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非法学教育与法律合作
——“第三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综述
2018-02-14张小虎
2018年6月16日,“第三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在湘潭召开。本次论坛由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协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肯尼亚斯特拉斯莫尔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等非洲15所高校的法学院院长参会,以及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20余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法学院院长与专家约50人出席。
一、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的成效与展望
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青认为,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将进一步深化中非在法律领域的合作,为中非友谊架设法律桥梁。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认为,中非拥有各自的法学教育历史和传统,在全球化时代,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各国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中非主要法学院能够共同为世界法律教育合作树立新样板。湖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康为民表示,本届论坛将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法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发挥更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中央深化中非合作、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全国人大监察与司法委员会委员谢勇指出,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和中非主要法学院合作机制的深度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法学教育交流、搭建教育合作平台。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回顾了前两届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希望本届论坛能够进一步扩大和吸纳中非法学院联盟成员,通过建立成熟、长效的机制,支持更多非洲青年学生来中国交流,鼓励中国学生去非洲交流,为中非法律服务合作提供人才支撑。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法学院院长Christopher Mbazira指出,中非法学院院长论坛对于中非法律合作意义重大,有必要把法学院院长、律师及法律从业人员聚集起来,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非法学院应积极合作,通力培养法律人才。
二、非洲的法律教育与问题
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Johann Kok以高等教育委员会对法律本科学士学位的认证为视角,介绍了南非的大学课程改革情况及其挑战,当前,南非18所法学院中只有3所达到了认证标准,而未达标者须提交具体的改进计划,才能拿到是否通过认证的结果。埃塞俄比亚麦克莱大学法学院院长Gebrehiwot Abera认为,非洲的贫困不只是温饱问题,而是缺乏享受教育、福利等社会资源的机会,所以贫困就是平等的问题,平等也是法律的问题。法学教育与律师应该在减贫中发挥作用。南非开普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Waheeda Amien认为南非各法学院的法律教育和课程结构及其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学校将南非极具特色的法律体系融入到了学科、教育和课程安排之中,鼓励将法律改革的趋势与高效的教学体制相适应,密切关注目前法律体系中仍然存在的殖民性和不平等性,并重视非洲大陆与人民的需求。埃塞俄比亚法学院委员会主席Abebe Alemu介绍了该国法学院法律教育的前景与挑战,目前埃塞俄比亚有23所法学院可授予学士或硕士学位,所有的法学院均隶属于公立大学。
三、中国的法律教育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结合该校法学院的创新实践,指出世界一流法学院应该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一流的人才培养能力。其次,一流的科学研究能力。最后,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方桂荣副教授指出,加入WTO后,我国推进了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并取得了可喜成就。为创设特色发展形式,浙江师范大学正在考虑筹建中非法学院。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虎介绍了我国高校唯一专门研究非洲法的学术机构,也是全国研究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集中、研究资料最完整、研究成果最多的非洲法研究机构——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形成了从学士至硕士再至博士的非洲法人才培养体系。
四、新时代中非法律服务与合作的拓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石静霞强调,中国增强与世界各国法律的互动,应加强利用联合国贸法会、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非洲商法协调组织等机制来进行法律协调。乌干达教会大学法学院Anthony Kakooza认为,中非合作广泛、非洲国家受益良多,但投资过程中的民商事法律争端亦难以避免,因此中非应共同努力,关注法律人才培养,为中国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同时,希望中非双方了解和学习彼此的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法律框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朱伟东研究员指出,中非争端民商事纠纷居多,总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法律保障尤为迫切,需要中非双方共同应对,缔结更多的双边条约,建立更全面的法律框架去解决中非合作中的法律争端,建议合理规划未来的知识产权设计,在产品发布前进行充分地审查,整合非洲当地知识产权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非洲所有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