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地区特色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8-02-14于欣波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综合体东北地区田园

吴 琼 于欣波

1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统称为东北三省,但中国东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注:与政治区域划分有所不同),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西岸。东北地区地域广袤,气候类型较多,横跨温带和温寒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且长达半年以上。大小兴安岭有广阔的原始森林,使得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大大增加,森林有助于贮藏冰雪,延长其融化时间,这对于农林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 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东北一带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类型,因此其农业形式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特色,特色的农业产品、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特色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其鲜明代表。[1]

2.1 特色农产品

纬度高,气候湿冷,光照条件良好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特点,在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覆盖着广袤的针叶林植被。玉米、大豆、药材以及人参、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的人参、黑木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近几年有所减少,但是农作物产量却大大增加;吉林省的水果、蔬菜和园参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量也逐年增加,生产效率稳步的提高;辽宁省的水果、蚕茧和园参等特色农产品也变的越来越受欢迎,产量逐年平稳增加;在畜牧业方面,东北地区的禽、畜等农副产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2 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东北地区拥有广袤的东北平原,大片土地平坦且连片,所以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应用较广。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是东北特色农业的表现,而宏观体现上是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东北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产地,农业机械化生产必不可少。自我国实行振兴东北地区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得到良好的调整,东北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有了明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有所调整,龙头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越来越多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方式和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商品率等几个方面。

2.3 农业合作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发展迅速

农业合作化组织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是发展东北特色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小农经济依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运营方式,规模较小切分散的特点使得农业产业无法规模化运行,所以如何改变农户以往的小农经济运作方式,实现农业合作化和规模化是东北特色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2]

2.4 外向型的农业经济特征

东北地区与多国相邻,东部与朝鲜一江之隔,北部与蒙古、俄罗斯等国相邻,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长期的农业发历史过程中,东北地区农耕经济与游猎经济紧紧集合,经常发生着农业商品的交换,这种商品交换演变为今天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所以提高农产品的输出率和商品率也是东北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3 影响东北特色农业发展的因素

(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是特色农业构建的基础条件,自然资源的禀赋和稀缺性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素,也是培育优良品种和特殊经济作物的必要条件。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生产工具拥有者手中变的丰富而特殊起来,主导着东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够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俗话说,孤木不成林,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将一个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的生产专业化,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体系化的运行,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加工以及产品的销售纳入一个经济实体内,依托科技的进步,变传统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充分重视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优势互补来管理这种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政府对特色农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营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市场经济机制对农业经济的调整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全性。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性较低,因为部门利润较低,又存在着许多相同性质的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需求量了和资金流通量太过渺小,所以,任何个人和个体单位都无法通过自己的买卖来调控农业市场经济,所以说政府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只有政府对东北特色农业给予相关的关注与调控,东北特色农业才可以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其国际竞争力才可以大大加强。尽管政府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是政府的调控并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再一定的条件下,农户才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在我国现行的政策下,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换句话说,农民可以自己决定土地所种植的作物种类,但如果还是像传统的种植方式那样,种己所需,形不成一定的规模,那么特色农业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具有相关的规定和鼓励政策,对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加以协定,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东北特色农业的发展。

4 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方向

东北地区想要发展特色农业,除了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准备充足的情况下,相应适宜体制的支撑必不可少。根据本次设计的相关联想和构思,本章仅结合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叙述。

2017年2月5日,乡村新型产业发展重要措施“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利用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弄湿体验等新型运营模式,让农民充分参与并于其中受益,这是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定义和目的。

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现代田园综合体的典型代表。发展东北特色农业与田园综合的项目的结合,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通过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业的结合,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不再单调,利用农业种植和生产加工过成制造吸引游客的景色或者文化展示渠道,从而达到农业与文旅达到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稻”梦空间是黑龙江省最有代表性的田园综合体实例,它以稻田文化切入主题,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理和生态优势,通过精心的设计,用6种不同颜色的水稻种出各种美丽的巨型稻田画,“中国梦”“美丽乡村”“祖国大粮仓”“海稻船”等一幅幅反映时代主题和地方特色的画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提出和实施,更加有利于东北特色农业的发展,应该在保证现有的农业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掘东北地区更加深层次的潜力,创造更多犹如“稻”梦空间这样优秀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从而带动东北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东北特色农业的发展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保证提供充足的农业产物的基础上,力求改革创新,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产物多样化,紧紧追随我国提出的相关新农村发展战略和政策,利用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手段,牢牢把握农业发展时机,将东北地区特色农业体系变的日益完善,使得东北特色农业具有更为广泛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综合体东北地区田园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