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支模施工监控管理探析

2018-02-14龚为家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大梁支模平面图

龚为家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审美标准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大空间建筑开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之高支模设施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由于目前存在对高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不到位,所以模板支撑系统坍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在建设工程中时有发生,为此高支模施工过程的安全监控应引起广泛重视;下面笔者就结合工程实际,探讨如何做好在高支模施工中的监控管理。

1 相关规定

1.1 高支模概述

在对高支模设施的认定上,目前主要是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上进行规定,例如在很大程度上,高支模设施与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工程在一定上进行等同,特别是在高度及宽度的设定上.一般来说高度超过5m,跨度超过10m便可认为高支模设施。另一方面,当搭设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的时候,在危险性较大的基础上,高支模工程还会被定义为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工程。

1.2 施工监控管理导则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方案管理(方案编制、审核论证与审批),施工管理(搭设、使用与检查、混凝土浇筑、拆除)等方面都作了全面的规定。

2 工程概况

2.1 项目情况

上海打捞局饱和潜水训练基地位于长江口横沙岛西侧,工程内容包含饱和潜水训练实操室和加压训练室、训练池、综合教学楼、宿舍及食堂,打捞设备和器材库房等建筑;上海打捞局饱和潜水训练基地工程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其建成对我国饱和潜水实用性技术的大幅提升带来保证,从而满足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

2.2 项目高支模参数

(1)训练池最高支模高度为16.53m,屋顶板厚为110mm,框架梁截面尺寸(mm)分别为 350×900、350×1350,主梁跨度达 21m;支撑架落在训练水池钢筋混凝土底板上。

(2)实操室最高支模高度为16.10m,屋顶板厚为110mm,框架梁截面尺寸(mm)分别为 300×600、300×700、350×1000~1215,主梁跨度最长达15m;支撑架落在首层混凝土地坪上。

其中训练池和实操室室内的高大空间,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3 专项方案的管理

(1)根据有关规定在高支模支撑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其具体方案必须是有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进行编制,其他人是没有该方案的编制权。技术负责人所编制的施工方案,必须经过其部门主管签字审核后,方可提交施工单位进行实施。针对高支模及特殊的结构特征,在技术部负责人对施工方案设定后,往往需要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再次审核,提交相应的整改方案。施工单位需根据整改方案,对施工方案进行再次修改,并提交审批。审批确认后,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报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2)因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支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质量和安全,所以总监理工程师接到报批的专项方案后应高度重视,首先应查看方案的审核签字手续是否完备及专家论证意见,方案的各种主要内容是否齐全;但审查重点是对方案的计算参数及其附图(因各种附图是模板支撑系统搭设时的直接指导文件),特别应查看立杆平面布置图中大梁位置是否全部标出并且与设计的梁板结构平面施工图中的大梁位置是否相一致,在审批中常发现有些专项方案搭设“满堂”支撑体系是不分有梁还是无梁,其立杆平面布置图上的立杆定位间距全部均分,由于框架结构中梁与梁的间距不一定是立杆间距的倍数,这样有些大梁下面就没有立杆;(虽然局部构造图中画的大梁下面都有立杆),架子工现场搭设时立杆的定位是按立杆平面布置图来布置的,如搭设上去其结果是大梁下面势必出现立杆缺少否则偏心;所以总监审查时一定要复核立杆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局部构造图等方案图纸是否一一对应,否则必须将方案退回并要求施工方重新绘制。在编制方案画立杆平面布置图时必须严格对照支撑层的梁板结构平面设计施工图,先确定出大梁位置,然后确定大梁下面纵、横向的立杆数量和位置及大梁二侧立杆的位置尺寸,然后对其余板底立杆则可按不大于验算间距来确定,再参照立杆平面图对应画出立杆纵、横剖面图,局部构造等其余图纸;图纸是工程的语言,方案附图画的如何,直接反映出方案的编制质量的好坏。

4 搭设前的相关监控管理

(1)针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高危险性,项目监理组应对照设计施工图、专项方案及现场情况编制出针对性的项目高支模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这也是监理进行现场监控的指导书。

(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负责对高支模搭设前的地基和基础进行验收,并签字确认并留存记录。

(3)对涉及承重、连接等重要部位的杆件、扣件材料应严格按照要求抽检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留存记录、资料。

(4)在项目实施前,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并保留记录;搭设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脚手架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5 高支模施工过程监控管理

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专项方案是前提,如何按方案实施好则是关键。

5.1 搭设控制

(1)在现场弹出各大梁轴线-按照立杆平面图上的立杆定位竖立杆(放置垫板)-搭设纵横扫地杆-校正扫地杆水平和立杆垂直度-搭设水平杆及立杆(搭至梁板底处采用可调顶托)-搭设垂直、水平剪刀撑;排架搭设应严格按照从下往上、从内向外的原则进行搭设。

(2)在竖立杆及搭设纵横扫地杆后现场监理应马上按照立杆平面图进行复核检查,如发现立杆定位错误必须立即进行整改;要确保立杆的垂直度,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立杆的接头高度位置应错开。

(3)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要确保模板支撑结构的独立性。其实杜绝施工单位贪图施工方便将模板支撑于起重设备进行相连,从而加大了模板支撑所承受的重力,为模板支撑结构埋下安全隐患。

(4)搭设完毕的高支模系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验收后方可实施。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作为主要的牵头人,并组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高支模系统的验收工作。

5.2 架体使用及混凝土浇筑监控管理

(1)为了保障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撑系统所受到的施工和在进行严格的限定,禁止施工荷载量超过设计要求,从而避免因施工荷载而对高支模系统造成危害。

(2)框架结构中应按先浇筑柱后浇筑梁板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应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5.3 高支模的拆除管理

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过程中,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拆除作业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6 高支模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6.1 存在主要问题

6.1.1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问题

对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不够重视,目前项目方案基本上都使用电脑软件进行编写,有许多软件版本章节也基本齐全,只要编写工程概况和输入一些参数后,各类计算和文字、表式等内容会自动生成,但是计算结果、文字、附表最后应反映到方案附图上,这些附图是方案的核心,它是进行技术交底和指导架子工搭设的主要技术文件,也是监理现场检查的最重要依据,但有些方案各种附图绘制较差:①有的立杆平面图没有根据支撑层设计结构平面图对应来画或只画出局部平面;也有的没有结合项目实际,不分支撑层是无梁板还是有梁板结构,立杆间距其纵横向都为均分,造成框架结构梁下没有立杆或偏心设置。②立杆平面图与立杆纵横剖面图、局部构造图等不能一一对应,局部构造图中画的大梁下面有立杆,但立杆平面图中梁下没有立杆。③存在参数取值经验不足,对材料情况过于理想化,方案中立杆钢管按φ48×3.5进行验算;水平杆步距参照规范允许取最大1800mm。

6.1.2 高支模支架搭设问题

(1)搭设前技术交底不认真,细部要求没交代清楚,架子工凭经验。

(2)对于立杆基础层未进行处理,或在立杆底部没设置底座,直接立在地面或楼板上。

(3)搭设前弹线复核不认真,立杆的定位不正、搭设不垂直造成梁下无立杆或偏心立杆。

(4)板下的立杆间距和沿梁的纵向及梁下的支架立杆间距模数不一致,导致水平杆不能直线拉通成整体;剪刀撑无法正常设置导致整体抗倾覆能力减弱。

6.2 对策分析

6.2.1 提高专项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高支模方案编制前,首先应熟悉设计图纸,特别是支撑层设计结构平面图,充分了解主次梁的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板厚等,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选择合适参数进行验算,然后绘制出全部的方案图纸,这些详细的方案图纸包括:①高支模平面布置图,图中应标明结构梁板的主要尺寸、设置:水平剪刀撑布置及与周边结构的拉结设置;竖向剪刀撑设置位置用虚线表达,宜设置在大梁的轴线位置上,以增加水平冲击力;搭设的技术要求等。②局部构造布置图。主要标明大梁底部的立杆布置,控制顶部立杆的伸出水平杆的长度,尽可能采用可调式顶托。

6.2.2 加强高支模支架搭设的全过程监管

(1)首先在高支模搭设之前,将方案内容对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弹出各个大梁的轴线,按照高支模平面布置图弹出梁和板下面所有立杆定位点并设垫,架子工随后从中间开始竖立杆并设纵横向扫地杆,当所有最下部立杆与扫地杆架设后,监理应和施工方一起进行检查和复核,重点是立杆根部是否坚实、位置是否正确、立杆长短组合是否合理,扫地杆高度是否到位(加强此节点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等到高支模系统搭设完成后再检查发现立杆缺少或位置不对,因此时钢管密度大,要增加立杆进行整改是相当困难的,也往往整改不到位,另外也会影响到后续工序的进度),随后架子工只要按照方案要求继续往上搭设杆件,主要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度以确保立杆在梁和板下的高度位置,同时搭设水平杆、剪刀撑;由于监理与施工管理人员一起进行全程监控并严格按照方案附图进行搭设,所以本项目二个高支模体系得以顺利通过验收。

7 结束语

要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参建各方须高度重视:①要有一份内容详细全面、各种方案附图齐全明了并能一一对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支模方案;②加强搭设全过程中的管理,作为监理应在方案审核把关及搭设早期就参与实行全程监控,而不是等到整个高支模系统搭设完成后再参与一起进行验收。只要认真按方案和导则有关规定执行,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以工程案例结合有关导则条文探讨了监理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一点体会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大梁支模平面图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人是会变的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浅议耶律德光于大梁城的政务运作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四居室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