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殖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2018-02-14蔡生珠
蔡生珠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养殖业服务中心,西宁 810100)
0 引言
选择品种、规划设施、规范生产、及时防疫以及清洁环境是生猪养殖中的主要环节,贯穿整个养殖过程。而这5方面是实现标准化养殖的骨架,对其进行探讨,不仅丰富生猪养殖理论,更具有现实的利用价值。
1 生猪标准化养殖
生猪标准化养殖源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该规范制定了种猪选择、饲料配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清洁环境以及日常经营等方面内容。我国对猪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同时猪肉安全成为消费中最为敏感的话题。绿色健康养殖成为社会的根本需求之一,如果按照规范进行饲养,能保证猪肉供给的安全绿色,确保动物性食品质量的安全。然而规范和具体养殖仍然存在很大的矛盾,主要是投入和产出的矛盾,如规范中对设施方面要求严格,相当于提升养殖户的投入。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规范、实现合理投入产出是规模养殖专业户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标准化养殖中五化的具体应用
2.1 品种优化
生猪养殖的种猪选择非常重要。优良的种猪繁殖后代具有抗病力强、贪吃贪长的特点,极大地缩短出栏周期。但是品种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而定,如《舌尖上中国》播出后,各地开始进行山上猪养殖。山上猪是野猪和家猪杂交而来,其抗病能力强、富有野性、瘦肉率高且肉丝粗、有嚼劲,最主要的是拥有野猪血脉,被视为绿色半野生品种,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品种选择除考虑市场所需,还应从抗病能力予以考虑,因为这是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另外,要选择贪长品种,其生长速度快、出栏率高,有利于促进资金周转。品种优化也包括母猪,要求母猪体型健壮、产子多、成活率高。只有种猪、母猪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仔猪的健康[1]。
2.2 养殖设施化
与传统养殖相比,现代养殖需要对设施进行提升,其目的是为给生猪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利于养殖场的日常管理,特别是利于饲养、清洁以及母猪护理。设施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从整体养猪场选择方面分析,应远离居住区、街道、屠宰场,最小距离为1 km。第二,母猪区、保育区、肥育区等功能区分开,中间隔离50 m,同时生活、生产以及污水处理也应分开,避免污水粪便等污染环境滋生细菌。而且一头母猪占地面积高达40 m2,这给中小养殖专业户带来不小的压力,其中对成本压力最大的是具体设施的投入,如果拥有100头母猪,则需要最低4 000 m2的面积,此范围的围墙投入巨大。另外,设施化主要集中在母猪分娩室、保育区的设备,如自动投水器、智能加药系统等。分娩室和保育区要有专门的通风设备、保温设备,分娩室应采用高床漏缝地板,这些都增加了养殖户的成本。还应设置消毒设施,便于出入更衣消毒。如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建设,成本很高,因此,中小养殖专业户很难实现设施化养殖,养殖户追求的是尽力增加每头猪的净利润。选择合理的建筑材料,降低建设费用成为养殖户比较关注的话题,做到合理投资。因此,养殖户应根据经济能力制定合理的养殖场地和规模,不要盲目贪大,逐渐扩大规模[2]。
2.3 生产规范化
生产规范化是指在具体经营中按照既定标准进行操作,如投放饲料和饮水、环境的清洁、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与兽医建立良好的沟通、合理使用兽药等。特别是兽药的使用,现在中小规模养猪场存在兽药使用过度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为提升生猪的存活率,但是过度投放药物改变了生猪体内环境,这样的猪肉被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不小的伤害。因此,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除使用药物提升存活率增加投入外,还应将部分投入放到环境改善方面,因为环境的改善能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另外,规范化生产中要求养殖户设置焚尸炉,对于病死猪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2.4 防疫制度化
防疫是生猪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且贯穿整个养殖过程。为提升生猪的成活率,减少生猪罹患疾病的几率,需要对生猪建立具体的防疫制度。按照规范定期给生猪投喂健康的辅助食品,如维生素类,能有效提升生猪的抗病能力;定期给猪舍消毒、通风;人员出入猪舍应进行严格消毒;养殖户应及时处理病死生猪;农村养殖户应与兽医保持好良好的沟通状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异地诊病。
2.5 环境清洁化
环境清洁化是指建立在功能区分离的基础上,对生猪排泄物进行及时清扫。现在大部分养殖场采用谷壳、木屑作为具体的垫料,对于农村或者乡镇养殖户,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粉碎的秸秆等作为垫料。同时应设置有固定的猪粪堆放池,该猪粪堆放池应具有有防渗功能,对其进行具体的发酵予以利用,避免虫卵进入饲料、饮水中,造成生猪饮食污染[3]。
3 提升标准化养殖效果的建议
3.1 提升财务能力
标准化养猪涉及资本管理问题。如果有庞大的财力,可以充分按照规范执行,否则需要充分地考虑投入产出,对资金投入进行把控。养殖户应根据自己的投资能力设定养殖规模,建立更加详细的投入计划,确保投入产出在可控范围内。另外,需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对各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财务能力提升也间接提升了养殖户风险分析能力。
3.2 利用现代科技
现代技术主要是针对目前乡镇养殖状况,如信息沟通的微信、猪舍的监控系统、自动通风调温系统等,这些都与生猪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能节省。由于农村兽医较少,微信能实现异地沟通,养殖户可就生猪病情与兽医沟通,实现异地诊病。
3.3 完善养殖技术
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需要养殖户不断地总结养殖经验,特别是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治,普通病能做到自己诊断,并能开具有效的药方。学会一些基本兽医常识,既能使生猪少摄取药物,还能降低成本,提升生猪销售的特色。如果销售渠道合作良好,可以凭此增加生猪收购价格,等同于提升养殖利润。
3.4 推广绿色养殖
绿色养殖是类似于前文论述的山上猪。这种方式能确保生猪拥有天然的环境,远离环境污染,增加生猪活动量,提升其抗病能力。因此,绿色养殖符合标准化养殖,但是仅适于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且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应具有相应的河流、植被,保证生猪饮食的供应。
4 结束语
生猪标准化养殖规范与具体的养殖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具体情况实现合理的投入产出、确保养殖规模的有序扩展是所有中小养殖户最关心的话题。其中选择质优价廉的建设材料,就地取材改善猪舍环境,按照规范降低用药量实现合理用药,已经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为提升标准化养殖效率,建议养殖户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现代科技利用能力以及寻常病的诊断能力,从各方面确保生猪养殖的顺利进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