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垃圾处理循环处理研究

2018-02-14钱卫丽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垃圾建筑工程建筑

钱卫丽

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建筑工程在建设、维修、保养、拆除过程中形成的垃圾,建筑垃圾以固体废弃物为主,涵盖了沥青混凝土块、金属、木材等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建筑垃圾的循环处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建筑垃圾处理循环处理

1.1 减量化原则下的建筑垃圾处理

减量化原则即为使用较少的原料以及能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初期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根据减量化原则最为重要的就是从根源上减少建筑垃圾的阐述。着眼于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全过程,在建筑工程的改革阶段都进行细致的细化与安排,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很多都存在一种“三边”的不良现象,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1]。这种不良的建筑工程施工现象十分容易导致建筑垃圾的出现。基于减量化原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应有的使用年限,通过更加理想的设计方案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通过使用高质量的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来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使得建筑物更加女权耐用。同时,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重点关注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工作,以减少建筑垃圾的阐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坚决杜绝偷工减料、随意更改施工设计方案的情况,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返工、加工、重建工作。

1.2 提高政府对建筑垃圾循环处理的重视程度

在建筑垃圾循环处理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参与有着重要的作用。①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科学城市规划工作,避免建筑工程不必要的拆建。假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需要拆除很多正处于使用期限内的建筑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2]。基于此可以借鉴参考日本与新加坡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对建筑垃圾的生产量进行了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延长建筑使用年限以及保留建筑转变利用途径或改造空间的方式来提升建筑的使用量。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科研资本的投入,积极鼓励引导生态环境技术人员加快循环处理建筑垃圾的专业技术。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给予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贷款补贴等,以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积极投入到建筑垃圾循环处理中。③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环境影响的监督管理工作。采用倒逼机制,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自主运用科学创新技术以及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形成资源化处理产业。为了进一步优化当前对建筑垃圾影响不够重视的情况,可以组织生态环境影响专业评价人员针对建筑垃圾的环境影响进行标准化研究,制定建筑垃圾环境的量化评价标准,并且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循环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④提升建筑垃圾排放与处理收费标准,推动建筑施工部门积极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提升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成分也有助于建筑施工部门重视建筑垃圾回收循环处理。

1.3 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处理产业的形成

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尚未形成专业的产业,要进一步深化建筑垃圾循环处理就需要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处理形成产业化。国外建筑垃圾循环处理技术实践表明,废砖石、砂浆和普通水泥混合在一起,再适当添加辅助建筑材料可以生产成为轻质的砌块;废旧水泥、砖块、石头、砂石在经过适当的配置处理后可以制作成为实心砖、空心装等建筑材料,所制造的建筑材料相对粘土砖来说抗压千古更好、更加耐磨、吸水性小、保温性能理想、隔音效果好。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循环处理,制造各种建筑砖块技术已经较为普及,可以被大范围使用[3]。另外,建筑垃圾汇总的钢筋、铁丝、电线等各种金属配件可以集中进行分拣、回炉,并且加工制造成为各种规格的钢材;建筑垃圾中的木材不仅仅可以作为建筑用材进行再利用,同时还可以使用专业破碎机,将其粉碎后制作成为造纸原料;建筑垃圾中的玻璃可以经过相关技术加工成为再生玻璃或其他类型装饰材料。综上可以看出,建筑垃圾经过各种技术进行处理完全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

2 结束语

建筑垃圾的循环化处理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再生技术企业、建筑工程企业和相关其他部门共同努力。减少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耕地资源是建筑垃圾循环处理的关键。只有坚持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厘清关系、优化职能、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就可以逐渐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垃圾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垃圾去哪了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