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市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研究与建议

2018-02-14蔡伟坤赵艳敏

建材与装饰 2018年33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废物垃圾

蔡伟坤 赵艳敏

1 前言

据统计,中国的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的30~40%,只有一小部分建筑垃圾被运送到指定的住所。大部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或运输至非法经营的垃圾填埋场,并以露天贮存或填埋方式处置。与发达国家90%以上的建筑垃圾回收率相比,中国建筑垃圾的回收率不到5%。

2 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回用现状

2.1 建筑垃圾量大,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排放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城镇居民改革促使城市周边区域生产的固体废物占很大比例,建筑垃圾急剧增多。旧城区每年重建至少3000~4000万m2的旧建筑物,造成数亿吨建筑垃圾

2.2 资源管理水平低,对环境危害大

我国建筑垃圾管理水平低,施工垃圾随意堆放,给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带来不便。在许多地区,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由建筑单位运送到郊区或村庄,通过简单的填埋处理,并且大多数建筑废物由非封闭运输车辆运输,建筑垃圾回收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垃圾、灰尘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2.3 处置方式单一,工业化规模较小

据了解,我国城市建设产出大量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与方式相对简单,垃圾填埋场处置成为主要处置方式。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征地拆迁和运输资金,而且使治理更加困难。与此同时,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回收企业少之又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规模。

3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管理

3.1 规范的企业准入和有力的政策扶持

新加坡实行了建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制度,全国共有五个政府特许建设废物处理公司,专门从事建筑垃圾的收集、清理、处理和综合利用。政府使用建筑垃圾综合建设设施租金相对较低。为这些公司出租土地并为他们提供创新的项目研究基金。美国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指挥控制模式,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污染控制,第二阶段是以市场经济的激励措施为基础,强调企业对建筑垃圾来源的减少作用。第三阶段是在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的结合,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3.2 使建筑废物回收行业

在德国,根据法律要求,每一个负责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为减少废物和回收利用做出一定的贡献。而建筑材料制造商则须需要使他们设计的产品更环保,更加有利于回收利用。最关键的责任是。德国的建筑垃圾的高额费用为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提供了经济基础,从而保护了建筑垃圾回收公司的经济效益。

3.3 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再利用

日本的建筑垃圾政策是建筑垃圾应尽可能从建筑工地上减少,从而使建筑垃圾得到充分利用。早在1988,早在1988年,东京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就达到了56%,在日本很多地区,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达100%。

4 聊城市建筑垃圾回收管理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国家尚未颁布更完善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政策。通过在聊城地区的施工单位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市政府往往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监督不到位,大量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不妥当。

4.2 技术管理水平低,缺乏对分类的细化

根据发达地区建筑垃圾处理的经验,合理的建筑垃圾分类是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的一个重要因素。聊城市一方面垃圾分类技术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施工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的来源和地点通常没有精细的分拣技术,资源利用率。

4.3 农村地区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增加

在农村占有较大比重的聊城地区,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尽管农村废弃物管理工作还很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生活垃圾中含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城市垃圾所没有的复杂成分。这些不同类型的垃圾混合在一起后,随后的无害化处理,二次随机堆积,垃圾焚烧,使得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在农村,不难发现堆积如山的垃圾和刺鼻的气味。

5 建立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5.1 促进和鼓励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建筑材料能够大幅度的节约土地空间并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筑垃圾经常被当作无法利用的垃圾进行处理,其中大部分的建筑垃圾还可以进行二次利用,这部分的建筑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后甚至可以当做建筑材料的替代品进行施工利用。同时施工方也可以在施工前期评估建筑产品所产生的废物量,根据废物的最终用途或质量,制订好回收方案。

5.2 健全的行政监督制度

建筑垃圾回收的行政监督应包括可行性论证、设计审批、施工许可、施工验收等各个方面,可以通过建筑垃圾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清运、循环处理、焚烧和填埋全过程中相关主体行为实施动态监控。在工程建设或拆除中,可以预先评估建筑垃圾的数量,并支付建筑垃圾的预处理费。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按照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进行罚款或者退款。

5.3 加快行业标准的制定

应尽快编制《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施工验收标准》,设计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尽快推出可再生建材标准,广泛推广和使用再生材料。推动固定厂房、大型加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应用技术的研发,形成建筑垃圾管理的源头,从拆除、分类到工厂,得到充分的应用。

6 结论

中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工作才刚刚开始。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推广,加强条例的约束力和政策的鼓励是促进未来行业更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随着社会对建筑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建筑垃圾回收管理体系的完善也逐渐提上日程。

注:本项目为2017年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6312172803)。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废物垃圾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垃圾去哪了
肩负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的重任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倒垃圾
电子废物何处去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