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2018-02-14杨镇本
杨镇本
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应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打开了信息的闸门,赋予了新媒体与众不同的社会形态。科普宣传作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的重点民生建设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经常性、社会性和群众性的方式弘扬科学文化,倡导科学精神,为中国人民群众的综合性素质培养工作添砖加瓦。
1 现今科普宣传工作中存在问题
1.1 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宣传力度不到位
虽然国家重视对于科学文化的普及工作,但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没能做出新意。目前中国的科学普及宣传工作模式通常为信息的单向灌输和传授。虽然达到了传播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算是完成了宣传任务,但是传播的范围有限,程度不高。尤其是在现今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发展的时代,使得传统的媒体传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另外,单向的知识传输交流方式缺乏互动和反馈,很难达到理想的科学普及宣传效果。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科学普及知识内容单调,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很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1]。
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的科普宣传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全国各地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发展情况参差不齐,相差很大。并且中国的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依旧沿用过去传统的宣传模式,仍旧停留于表面的宣传形式,根本没能起到足够的宣传效果。相关的政府机构只是把科学知识普及当做硬性的任务,根本没能从心底里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只是按部就班的重复过去的宣传工作,更加不要提主动的参与承担和创新了。上述种种,导致了现今科普宣传工作力度的不到位,科普宣传工作难以为继的现状。
1.2 人才匮乏素质偏低,宣传效果不理想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高。及时的科学普及工作可以为群众提供各种应急的科技知识。但是,在知识的科普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很难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中国科学普及工作属于行业中的冷门单位,从业人员稀少。所以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且现有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在人员的分配上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各司其职,对于组成一支优秀的科普宣传队伍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科学普及工作要想发展进步,人才的使用才是最为根本的基础性问题。虽然科普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头,但是从宣传效果上来讲,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长期以来,科普工作都是单向的进行思想灌输,没有和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即便是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耗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也没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与其投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于科普宣传工作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2 科普宣传工作的具体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科普宣传的工作效率,加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宣传,下文对其具体的宣传工作改进措施进行阐述和分析:
2.1 发挥互联网媒体优势,提高宣传力度
媒体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媒介,是科普工作进行宣传的重要工具。就目前的形式来讲,中国的科普工作传播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其中以科技报最为主要。但是对于现今高速发展的新兴媒体运用有限,这就给科普工作的信息宣传带来了阻碍。面对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应用,科学普及工作要跟上信息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使用最新的信息载体,创新科普宣传工作方式,将互联网多媒体的宣传优势进行淋漓尽致的发挥。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可以将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将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和优化整合,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提高科普信息的覆盖率[2]。
科普工作是一项看得见摸不着的工作,没有具体的形态,必须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载体来体现出其实用性。对此,要将平时宣传工作的点点滴滴都渗透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当中去,利用信息宣传的大好时机,将宣传工作做到最好。科学普及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使得一些较为生僻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却十分有用处的科技信息为人所熟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舒适度。中国人口基数大,对于如何全面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是科学普及工作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困扰着相关的科普部门。对此,只要将科学普及推广宣传工作和实际的具体载体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的进行科技知识普及。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宣传工作和日常的培训结合起来,从日常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对基层居民进行职业技术培养的时候,同时进行高强度的理论知识指导。使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人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进行参与学习,还能从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素养,为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想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就要全面实现和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和反馈。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最好可以让全体社会人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社会上掀起学习热潮,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对此,相关科学普及工作人员要将各类新兴媒体的作用都发挥到极致,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大肆传播,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普通群众都能自动接受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宣传普及的力度,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做出努力。
2.2 拓宽渠道并注重效果,培养人员素质
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应该多渠道,全方位的进行,用丰富、趣味和多样的形式来进行知识普及宣传。例如,可以定期的举办科技文化知识竞猜或者进行趣味知识讲座问答,而不是依旧沿用过去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要逐渐的将文化知识和内容丰富起来,其宣传内容不应该只是涉及到浅层次的教育,要广泛包含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帮助科技相关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并对人民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不断的增强科学普及的实用性和服务性。在进行基层的科学文化普及宣传时,在形式的选择上最好通俗易懂,简单明确,便于理解和接受,在吸引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增强互动和交流[3]。
科普工作人员的素质是科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科普部门应该培养出既可以进行基本的宣传推广工作,又能懂政治、法律和经济的管理全能型人才,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科普工作队伍。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工作学习,提升科普工作人员的素质文化,全面的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才能逐渐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科学普及行业的差距。一支合格的科普队伍,不仅仅是要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相关领导的素质也要进行提升,这是科普工作行业发展的基础。科学普及不仅仅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传播科学合理的思想,培养科学灵活的思维,明确科学发展的动向。与此同时,要鼓励和引进各类科技工作人员投身到科普行业中来,让其都能为科普的未来发展献出一份力量。科普工作要与时俱进,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满足百姓对于科普文化知识的需求,让科普工作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普工作需要社会各界进行大力的支持。媒体行业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给予一定的扶持,尤其是在财政资金和专业技术方面。因为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只有国家在政策上进行优惠和扶持,相关的科普单位才可能健康稳定的发展。要不然科学普及宣传工作将没有了发展动力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近几年来,国家虽然提高了对于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对相关科普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是大部分资金都没能使用在关键之处,大多只是面子工程,流于形式,压根没能落到实处。对此,国家应当建立出台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相关科普工作单位一些特殊的待遇优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关乎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对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载体。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充分的发挥出互联网媒体的宣传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效果;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建立起一支精英科普宣传队伍,从而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与世界接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