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统文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2018-02-14陈鹏宇吴佳玲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合院空间布局街巷

陈鹏宇 吴佳玲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鞍山 114051)

1 研究背景

居住空间寄托我们的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国的居住的文化从炎黄帝到现在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逐渐形成有自己体系的居住空间文化。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这些传统文化更是我们设计的瑰宝,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现在的居住设计必将是一个尊重和延续传统文化的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 现在居住空间的弊端

2.1 现在居住空间缺失“家”的归属感

传统的居住空间脉络清晰而明确,由外到内依次是,街坊,街巷,合院,住宅,是一个从开放到私密的空间层次递进关系。[1]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单独的事而不受外界的干扰,各得其乐。每人都有自己对家的感觉,对家的思考,都有着“家”的归属感。

现在由于人口的急速膨胀,原来的居住空间越来越不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人们逐渐地把“家”这一概念从街坊,街巷,合院中剥离出去,而在冷漠的城市中建立所谓的“家”,殊不知这个和原来的住宅已差别太大。而我们对家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少,从而一个温暖的家到没有人情味的住宅单纯的演变。

2.2 匮乏独特的文化精神

家不单单是睡觉,吃饭的地方,更是要有爱的地方。所以现代居住空间的文化精神是尤为重要,是影响居住活力和生机的重要原因。居住空间应该能支持人们活动,并提高人们家的感觉,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景观性和人文性。正是有这些特质,居住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们能有一种精神的归属感,得到情感的一种寄托,使得对这个居住空间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安全感。

3 传统文化下的居住空间的优点

3.1 从空间布局分析

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布局,遵循的传统的思想文化,有着独特的建筑空间秩序,从外围的的街坊,街巷,合院,直到最内部的住宅。

传统的居住空间和传统的城市空间是类似的。例如在复原元大都平面图,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是严格按照街巷制而布置的,城市划分若干个居住区,而居住区又细分到合院,院落和住宅。是逐渐地从开放到私密的状态。因此居住空间和城市的肌理是息息相关的。

3.2 从场所角度分析

传统居住空间有着合适的尺度关系,并有着一定规律,比如古人对堂的规定,例如《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甚至对住宅的街巷也是有这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元代规划的北京街巷长度和两侧建筑的高度比例,都为1:3。[2]除了这个尺度给人舒适感,同时这个尺度,在冬天,阳光都能到这些街巷中。这些潜移默化的场所尺度,从而形成舒适的空间。

而传统的居住空间都是有居住者独有的领地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有一个过渡的空间会给人一个心理暗示作用。例如,在进入合院前都有个门洞,通过空间的转化,还有内外的虚实来提示自己的归属感,还有门槛的设置通过高低变化来完成内部和外部的连接。这些场所的布置,都在无形中增强人们对家的认识。

4 分析传统文化在居住建筑中延续的方式

4.1 从空间布局延续

从传统空间和城市空间布局类似得到启发。那么现代的居住建筑能否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个肌理的延续?在一个城市中,住宅是和人的起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占城市建筑中很大的部分,因而居住空间的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印象之一。在现代住宅的居住空间布局中,住宅的规划应当与结合城市的发展,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有未来的发展。

比如杭州的东梓关回迁农居,从江南杭派式造型符号出发,保留传统街坊,街巷,合院,住宅文化。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外实内虚的这一传统建筑界面。而建筑基地边界又和各家的院落形成一种交织关系。在平面空间布局上,又是由几个基本元素通过前后错动形成有传统街巷,合院的建筑组团。每个空间组团上都有半开放的空间,力求追寻传统建筑中邻里间交往及团体凝聚力。

因此现代的居住空间必须是这个城市的肌理延续,和城市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现代的建筑才能不断发展。

4.2 从场所角度延续

传统的街巷居住空间是有别与现代单一的居住区的,而这个差异很大原因是因为现代住宅私密性的缺乏。传统的居住空间以高密度低层建筑为主,具有整齐且连续的街坊,弯曲的街巷,和开放的院落打造传统的居住空间。而现在的居住空间都是采用行列式的建筑布局,建筑之间的间距较大,空间缺乏古典的围合感觉,所以在空间上是不连续的,空间是断裂的。诚然,现在的居住建筑因为人口的剧增,已经不太可能大面积都是低密度的居住空间。但是,假如注意居住空间中“灰”空间的设计,增加一个过渡的空间,就能让人们对这个社区有个新的归属感的认识。比如,在国外的好多小高层中在入户前,增加入户阳台并和室外空间相结合,形成灰空间,缓冲空间,同时拓展了室内的空间功能。

5 传统文化下的居住空间案例分析(以绿城苏州桃花源为例)

该项目位于苏州东面,而苏州这个城市肌理主要元素是“街”“巷”“水”这三个江南水乡的主要特点。因此在空间布局上,继承苏州传统园林的风格,遵循传统的街坊,街巷,合院,住宅这四个传统次序。外面车行的主要街道和内部蜿蜒的街巷相互连接,而住宅的庭院又和弯曲的街巷并联在一起,主要的绿色景观,休息空间又安插在主要街道,所以景观层次就变得丰富而又有诗情。而住宅空间更是由开放到私密层层递进,私密的住宅一层层最后连接到街巷,多个层次之间相互交流,形成诗意而安逸的住宅空间。桃花源中车道曲折,形成抑扬错落的空间。而人行道路除了外侧车行的路以外,更是安插在内部住宅的组团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步行系统形成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感官体验。

从场所角度上来说,苏州桃花源在庭院,景观设计上借鉴苏州古典的留园处理方式,创造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而有的地方通过长长的巷道,更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而在景观轴上的亭榭之间都用弯曲的连廊连接,增加“灰”空间的设计,灰空间带来的又是另一番感受和体验,增强人民对家的归属感。

6 总结

在中国设计全球化的同时,如何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中国的文化精神,并具有地域性,这是我们设计师需要不断思考的。而住宅做为我们记忆的栖息地,我们应该延续、包容历史记忆,分析传统居住空间的优点,并总结完善现代居住空间的设计。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国建筑。

[1]徐 波.传统居住空间的分析与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2005(1):0020~05.

[2]方 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3~155.

猜你喜欢

合院空间布局街巷
《武汉街巷回忆》手绘板插画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浅谈地产行业的中式院落住宅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中式合院成本控制策略
雨中的街巷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传统民居中“合而不同”的两种构成形式
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