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

2018-02-14白明兰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规模化粪污粪便

白明兰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百泉镇农业服务中心,黔南 5582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也促进了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其中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和数量增加,给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养殖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重视规模化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地促进养殖产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 污染现状

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养殖中,很多饲养户依然采用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动物一边采食牧草,一边排出粪便,这些粪便如果不经妥善收集处理,会对整个放牧地区造成严重的污染,使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设施养殖的规模化群也存在污染量超标的问题,舍饲养殖规模化群更加集中,为提高养殖效益,养殖户会投入大量饲料,同时产生大量粪便,这些粪便不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超过土地的承载能力,造成严重的污染。

2 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与传统畜牧养殖产业相比,典型的差异是集约化程度高,但由于投喂大量草料,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粪便,大量动物粪便排泄后,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是直接随意堆放或随意丢弃,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粪便经过雨水清洗,混合后形成污水,通过渗透作用下达到土壤层和地下水层,给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同时,规模化养殖舍在建造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如选址不科学、地势低洼潮湿、容易积水等,而养殖户会在规模化舍内地表铺设大量草料,垫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给蚊虫、寄生虫、细菌生长提供温床,给动物健康生长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会对周围水土造成严重污染。

3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

3.1 养殖模式未发生根本转变

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以大规模动物养殖为基础,通过扩大动物养殖数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能有效对地区小规模养殖模式作出改革,逐渐改变传统动物经营模式。但该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养殖户过分注重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配套设施,粪污收集不合理,病死动物处理不恰当。动物养殖中依然沿用传统养殖理念,养殖行为不合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具体表现为以养殖场为中心的周围土壤和水源遭受严重污染,并且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1]。

3.2 养殖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管理水平依然较低,直接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受到传统养殖理念的禁锢,很多养殖户不习惯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理念,牲畜每天产生的大量粪便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并且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粪污等污染物在养殖场周围不断蓄积,不断发酵,极大增加动物感染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风险。此外,很多养殖户不注重科学分群,多种动物在一个养殖场内养殖,防疫措施不到位,病菌传播使大量牲畜发病,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对于发病动物和病死动物,养殖户并没有制定严格的隔离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某些动物疫病还会污染周围环境,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4 解决对策

4.1 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健全养殖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促进养殖产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对养殖户养殖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并由专门的执法机构对养殖户的养殖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养殖期间能严格落实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提高污染物处理效率。地区政府部门和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地区养殖的实际情况,划定养殖区和禁养区,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明确饲料添加剂使用量,明确禁止使用饲料种类、饲料添加剂种类和抗生素种类。通过采用法律手段、规范养殖过程,保证养殖户严格按照饲养规程开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工作,提高污染物的处理能力,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

4.2 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模式

规模化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实现养殖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地方政府部门、畜牧部门、农业部门应该加强沟通、联系,由政府带头,在基层地区开展规模化集约养殖,推广先进的合作养殖模式,改变过去散养、小规模的养殖模式,由合作社对规模化群进行统一管理,配置专业化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和环境保护设备,减少养殖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发展可持续生态养殖模式,对规模化畜牧养殖环境进一步优化,构建完善的生态化的养殖模式[3]。通过在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构建完善的污染物回收设施,加速粪污处理能力,通过将废物进行堆积发酵、无氧发酵、有氧发酵,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肥施入农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3 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法,逐渐转变养殖户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粪便资源的循环利用,将规模化群养殖和农业生产有效结合,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生产出有机肥,直接回归农田,还可以将粪便通过无氧发酵生产的沼气、沼液、沼渣等施入农田,增加农田土壤的肥效,提高粪污利用效率。通过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与养殖结构,促进养殖产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为减少养殖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养殖户的养殖行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养殖模式,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规模化粪污粪便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