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高效防治
2018-02-14候学英
候学英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白乌镇兽医站,四川 盐源 615700)
仔猪黄白痢的致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临床上习惯将本病分为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和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笔者结合实践认为两者致病因子、药物治疗方案、防控措施等基本相同。
1 病原特点
(1)对传统沿用的“青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敏感度逐年降低,目前对“乳酸环丙沙星、复方长效磺胺、头孢菌素”等敏感度较高,临床上选择对症控制药物应考虑先作药敏试验、优选高敏制剂。
(2)该病原菌的菌体裸露条件下对常温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干燥、光照(阳光、紫外线)、室温持续作用下,可在短时间内将其灭活;各种常规消毒剂作用也能有效杀灭大量病原菌。
(3)该病原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若仔猪营养状况及健康度良好,其消化道内正常菌群占据竞争优势,并不会引起发病;只有在“养殖环境恶化、饲喂管理不善、营养供应失衡、不良应激源刺激”等不良应激综合作用下,仔猪免疫屏障受到攻击变得脆弱时才会诱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1)仔猪黄痢,高发于1~7日龄仔猪,症见病猪所排粪便颜色异常,多呈黄色、黄白色、灰黄色不等,粪便内容物呈凝乳块状、含大量气泡;十二指肠明显充血、水肿;肠壁变薄、松弛、充气;病死率一般不高,但康复猪容易致僵。
(2)仔猪白痢,多见于10~30日龄仔猪,症见发病仔猪湿热下痢或不同程度腹泻,粪便多呈灰白色;同窝发病仔猪表现扎堆、畏寒、肌群震颤等;机体逐渐脱水及贫血;胃肠黏膜水肿、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死亡率不高,但多数耐过仔猪最终成为僵猪。
3 诱发因素
仔猪黄白痢的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大致总结为:
(1)环境因素,新生仔猪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高温高湿、低温高湿、温差大幅波动、污染严重等均可诱发本病;有病史猪场净化措施不到位、休养期坚持不足等,环境中病原体含量超标,也容易复发本病;仔猪舍保洁消毒工作落实不力也易引起发病。
(2)母猪因素,经实践验证,若母猪曾经罹患繁殖障碍性疾病和严重消化道疾病的,或隐性感染的母畜、上一胎次曾经有病史的母畜,其胎生仔猪很容易发生本病。
(3)管理因素,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猪场较易发病,包括产期母畜管护不当、接助产未坚持无菌操作、仔猪舍温湿度值不适、仔猪舍保洁消毒不严、饮食源被污染、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因素。
4 综合防治
4.1 预防
(1)强化临产母猪精细化管理,保持母猪良好的健康度有利于减少胎生仔猪发病率;接助产全程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操作,避免产前后、产中造成任何感染;保证初生1~3d仔猪吃足初乳,使其获得有效母源抗体保护、增进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发病。
(2)注意控制好新生仔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值,1~3日龄仔猪舍温度为30~33℃、相对湿度75%;4~7日龄仔猪舍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 70%;8~15日龄仔猪舍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65%~70%;20日龄以后仔猪一般能适应常态化温湿度值,只要舍内温差波动不超过5~7℃、舍温不低于15℃、空气不过于干燥或潮湿,对仔猪健康影响不大。
(3)抓好重点病种疫苗免疫,特别是病史区(场)应主动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均衡母猪孕期及产后营养,增强其体质和抗病力,确保母仔健康,并针对性接种大肠杆菌腹泻疫苗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一般于母猪产前30d免疫1次,即可促使母子获得有效被动免疫抗体保护。
(4)抓好仔猪舍清扫保洁及消毒灭源工作,在母猪临产期要注意清洁体表,接产及哺乳全程坚持无菌操作,有效降低本病感染率,同时要视四季气候条件特点,秋冬季做好保温、防寒、防贼风,夏季抓好降温、控湿、通风,以减少发病。
(5)善于应用优势保健预防程序“治未病”,建议自繁自养猪场合理使用抗应激食药材及免疫增强剂,比如倍量应用VC、烟酸、叶酸、硫胺素等,按常量的1.5~3倍量拌料添加,可促进仔猪群整体抗病力增强;采用“高纯黄芪多糖+复方电解多维+高敏抗生素”内服,于每月初连喂3~5d,能有效净化内外源性感染和预防本病。
4.2 治疗
鉴于仔猪的脏器功能尚不健全,选药用药应谨慎:原则是能口服者尽量不作肌注治疗,对症控制敏感抗菌素首选半衰期较短、作用迅速、肝肾负担较轻的制剂。
(1)整群防治,首选“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10%补液盐(糖盐水)”,视具体病情需要、1~2剂/d、连喂 3~5d。
(2)重症不食病例的治疗,缓慢静注或静滴“复方长效磺胺注射液(0.2mL/kg)+10%糖盐水100~250mL+5%碳酸氢钠液50mL”,1剂/d,连用2~3d。治疗期间投喂易于消化的流质高营养食物(复合氨基酸+稀饭或米汤,不开口者灌服),加强精细化饲喂管理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