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2018-02-14张津翔
张津翔
(秀山九鑫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 409900)
混凝土,简称“砼”,是当代最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机搅拌振捣成型的人造石材。按胶凝材料可划分为无机胶结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结材料混凝土;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又分为结构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1 混凝土的应用
混凝土的制作原材料丰富、价格便宜,其抗压抗强性好、可塑性高、耐久性好的功能特征,深受大众喜欢,除了在建筑、桥梁、道路等行业普遍使用,还在装饰工艺、防水工程、保温工程等领域中使用。随着现代社会对高层、超高层和大跨度结构工程的需求,高性能、高强度将是混凝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 混凝土常见问题
混凝土对原材料质量、配比、施工标准、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将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混凝土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出现蜂窝现象
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
出现蜂窝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操作方式,技术方面不合格,如原材料配比不当,搅拌时间不够,搅拌不均匀,下料时间间隔不匀,模板缝隙不严密导致泥水流失等等,都可能造成蜂窝现象。
2.2 出现麻面现象
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小凹点,表面粗糙,但无漏筋的现象。
出现麻面的原因通常为模板不合格,如未清理干净,表面有杂物;或模板未浇水湿润,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收;还有一种情况为模板隔离剂涂抹不均或局部失效。
2.3 孔洞
孔洞是混凝土中空隙尺寸较大,出现钢筋裸露现象的一种质量问题。
钢筋密度过大,下料时石子被卡住;下料不匀、振捣不当导致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混凝土中混有杂物等是造成孔洞现象的原因。
2.4 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箍筋裸露结构表面,浇筑构件设计不恰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缺乏足够的保护层,从而产生漏筋现象。另一个成因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加之捣振不恰当,造成钢筋移位、变形,出现钢筋外漏情况。
2.5 混凝土的强度欠缺,均质性差
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达标通常有三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过期或受潮,砂石含泥量较大;其二,操作不合格,如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其三,养护管理不符合要求,早期脱水或受外力损坏。
3 混凝土的质量保证的措施
做好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完成工程预定目标,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混凝土质量管理需要从原材料,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各个环节着手
3.1 原材料质量把关
(1)各种材料的进购要选择正规的厂家,入场时检查产品是否合格和在有效期内,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对问题产品坚决拒收并及时反馈主管领导。
(2)选择适当的存放地点,分批分库存放,确保原材料不受潮、受损,以保证产品质量。
(3)专人管理,建立原材料进出库记录台帐,对原材料型号、类别、批次作详细登记和标识。
(4)按建筑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型号,做好配比试验,将品质问题及时反馈主管领导。
3.2 做好混凝土制作技术保证措施
(1)组织员工培训,了解混凝土特性和使用方式。混凝土对配比和浇筑方式有严格的要求,在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岗位技术要求和工艺标准,方可上岗操作。
(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混凝土施工过程各个环节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纰漏或失误,应做好岗位分工,责任到人。把具体岗位工作职责和目标分解到个人,如材料运输人员负责原材料的运输和型号核实、质量检查;搅拌人员负责拌制和产出质量检查;浇筑人员负责浇筑工作等等。
(3)使用合格计量器具,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送检,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配比出品的混凝土质量不一,为满足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施工前必须确保计量器具精准工作。
(4)设立现场质控人员,质控人员要对混凝土制作环节熟悉掌握,并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现场随时抽查各岗位,各环节操作是否合格,并定期对现场进度向技术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5)建立现场管理应急措施。制定现场施工应急预案,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主管领导,如为技术问题,则需同时反馈技术人员,待问题解决后再行施工。技术人员应定期收集施工现场常见问题,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做好养护工作
混凝土后续养护工作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均是养护工作未做好。
技术人员应设计养护方案,并对养护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养护周期设定应合理,不可因赶工期缩短养护时间;洒水、蓄水方式正确;养护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以20±2℃为宜;湿度不低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