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禽霍乱诊治
2018-02-14官聪雷
官聪雷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峡阳畜牧兽医站,南平 353005)
0 引言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自然潜伏期2~9 d,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呈慢性或良性经过。禽霍乱对性成熟母鸡的产蛋率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做好蛋鸡禽霍乱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1 病例
2017年6月,南平市延平区峡阳畜牧兽医站接诊了当地某蛋鸡饲养场的病鸡,主要症状是壳蛋鸡出现呼吸道为主的传染病,当地某农户在3月初引进5 000只蛋鸡,在育雏饲养时进行了鸡新城疫苗的接种,并且接种了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疫苗,但是,在5月初开始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的问题,一直到6月初,饲养人员在鸡群中发现有2只蛋鸡死亡,在晚上喂食时又发现10只死亡蛋鸡,第2天将其送往福建省福州市畜牧站,第3天累计死亡病鸡数量已经达到32只,经专家会审,确定是蛋鸡禽霍乱,致病菌是巴氏杆菌,相关部门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集中用药,利用7 d时间完成病情的控制[1]。
2 临床症状
针对鸡群进行观察,尤其是鸡的采食情况,发现有部分蛋鸡精神状态较差,且开始出现不采食、张口喘气的症状,一部分病鸡还出现了站立不稳的现象,尤其是手触跗关节伴有明显的肿大问题。对病鸡的粪便进行管理,病鸡粪便呈黄色与绿色相间,并且伴有白色的尿酸物质,一部分病鸡在发病后的2~3 d就相继死亡。蛋鸡产的蛋也出现表面不光滑的问题,并且伴有大量的磷酸钙沉积渣,整体产蛋率下降超过70%。
3 病理剖检
为了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致病原因,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了病理性剖检,针对死亡病鸡进行处理,发现病鸡死亡后明显增肥,且从外表看,头部、鸡冠部以及腿部都呈现出苍白状态,剖检过程中病鸡的气管层会出现严重的出血问题,粘膜也伴有严重的出血,导致病鸡肝功能受损。
4 实验室检验
在实验室检验工作中,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无菌采取肝和脾各2片,利用自然干燥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利用革兰氏染色处理,并利用水洗的方式进行综合管控,借助千倍油镜进行检查后发现,存在很多的银杏圆形球杆菌。
相关人员利用接种环取病鸡脾脏的物质接种在血琼脂上进行培育,在37 ℃培育24 h,出现无色透明的小圆形灰色菌落,并且在菌落周围出现大量溶血环结构[2]。
结合实验室剖检和检验工作后,确定蛋鸡罹患蛋鸡禽霍乱疾病,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处理机制和治疗方案。
5 防治
5.1 预防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避免蛋鸡禽霍乱疾病的发生,养殖户要对蛋鸡生长环境进行集中管理和管控,按照标准化养殖流程有序提高整体生长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合实际要求落实统筹性较好的管控机制。一方面,要保持通风效果良好,为蛋鸡养殖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控制水平;另一方面,要对蛋鸡的饮食工作予以监督和管理,提高预防管控工作水平,规避病害的蔓延,也为后续控制机制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预防管控流程也要贴合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管理效果和预防工作能贴合当地蛋鸡养殖的实际情况,避免经济效益受损。
5.2 治疗过程
第一,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病鸡,相关人员决定借助青霉素哌拉西林钠进行处理,每只蛋鸡要注射0.1 mg/d,连续3 d。
第二,对于全部鸡需要进行引水处理,确保有效管控工作的效果更加贴合实际,水中要加入10%的口服糖和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混合制剂管理,确保每瓶10 mL的体积内能加水50 kg,确保整体水平良好。
第三,治疗人员要积极提高蛋鸡抵抗力,有效提高病鸡的食欲,并且每天都要添加相应的要素,速补药剂中每公斤水要加入2.5 g,合理性维护饲养效果,确保能添加多种维生素实现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
第四,相关人员要对蛋鸡养殖工作和环境进行集中管控,完善效度处理工作,合理性整合管理流程的同时,优化管控机制,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因为气候变化较快,是蛋鸡禽霍乱疾病较为常见的时期,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坚持进行效度管理制度的控制,有效堵截传染病。要用百毒杀按照1∶2 000比例进行溶液稀释,合理性优化消毒管控效果,在蛋鸡养殖区域内外进行集中喷洒,借助饮水消毒法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控,蛋鸡自由饮水为1 h[3]。
第五,针对饲料要进行集中处理,集中喂食中草药剂,主要是百毒散,每吨需要添加1 kg,需连续喂食5 d,有效提高治疗的基本效果,为后续管控效率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当地治疗人员在7 d后对鸡群进行跟踪讨论,有效维护管控效果的基础上,对实际情况进行初步判定,共死亡130只,利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后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6 结束语
在对蛋鸡禽霍乱疾病进行诊治时,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分析,有效判定相应问题,不仅要提高养殖区域内的环境效果,也要对治疗机制和管理措施展开深度分析和判定,有效提高饲养效果,避免蛋鸡禽霍乱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问题对农户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