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2018-02-14张欣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母羊

张欣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复州湾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大连 116309)

引言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病菌侵入生殖系统造成的。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性,且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羊感染布鲁氏杆菌后主要特征是母羊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本文根据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发生的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经过实验室检查,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1 一般资料

2017年辽宁大连金普新75只母羊出现流产、乳房肿胀,乳量较少,阴道流出浅褐色或是灰白色的黏液现象,50只公羊表现睾丸肿大、精索粗硬、热痛。

2 临床症状

妊娠母羊的主要特征是流产,具体表现为阴唇和阴道黏膜红肿,乳房肿胀,乳量较少,阴道流出浅褐色或是灰白色的黏液,流出的胎位为死胎。母羊流产后继发子宫内膜炎或是关节炎。病公羊的症状表现为睾丸炎,具体表现睾丸肿大、精索粗硬、热痛。

3 病理变化

胎衣水肿增厚,部分呈现杭瑟胶样浸润,且表面有脓液,内混纤维素,淋巴肿胀,胃、膀胱黏膜有小出血点,绒毛叶充血并呈黄褐色,上附黄绿色或是灰色污秽的纤维素和渗出物。母羊子宫黏膜变厚伴有分泌物,公羊精囊出血,睾丸坏死。

4 实验室检查

采集病羊的血样进行检查,分离血清,并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为阳性的确认为羊布鲁氏杆菌感染[1]。

5 结果

将75只患病羊全部捕杀淘汰,捕杀的时候需要做无害化处理,挖坑,坑内撒上白灰,将捕杀后的羊放入坑内,并用汽油焚烧,并盖土压实,实行无害化处理。

6 流行病学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发生本次疫情的原因主要是母羊患病后未进行免疫工作,母羊流产后的分泌物没有及时的焚烧处理,养殖人员防控意识较差。

6.1 传染源

布鲁氏杆菌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羊和带菌动物,母羊流产或是分娩的时候羊水、胎儿、胎衣、阴道分泌物排出大量的布鲁氏杆菌,该病菌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从而导致病菌的传播。患病公羊表现为睾丸炎,精液中含有大量病菌,在交配的时候传播致病。

6.2 传播途径

动物饮入被污染的水或是饲料后,病菌通过皮肤黏膜或是在交配的时候感染,也可以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患布鲁氏杆菌主要是通过接触病畜,接触带有病原菌的污染物,经过消化道、皮肤、黏膜、呼吸道感染。

7 防控措施

7.1 控制传染源

首先是检验检疫工作,在购入羊时,禁止购买患病的羊,一旦发现患病需要立即隔离,其次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患病羊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流行病学检查、病理解剖、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试验等,根据试验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后是做好消毒工作,对羊舍进行消毒。

7.2 做好宣传工作

要重视布鲁氏杆菌的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加强其防控意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册,以电视、广播的形式宣传,如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措施、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等知识。重视布鲁氏杆菌的防治,健全组织领导人,成立专门防控研究小组,由专业人员采血检疫,责任到人,保障防控措施的顺利进行,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

7.3 定期检疫

重视该疾病的检疫工作,在发现有疫情的羊后及时的隔离饲养并监控,确诊为阳性的病羊捕杀淘汰,防止感染。捕杀的时候需要做无害化处理,挖坑,坑内撒上白灰,将捕杀后的羊放入坑内,并用汽油焚烧,并盖土压实,实行无害化处理[2]。在羊后购入的时候需要注意严格的备案管理,检查监测报告和检疫证明,避免带有疫情的羊进行市场。

7.4 免疫接种

注意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注意接种的时间,尤其是妊娠期的母羊,需要在妊娠前接种,保障疫苗当天稀释当天接种。

7.5 做好消毒工作

优化羊的养殖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彻底的消毒。定期的清理羊舍内的垃圾和粪便,保持其卫生干燥,防止微生物蔓延,在对羊舍进行消毒工作的时候注意可以采用漂白粉和石灰乳等消毒,或是采用浓度为20%~30%的草木灰或是干石灰粉等定期的进行消毒工作[3]。注意羊舍的通气通风情况,保障水源的干净卫生。还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羊的居住空间,避免过于拥挤,如果过于拥挤的话就会造成空气流通的不畅、浑浊,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对母羊产房的卫生清洁工作,母羊流产的胎儿和胎衣、阴道分泌物等需要消毒后处理,母羊的乳汁需要煮沸后使用。而且布鲁氏杆菌发病多集中在春秋季节,因此需要严格注意此季节的消毒工作。严格控制羊的进出,当羊出栏后彻底消毒养殖环境,确保无菌污染后,再次购入羊群。

7.6 对人员的防控

由于布鲁氏杆菌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为了防止人员感染此病,需要做好对人员的防控措施。首先是养殖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控措施,在养殖的过程中佩戴帽子、工作服、围裙、口罩、乳胶手套等,避免赤手作业。其次是对防疫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其做好健康羊群的免疫工作,要求防疫人员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护服、口罩、手套、帽子等,在采集血液的时候注意避免血源性传染。

结束语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一般情况下,母羊感染率较高,特别是妊娠的母羊感染率高。其主要表现为流产、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睾丸炎、多发性关节炎以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布鲁氏杆菌病主要是通过生殖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主要的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菌动物,随着流产胎儿、胎水、胎衣、阴道分泌物排除大量的病菌。

为了做好布鲁氏杆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本文以2017年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发生125只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为例,对其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羊布鲁氏杆菌感染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且该病也会传染人,影响人们的健康。

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的对发病的原因、症状进行分析,控制感染源,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加强检疫管理,注意羊饮食的安全卫生,要及时定期的进行消毒,对羊舍进行清理工作等,防止病菌的传播,提高养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做好对养殖户和防疫人员的防控。

[1]解长乐.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67.

[2]朱玲.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6,(12):66-67.

[3]池富林.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0):146.

猜你喜欢

布鲁氏杆菌母羊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怀孕母羊饲养管理
布鲁笑了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影子布鲁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