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策略
2018-02-14刘学工
刘学工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丽江 674200)
猪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临床上多元混感、多重感染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对该病临床症状特点作简要分析,提出相关的预防策略,旨在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 致病因子
1.1 病原性
(1)病毒性感染,猪流感病毒 (SIV)、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伪狂病犬病毒(PR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猪瘟病毒(CSFV)等是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代表性病毒。
(2)细菌性感染,猪链球菌II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等是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代表性病原菌。
(3)类细菌性感染,主要是“猪肺炎支原体(MH)、类立克次氏体、曲霉菌”等。
(4)寄生虫感染,临床上健康猪感染蛔虫、后圆线虫、肺丝虫等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症状。
1.2 异物源刺激
较为常见的就是强冷空气刺激猪的呼吸道黏膜并致其发炎,进而继发感染加重产生明显呼吸道症状;猪舍内保洁消毒不严,粉尘及有害气体(NH3、CO2、CO1、H2S 等)超标,容易诱发本病;使用某些刺激性极强的消毒剂带猪消毒时未作必要防护,比如使用氯制剂(强力消毒灵)、过氧乙酸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时,防护不当很可能损伤猪的呼吸黏膜而诱导发病。
2 临床症状
猪呼吸道疾病多呈慢性过程,一般病死率不高(15%以内),临床上以“低龄仔猪、妊娠母猪、老弱病猪”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症状最为明显、危害性最大;少数高危病种(病毒与细菌混感、多重感染、急性猪肺疫等)可能存在急性猝死现象。
本病的显症以明显呼吸道症状为主,比如: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结膜角膜炎性红肿、呛咳、喷嚏、呼吸困难、打鼾、听诊肺锣音等;病理剖解可见呼吸系统变化最为明显,气管、支气管可见卡他性炎症,呼吸黏膜不同程度水肿充血或出血;大叶性或小叶性肺炎;急性猝死病例的消化、循环、神经等器官组织一般无明显变化,但病程较长者则可见全身症状,其他脏器均可能出现“色变、质变、水肿、出血、黄染”等。
本病属于一种免疫抑制性较强的疾病,可导致猪的疫苗免疫失败或降效、机体免疫机能受损、抗病力减弱等,由此造成猪群的综合生产性能下降,猪场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主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3 预防控制
3.1 完善相关疫苗免疫程序,有效降低病死率
新老猪场均要认真落实到位,目前国内针对“猪瘟、猪蓝耳病”多地采取政府组织强制免疫;猪伪狂犬病、猪II型圆环病毒病、猪肺疫、猪喘气病等则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和地方流行病学追踪结果实施计划免疫(选择性免疫)。
3.2 控制猪场周边和猪舍内的良性养殖小环境
及时清除并无害化处置猪场周边的污染源(病死动物尸体、垃圾等);禁止无关人员、车辆、用具等携原体随意进出猪场,必须进入时执行严格的检查、登记、防疫消毒措施;猪场内重点场地、猪舍内定期开展保洁与消毒,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和疫情动态流行期应采取带猪消毒措施;随着四季温差波动,注意保护好低龄仔猪、妊娠母猪、临产母猪等易感对象,初春、秋冬季注意抓好猪舍内防寒、防风、保暖、保洁、控湿,盛夏高温时节注意抓好猪舍内防暑降温、通风、控湿、保洁消毒等;适时驱除猪群体内外寄生虫及抓好“灭四害”工作,及时消灭中间传播媒介以降低感染发病率。
3.3 强化源头控制及净化措施中,最大化减少发病
现代规模养猪场频繁对外引种及交易,应注意加强早期检疫检验、隔离观察及阳性个体无害化处置等措施,严防各种传染病危及本场;养殖过程中注意加强群内动态疫情监测,及时处置群内个别早期发病个体、病死畜尸及其污染物等,严防疫情在本场进一步扩散蔓延。
3.4 坚持全进全出经营管理制度,降低发病风险
规模化猪场在养殖期末务必执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因为在猪群育肥过程中有极大的隐性感染风险,其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等也可能对环境构成污染,必须在全出后实施到位的粪污、垫料无害化处置,并坚持足够休养期,确保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多量消亡、达到安全值范围,这样有利于降低下一批次猪群的历史病复发风险。
3.5 保健预防措施
针对性采取保健预防措施“治未病”。笔者推荐近代规模养猪实用经验处方为“黄芪多糖颗粒(混饮)+氟苯尼考或乳酸环丙沙星(混饮)”,连用7~10d,可以有效净化内源性病原菌,并能增强猪机体免疫力,对预防不同病因的呼吸性疾病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