综上所述,心肝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与协调是阴茎勃起的关键,脏气充足“三至”则阴茎可壮大、发热且能持久,并以阴茎充血发红、勃大、坚挺、温热为“男候四至”[7],作为性欲冲动的表现。笔者认为,当今社会,阳痿的发生又与肝关系最为密切。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少腹,其经、筋、别等均与外肾直接相通;肝主筋,主藏血,调节血流向和血流量;肝体阴而用阳,为气血调节之枢;肝主疏泄,通利经脉,辅助心神使得精神情志调畅,助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化生气血。且乙癸同源,肝血肾精,互资互化,荣损与共,血足则精旺。故肝气升发、心情愉悦,才能产生性欲和性感觉;精气布散、肝血濡筋、相火鼓动方可宗筋振奋。故肝血充盈为宗筋勃起之基础,肝气条达充盛是勃起的动力。

有调查显示,在阳痿的诱因中,77.56%属于心理性因素。尤其青壮年患者,大多与情志有关[8]。若情志不遂、抑郁忧虑,或突因事体受挫而郁怒、焦虑或新婚首交失败而恐惧,七情过激均可心神失调、情志内伤致气机紊乱、气血失调而肝郁气滞,疏泄不利,则心神不宁、情志抑郁、性欲低落;肝血不足、血不濡筋以致阴器失养,致阳萎不举。加之素有酒醉入房、迷恋手淫、贪欢纵欲引起肾精耗损,或超龄晚婚、幽闭久旷而成肾精滞或肾精瘀[9],精亏则气少,皆致肾气渐虚,更加重阳痿。

笔者认为,在“情志变化成为现在阳痿主要发病学基础”的前提下,临床治疗阳痿时应用疏肝益肾宁心之法,即启阳娱心法,于今之人,可收佳效。

3.2 启阳娱心法方药证治

启阳娱心法渊源来自于《辨证录》卷九之启阳娱心丹,治疗志意不遂、阳气不舒、心火抑郁而不开、肾火虽旺而不应之阳痿而设。功能:益肾疏肝,壮胆宁神。主治:胆虚惊恐伤肾证,阳痿不振,举而不刚;抑郁忧闷,心包闭塞,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恶梦,常有被惊吓史,苔薄白,脉弦细。基本方:菟丝子20~30 g,柴胡6 g,白术、党参各20g,白芍、茯神(或茯苓)、当归各10g,山药30 g,炒酸枣仁15 g,远志、石菖蒲各6~9 g,神曲9 g,橘红 6~20 g,砂仁3 g,甘草 3~6 g。每天1剂,水煎,早晚分服。方中菟丝子辛甘,补肾益精;柴胡苦辛,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酸苦,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木郁不达致脾虚不运,故以白术、山药、党参、神曲、甘草等益气健脾和胃;橘红、砂仁理气化湿醒脾;茯神、远志、酸枣仁、石菖蒲宁心安神。诸药配伍,共奏疏肝宁心、益肾治痿之功,主治以肝郁肾虚为基本病机之阳痿。

4 结语

关于阳痿的论治,古现代均研究众多。古代医家认为阳痿病位多在肾,病性多虚、多寒,这是与古代的生活条件、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而在现代,生活压力,情志因素导致了这一时期阳痿的发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其证型以肝郁为主,当然肾虚、血瘀在发病中也依然重要。

[1]Hatzimouratidis K,Amar E,Eardley I,et al.Guidelineson male sexual dysfunction: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prematureejaculation[J].European Urology, 2010, 57(5): 804-814.

[2]陈和亮.阳痿发病论[J].陕西中医函授,2002,22(2):8-10.

[3]秦国政.古代中医辨治阳痿的文献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5):311-314.

[4]李柳骥,严季澜.阳痿病因病机述略[J].吉林中医药,2011,31(9):819-821.

[5]秦国政,骆斌.勃起功能障碍中医体质学规律研[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74-76.

[6]王琦,倪平,吴卫平,等.疏肝益阳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58-62.

[7]王明辉.中医性医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89:51-52,179,55.

[8]秦国政.郁是阳痿发病学的重要环节[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1(4):30.

[9]王琦,秦国政.现代中医男科荟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6,65.

R255.6

B

0256-7415(2018)01-0162-03

10.13457/j.cnki.jncm.2018.01.044

2017-06-07

北京市西城区中医药传承工程资助项目

陈云芝(1982-),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男科。

冯天保)

猜你喜欢

心法肾虚肝郁
“肾虚湿瘀”理论下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赶走”肾虚
透视“肾虚综合征”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小模大样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妇科肾虚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