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病诊治

2018-02-14杨登红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病死猪圆环患病

杨登红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农业局化龙乡畜牧兽医站,广元 628207)

0 引言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为圆环病毒,该病毒主要分为2个血清型,其中猪圆环病毒Ⅰ型无致病性,造成猪发病的病毒类型主要为Ⅱ型圆环病毒。猪圆环病毒病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疾病,临床上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逐渐消瘦腹泻、呼吸困难、贫血,黄疸。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该种病毒后呈现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引起仔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引起成年猪出现呼吸道综合征和鼻炎综合症,并且对加速多种腹泻性疾病发生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然状态下,猪圆环病毒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强,在70 ℃环境下能存活15 min,56 ℃不能将其灭活。随着猪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做好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诊治工作,对提高养殖效益有很大帮助。

1 流行病学

猪圆环病毒Ⅱ型可以感染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猪,其中对断奶仔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和育肥猪最具感染性。患病猪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猪是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精液和胎盘进行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工作人员的饲养用具、工作服装等途径进行传播。由于圆环病毒进入机体后,率先会攻击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系统,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因此,该疾病常与其他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如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病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发生后,常难以诊断,发病过程快速,死亡率较高。猪舍饲养密度较大、饲养条件较差、饲养管理不良、猪群接触频繁、卫生环境恶劣、通风不良、饲料营养价值较差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均可诱发该种疾病,增加猪群的死亡率。

2 临床症状

由于不同日龄的猪感染该疾病后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诊断。①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断奶仔猪感染该种病毒后,常会出现多系统的衰竭,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身体逐渐消瘦,体重逐渐下降。可视粘膜苍白或黄疸,身体贫血,不能正常行走,衰弱无力,呼吸极度困难。同时患病猪偶尔会出现腹泻和神经症状。发病中后期,患病猪全身极度消瘦,身体严重脱水,最终导致衰竭而死。②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该种疾病常发生在生长育肥猪中,发病后,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0 ℃以上,采食量下降,直至停止。身体逐渐消瘦,体表皮肤苍白,患病部位出现明显的关节炎症状,跛行,不能正常行走,皮肤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隆起,病斑表面呈现红色,随后变成紫红色。隆起的病斑通常会相互融合,形成大的条状斑,多集中在后驱肢体和腹部,特别会发生在会阴和阴囊部位。病情温和的患病猪,体温正常,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常会出现自动康复,临床症状消失。③猪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又被称为猪呼吸道综合征,常发生于保育猪和育肥猪猪群中,临床上患病猪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呼吸急促、精神沉郁的症状,采食量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3 病理学变化

①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将病死猪解剖后,发现肺脏组织肿胀明显,肺间质增宽,病变部位质地坚硬,似橡皮,在肺脏表面还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肝变区。肝脏质地变硬,颜色呈现土黄色,肾脏水肿明显,肾脏表面会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病灶[1]。脾脏轻度肿大,胃的贲门区域粘膜水肿,有时还能看见大片的溃疡形成。盲肠和结肠黏膜高度充血水肿,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呈现灰黄色。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病变最为明显。②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将病死猪解剖后,会出现出血性坏死性皮炎和动脉炎,同时还会出现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肺炎。将病死猪解剖后,可发现肾脏肿大,外观苍白,肾脏表面存在小的出血点,脾脏轻微肿大,表面也存在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心脏肥大,心包胸腔,腹腔中存在大量积液。淋巴结高度充血肿大,切面呈现苍白色。③猪间质性肺炎。病死猪解剖后,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高度充血水肿,心肌柔软,心包积液严重,肺脏充血水肿。肾脏肿胀明显,外观颜色呈现苍白色,并且在肾脏表面还会出现出血病斑。

4 诊断

采集病死猪典型病变组织,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学检查,并没有发现阴性或阳性染色的致病菌存在。将采集到的病料接种到几种常见的培养基中,37 ℃培养24 h,常规培养基上均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采用国家标准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方法,对采集到的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检测,在确保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作用明显的基础上,待检病料出现特异性的条带,与预期相符,可确诊猪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猪圆环病毒病[2]。

5 防治

5.1 治疗

由于猪圆环病毒病还没有特效药,临床上应将没有治疗价值的猪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对发病初期临床症状较轻的猪进行对症治疗。对养殖场没有出现发病症状的猪,紧急免疫注射猪圆环病毒疫苗。对发病猪可以注射圆环蓝毒康(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使用剂量为0.2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1周。由于猪圆环病毒常和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发生,为有效预防继发性感染,选择使用30%的氟苯尼考注射剂,使用剂量为0.2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 d。通常采用上述对症治疗手段,养殖场的病情能得到切实控制。

5.2 预防

养殖场病情控制后,要及时采用上述实验室诊断方法,对猪群进行病毒学检测,每个月进行1次,连续3次检测不出带毒猪,表示养殖场净化完全。将检测出来的隐性带毒猪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日常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应激,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做好猪舍温度湿度调控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变化,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同时还应严格做好猪场管理工作,对新引进的猪进行严格的检疫,杜绝隐性感染[3];及时将猪舍内部堆积发酵的粪便全部清理出去,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育的饲养原则;每出一栏猪至少间隔10 d以上才能引进下一批猪;日常要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免疫注射,制定严格的免疫注射程序,并强化执行,有效控制该种疾病的发生。

6 结束语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Ⅱ型感染引起的一种机体多功能障碍性疾病,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该种病毒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由于该种病毒会持续攻击猪的身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器官,易导致猪出现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多种疾病,常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应做好预防措施,对生猪进行疫苗免疫注射、保证猪舍干净卫生等。当生猪患猪圆环病毒病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病死猪圆环患病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五环填数
巧剪圆环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转动戒指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