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18-02-14夏亮
夏亮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80)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脚步的进程,建筑工程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建筑行业逐渐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还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和安全[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相关部门必须严肃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承建、监理与设计必须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坚持建筑工程的基本程序原则(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并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与效果。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1 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设备技术与基础材料也随之得到升级与更新,采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与施工材料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设备费用,就怀着侥幸的心理选用磨损严重、精度模糊的设备施工,因而,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极限利益,压缩了施工材料的预计费用,像一些不规范的公司购买材料,致使整个建筑施工变成“豆腐渣”工程,如重庆綦江彩虹桥事件、江苏省徐州市济众桥改建工程、宁波大桥坍塌事件等。
1.2 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过关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得知,具体从事一线建筑工程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都是进城务工、“卖力气”的农民,他们的专业技术基本上是由“师承”的形式习得的,这种方式重在技巧的传授,其他相关的建筑周边知识则被忽略了,质量安全意识不过关。有很多质量工程的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部分农民工由于生活压力与利益驱使等因素,甚至不惜偷工减料、铤而走险,刻意追求工程速度,导致质量方面不过关,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建筑施工方面的人才结构严重失调,人才布局不合理,导致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优秀施工人才数量只手可数。
1.3 施工质量管理监管力度不过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包括施工人员、施工单位资质、施工过程技术、施工工序、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2]。只有具备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的求职人员才能担当起监督环节的岗位职责。然而,从当前的建筑市场来看,质量监督的职责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原因的压缩和束缚,能够做到严格监督的人员是少之又少。主要是由于:①管理制度残缺,监督范围模糊;②监管费用投入过低,监管人员工作不到位;③高级施工质量管理人才储备空虚,人才技术力量跟不上建筑质量工程管理的需求。
1.4 施工质量管理技术不过关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技术革新太慢,落后于国际建筑质量管理的平均水平。施工质量管理的技术革新就是一种运用先进技术与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其目的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与管理模式,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加快施工质量管理的技术革新速度,从而帮助相关单位增强市场竞争力,抢先占领其市场。总而言之,跑在前端的施工质量管理技术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性能,不断更新质量管理技术,能够极大的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的发展与提高。
1.5 施工质量管理机制不过关
建筑程序与其施工质量管理机制是息息相关的关系。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单位内部必须拥有详细的规划与步骤安排,甚至可以借助相关法律法规来制定专门的管理规定和模式,尽量避免出现浑水摸鱼的工作现象,导致施工质量的欠缺,最终形成施工安全隐患或引发了各式各样的安全事故[3]。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解决对策
2.1 规范财务购买标准,健全施工材料购买制度
编制具体建筑工程施工明细表,并严格监督对设备及原材料的管理。例如:①创建一支责任心强、综合能力高的采购队伍,所有的材料购入全部由该小组承担规划。②健全材料购入管理制度,只有拥有合格纸质材料证书的厂家才能成为供应商的考虑范围内。除此之外,“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多种渠道购入,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材料的供应需求。③完善材料购入清点监督机构,购入的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投入施工现场的使用当中,不合格的材料则退回。
2.2 健全内部培训机构,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与施工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重视自身培训机构的建设,给施工人员提供自我综合素质上升的渠道,同时将质量安全意识普及到基层的施工人员当中。除此之外,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管理机构,巩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知识和相关培训技巧。这种方法看起来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的对策,从大局上观看,是有利的。这样既不会盲目选取专业人才,也不会让一些没有经验的人无从施展。
2.3 单位中采用责任“个人+负责人”制
由于不成熟的管理制度,当工程出现一定的工程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追究哪些人的责任,所以,施工人员就会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导致施工过程中不认真,工程质量的稍有欠缺。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个人+负责人”制,个人出现问题,他的负责人也要连同担责,采用“以下制上”,而不是“以上推下”的单位制。
2.4 与专门高校或研究所合作
想要有新技术,那么就要有新资源的注入,我们不能保守的在一个工程中或一个项目中就一直用一些只懂“旧技术”的“老人员”,我们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各大高校或者研究所合作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知识、文化、技术、创新的引入,能够让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在合作的同时,也能为工程施工提供专业性的人才及知识储备,项目企业也为大学生或者研究生提供就业机会,实现双赢。
2.5 政府出台法规体系
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政府及时制定出有关于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政策已经刻不容缓。鼓励新型高级人员不断输入到施工工程项目中,改变以往的“农民工模式”,注入新鲜的血液。调动市场及劳动人员的积极性,才能让项目施工高质量的完成。对于“粗制滥造”的这些行为进行法规约束,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极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 结语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工程质量就是建筑工程之源。在我国宏观经济的强烈推动下,城乡一体化的脚步不断前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中心点也逐渐趋向于建筑领域。其中不断突破创新的技术革新,不仅加快转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将全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水平。以上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的探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地被解决,逐渐让我国的建筑在整个行业领域中熠熠生辉。
[1]刘全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7,17(9):108.
[2]达瓦次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17(32):170~171.
[3]董家卿,屈杰,郭颖,等.论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8):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