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及其模式特点分析
2018-02-14武倩
武倩
(山西省长治市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前言
最早,我国工程建造行业以BOT模式为主,其包含建设、经营、转让一系列内容。由政府授权企业,后者通过融资或者贷款,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企业可通过租售或者出售开展经营,偿还贷款的同时,还能够获取利润,直至专营权满,向政府移交项目所有权。今年,这一模式因其滞后性,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BT模式,其与现代建筑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吻合。
1 BT项目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1.1 BT项目模式概念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实现方法为政府借助非政府资金承建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投资计划制定完成之后,以授权代理项目法人为主体,选择公开招标或者竞争性谈判方式,分别确定项目工程投资代建主体,项目法人和承建单位以合同为约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等同于业主,担负融资和建设等相关工作,还要承担这一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等到项目竣工且达标之后,代建单位把该项目移交至政府,后者按照约定总价一次性或者分期向代建单位付款[1]。与传统BOT模式相比,BT模式更加简洁、凝练,其项目主办方收益来源为项目发起方的回购,无经营收益这一环节。现阶段,在非经营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往往倾向于选择BT模式,其突出特色在于能够使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1.2 BT项目模式特点
近年,BT模式因其优越性备受政府和大型建筑企业推崇,应用普遍。在长期实践中,该项目模式具备下列特征:这一模式仅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适用,仅限于非经营性项目;该背景下,以非政府资金应用为主,资金来源是投资方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实现融资。资金形式不限,可以是国内资金,也可以是海外资金;BT模式作为崭新的投融资模式,应格外关注前期的建设阶段,而非后期移交环节;工程项目一经建成,立马移交,投资方不得经营,也没有获得经营收入的权利;政府按照提前协议好的比例,每隔一段时间,按照合同约定价格,向投资方支付。
将BT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应用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最大的优势便是有效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使其在不动用政府财政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利。但其弊端在于BT模式运作过程复杂,该过程中包含的各类管理流程比较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BT项目风险[2]。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工期长,实施过程复杂,投资额大,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都对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2 BT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案例
以某市一地铁支线为例,总长度5.2km,属于地下工程,全线共计4座车站,投资额在26.4亿元左右。该项工程拟于2018年末开始动工,预计2021年夏可正式运营通车。经招标之后,将XX铁路工程总公司、XX集团有限公司确定为项目主体单位,共同负责这条地铁线路建设工作。
工程建设初期,业主和代建方共同签署了《BT投资建设协议》。无论BT项目工程质量、进度,还是投资情况,都由代建方负责,地铁线路始终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进行建设,还要自觉承担资金超额风险。这个地铁线路工程中,包含土建工程、车站机电设备建设等相关内容,总投资额15.8亿元。在工程实践中,把中标的投资单位作为工程总承包方,除此之外,还要在公开招标过程中,以固定合同价格的方法,对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加以确定。
3 BT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3.1 实行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与监督
BT建设项目耗时长,工程实践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可或缺。这项工作技术性和专业性兼具,涉及招标、施工、竣工决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项目投资主体要提高参与度,把跟踪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对各环节工程造价实施严格控制。项目初期,通过灵活比对,优选出最佳施工方案,明确项目资金应用、材料采购等各类计划,发挥每一笔资金的价值。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设计环节尤为关键,选择限额设计方法,以免投资超出预期[3]。与此同时,也要必选设计方案,确保其实用、经济,而不失先进性。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尤为关键,以合同为基础。该过程中,要重视合同、材料管理,还要签证、工程变更等,对签证规模、流程等进行严格限制。竣工结算过程中,还要参考相关资料,审查工程量,验收隐蔽工程,并对材料价格、定额套用和取费标准加以控制。无论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是监督工作,主要监督对象是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成本,需通过方案必选,生成资料并归档。
3.2 完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项目法人在BT项目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以工程质量为前提,严控各阶段造价,以免出现虚报价格、费用过高等情况。实施方法如下:设计建筑项目时,通过比选,将最优建设方案筛选出来,以此为参考,对投资概算进行编制,保证施工预算在投资概算之内。作为招标代理主体,将施工招标和工程监理这两项工作落实到位,深入市场,调查建材价格,尤其要关注安装、装饰等各类工程价格,禁止出现虚抬材料价格的情况。严格把控材料规格、单价、品质等各指标,在现场施工环节,将监理工作落实到位,采取抽样方法,检查进场材料[4]。一旦出现设计变更情况,需要对各层次签证工作进行把关和规范,使变更之后的施工设计仍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选用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每间隔一段时间都要对BT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施工费用、工程进度等要保持透明,加大隐蔽工程抽查力度,及时调查工程变更、签证记录,确保无疏漏。
3.3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风险防范
BT项目建设工程与以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异,决策、融资、合同、工程设计等各类风险频发。项目初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风险由代建方承担,工程竣工之后,经营风险的承担主体转变给政府,其需要对资金到期风险加以承担。工程造价控制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节约不必要的投资,规避BT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5]。实施方法如下:以完善的行政监察机制为基础,明确各部门职能,无论决策实施方案,还是融资方案、设计方案等都要采用透明化决策管理方法,将各项责任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重视业主在BT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参与性,依托跟踪评价机制,以信息协同沟通平台为载体,防范相关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BT模式,能够通过对民间资本进行有效利用,使政府资金压力得到缓解,达到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工程实践中,从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及风险防范等多方面,提高造价管理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