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绍周分期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介绍

2018-02-14李亚娜兰瑞王燕指导郑绍周

新中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肾精麻木多发性

李亚娜,兰瑞,王燕 指导:郑绍周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绍周教授行医五十余载,治疗多发性硬化强调分期辨证施治,临床疗效良好。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将郑绍周教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多于20~40岁起病,男女患病之比约为1∶2。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次缓解、复发,病情每况愈下。最常累及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1 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学痿证、痹证、视瞻昏渺等范畴。郑教授认为,多发性硬化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以脾肾俱虚为主,邪实以风邪、痰湿、热毒、瘀血等毒邪为主。从本虚论,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根,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得后天则化源无穷,后天得先天则生生不息,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之气共同灌溉营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脾胃虚损,气血生化乏源,先天肾精不足,精不生血,精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则见四肢沉重无力,痿软不用。从标实论,饮食不节或劳思伤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湿为痰,痰湿内阻经络而见肢体麻木。或痰湿蕴久化热,痰热内扰,蒙闭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见头眩。久病多瘀,病久血液运行不畅,甚者血液凝滞,瘀阻脉络而见手足麻木不仁,肢体抽掣作痛。

2 分期论治

2.1 急性发作期,经络失和为主,治宜通经和络 急性发作期多由于风邪、痰湿、热毒、瘀血等毒邪侵犯经络所致。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风湿热邪,或因人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感邪从阳热化,脏腑积热,热郁为毒,热毒气壅于血脉,循于经络,或因风、湿、热、痰等邪气日久不能祛除,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瘀血阻滞经络,而见肢体麻木、疼痛或痿弱不用。外感之邪与内生之毒相合而诱发或加重病情。毒邪入里耗伤正气,损伤脑髓、败坏形体,形成脑和脊髓多发病灶,症见多端。本病急性发作期病势凶险,此阶段毒邪正盛,若不遏制病情的进展,往往会导致髓海严重受损,而遗留或加重功能障碍。

郑教授认为,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重在祛邪,以通经和络为法。阻滞经络的邪毒主要为风邪、痰湿、热毒、瘀血等,根据毒邪的性质分别采用祛风通络、除湿化痰通络、清热解毒通络、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祛风通络常用全蝎、水蛭、僵蚕、蜈蚣、钩藤等;除湿化痰通络常用法半夏、胆南星、泽泻、苍术、马鞭草等;清热解毒通络常用半边莲、大黄、重楼、大青叶、六月雪、射干、连翘等;活血化瘀通络常用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丹参等。但是,毒邪往往具有兼夹致病的特点,在临床上,几种祛邪方法往往联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发性硬化以脾肾亏虚为本,急性发作期治疗虽以祛邪为主,仍应在此基础上佐以补肾健脾固护正气之品。补肾常用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等;健脾常用黄芪、党参等。

2.2 慢性进展期,脾虚湿困突出,治宜补脾祛邪 慢性进展期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兼有本期的虚证和前一期的实证,以脾虚湿困为主要矛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正如《医宗必读》所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人之正气是否充足,是否能够胜邪,脾之健旺与否是关键。脾虚则水湿不能运化,加之外来湿邪困脾土,脾恶湿,脾虚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导致骨骼、肌肉、官窍失养,而见肢体痿弱无力、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多发性硬化患者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虚,若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长此以往,致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于是水谷不归正化,湿邪随之而生,滞留血中则疲结为患,正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则经气不利,邪浊易于留滞而发病。痰浊随气而动,无处不到,流于脑、四肢肌肉、脏腑,致病多端;湿性重浊粘腻,导致疾病缠绵难愈。

郑教授认为,慢性进展期应以补益中焦为主,同时兼顾实邪,且应适当补肾,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为多发性硬化发病之关键,此期外邪虽减,但尚未完全消退,病情呈现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湿浊之邪缠绵,当以益气健脾化湿为法。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健脾补中,鼓舞气机,补后天之本,使脾旺而复其运化之职;中焦脾土健旺,纵有留湿,亦可益气祛邪。臣以党参、白术、茯苓补益中焦,健脾化湿;茯苓、苍术、泽泻渗湿利水,健脾和胃;佐以厚朴、陈皮、枳壳行气,使得气机通畅,水湿得行。肾虚是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基础,因此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应重视补肾,以淫羊藿、巴戟天等温补肾阳,菟丝子、沙苑子等补肾阳、滋肾阴。通过补益先天之本以养后天之本。

2.3 缓解期,肾精亏虚为重,治宜补肾扶正,防止复发 恢复期以肾虚为主,肾虚是多发性硬化的发病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逆调论》曰:“肾不生则髓不能满。”肾者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虚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精不足,精不生血,则肝血不足,肝开窍于目,血不养目,则发为视瞻昏渺。髓必须依靠肾精所化生,肾精不足而脑髓消。肾精不足,精不生血,五脏六腑失其濡养之源,渐至功能低下。肾精亏虚,精不化气则肾气渐衰,气属阳,久则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则诸经阳气均不足,经气运行滞缓,卫气不固,又易感六淫邪毒,伤及亏虚之脑髓、脊髓,神机失用,出现肢体麻木、疼痛、萎软无力、瘫痪等症。

郑教授认为,恢复期以正气虚衰为主,故治以补肾扶正,防止复发。肾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之本。此期治疗以补肾益精为主,常选用淫羊藿、巴戟天等以温肾阳、强筋骨;何首乌、黄精等滋阴补肾;山茱萸、肉苁蓉、沙苑子、菟丝子等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共起益精填髓、扶助肾气之效。通过补益后天以滋养先天,加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助肾生精。同时考虑加入龟板、鳖甲、鹿茸、鹿角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补精髓、温补督脉。还应考虑邪恋,补肾的同时根据邪毒的性质,仍需少佐祛风通络、除湿化痰通络、清热解毒通络、活血化瘀通络之品。

3 病案举例

王某,男,35岁,2013年6月21日初诊。主诉:视物模糊、右侧肢体麻木无力7月余。现病史:双眼视物模糊,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查体:双眼视力下降,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肌腱射活跃,右侧巴氏征(+),右侧上下肢浅感觉减退,余无异常。MRI检查示:左侧侧脑室旁、双侧放射冠区、颈髓6~7节段白质脱髓鞘改变。视觉诱发电位(VEP)示:双眼视诱发各波分化差,双眼P100波幅降低。西医诊断:多发性硬化。中医诊断:痿证,证属湿热浸淫。治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处方:薏苡仁、重楼、黄芪、葛根、泽泻各30 g,六月雪25 g,白芥子、荔枝核、苦参、赤芍、党参、青葙子各20 g,法半夏、全蝎各10 g。每天1剂,治疗1月余。

二诊:患者视物模糊、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较前减轻,小便频数,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治宜补肾健脾,化痰活血。处方:黄芪、山药、白术、重楼、莪术各30 g,女贞子、山茱萸、白芥子各20 g,半夏、全蝎各10 g,荔枝核、六月雪、金樱子各25 g,僵蚕15 g。治疗1月余。

三诊:患者视物模糊明显改善、右上肢麻木无力明显减轻,右下肢麻木减轻,行走仍无力,小便频数,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舌苔稍厚,脉沉细。治宜滋补肾精,健脾益气。处方:淫羊藿、白术、黄精、菟丝子、丹参各30 g,巴戟天、女贞子、党参、荔枝核各20 g,重楼25 g,沙苑子15 g,砂仁10 g,治疗2月余。

四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为防止复发,嘱继服中药治疗半年,随访1年,病情稳定。

按:此患者诸症所示乃湿热浸淫,因其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风湿热邪,感邪从阳热化,脏腑积热,热郁为毒,热毒气壅于血脉,循于经络,而见肢体麻木、痿弱不用。方用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品,但是,多发性硬化以脾肾亏虚为本,故在此基础上佐以补肾健脾固护正气之品。

综上,郑绍周教授分期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认为急性发作期通常为风邪、痰湿、热毒、瘀血等毒邪侵犯经络所致,根据毒邪的性质分别采用祛风通络、除湿化痰通络、清热解毒通络、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慢性进展期累及的主要脏器是脾,兼有本期的虚证和前一期的实证,应在补益中焦的同时兼顾实邪,且应当适当补肾;恢复期以肾虚为主,兼有前两期的病变,治疗以补肾为主,治当以扶正为主,防止复发。

猜你喜欢

肾精麻木多发性
麻木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浮生一记
无题(2)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医补肾与养生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